新昆山人城市运动 移民城市管理模式的一种探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0日 08:49 人民网-华东新闻 | |||||||||
本报记者 郝洪 杨晴初 ●一座不起眼的小平房,其重要性却直追挺拔的市政大楼———在昆山,外地人与昆山人的比例已高达1∶1,企业员工中外来人口更高达80% ●昆山已经是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最稳定的和谐,在于促进新老昆山人形成紧密的
●一位江西小伙子坦言,过去在别处打工,总感觉好像要拎起行李离开;现在到昆山,则有安顿下来的强烈愿望 有时候,一部机器上某一微小的零部件的改动,可以影响整部机器的运转性能。对于城市,某一局部机构的增减变动,也可能影响一座城市整体发展的速度和方向。 江苏昆山市“新昆山人”服务中心,便是昆山市城市管理机器上那个微小、敏感的“零部件”。 “新昆山人”服务中心坐落于昆山市区一条安静的小马路,十几平方米的小平房,偏居昆山市总工会大门一侧,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总工会的门卫室。 房间虽小,却很整洁。三尺柜台后,工会服务人员正耐心接待一个投诉“欠薪”的外地打工者,并详细记录在“来访单”上,第二天,这些“来访单”将被迅速传递到相关部门,被督促解决。 2004年6月开张的“新昆山人”服务中心,是该市“新昆山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对外窗口,专为非昆山户籍的外来人员提供服务,承担着权益维护、法律援助、就业指导、就学咨询、医疗帮助、来访接待等责任。 外界包括大部分昆山人很少知道这个小平房的玄机,很多人视之为投诉接待站。其实不然。在这个江南小城,非昆山市户籍的外地人与昆山人的数量之比已达1∶1,这座不起眼的小平房,其重要性几乎可能和城里那座挺拔的市政大楼相比肩。 小平房的背后,一场新移民管理模式的探索正在进行。 昆山已是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 “现在,本土昆山人是稀有品种。”昆山市统计局的刘建宁笑说。2004年,刘建宁及其同事承担了昆山市科委的一项软课题——《昆山市外来人口问题调查》。这份调查报告说,2003年,昆山市常住人口为109.64万人,其中,户籍人口61.95万人,外来人口47.69万人,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43.5%。 而据《2004年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到2004年底,昆山市户籍总人口63.7157万人,外来暂住人口达62.5345万人,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接近50%。 政府部门心里还有另一本“明白账”:拥有户籍的昆山人,有1/3是近几年“入籍”的外地人;另有近10万的短期流动人口尚没有纳入外来暂住人口统计。 昆山已是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 最具劳动年龄优势的16—35岁人口群体,占外来人口总数近七成,给这座小城带来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昆山的企业,80%员工来自外地。刘建宁等曾做过一个“昆山外来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调查”,发现从2000年到2003年间,随着经济指标增长,外来人口也在不断增长。而从1996年至2003年外来人口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来看,昆山每增加一个外来人口,可增加5.003万元GDP。 一份文件体现的有趣逆转:由过去规定外来人口不能做什么,转为强调为外来人口多做些什么 基于“GDP贡献率”,昆山给了外来人口一个更亲切、更包容的称谓——“新昆山人”,并谋求与之相称的管理机制。 此前,昆山市政法委下设的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已经运行了5年。借助这一从南方省区借鉴来的管理模式,昆山在外来人口登记、劳动就业保障、集中居住、学校教育、技术培训以及计划生育等方面,已经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 但现在,它遭遇了新挑战。无论是从经济建设还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都促使政府将对外来人口的关注重点从监管转向利益保障和权利保护。此时“管”字当头的“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多少有点力不从心。 “新昆山人”工作委员会于是应运而生,其地位之高超出人们的想像,该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由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担纲,包括司法、公安、财政、劳动、卫生等在内的全市政府各部门一把手都是委员会成员。 管理观念的深刻变化,清晰地体现在昆山市委去年8月19日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昆山人”建设工作意见》之中,以往类似“严打整治”、“防范”、“清理清查”等强硬词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口气梳理出就业权、受教育权、政治民主权、经济利益权、安全卫生健康权、生活居住权等“新昆山人”必须得到保护的合法权益,强调政府应担之责,并列入相关政府部门的考核目标。 这份文件同时把对“新昆山人”的管理工作具体到强化诚信服务、营造舒适家园、建立服务中心三方面,要求加快构建立体式“新昆山人”教育培训体系,为“新昆山人”建功立业、施展才华搭建舞台。 这是一个有趣的逆转:由过去强调外来人口不能做什么,转变为督促政府部门去为外来人口多做些什么。 新管理机构掀起一场“新昆山人”城市运动 新管理机构掀起了一场“新昆山人”城市运动,以前外来人口难以想象的事,在2004年有了令人惊喜的结果。 30多万册《昆山新市民幸福指南》发放到“新昆山人”手中。 这本印刷精美的小册子,分13个大类85条细项,收集了安居、乐业、就学、问医、休闲娱乐、旅游文化、求知求学、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的详细信息。附录部分还细致地列出国内部分城市区号、昆山市各乡镇邮政编码以及城市服务咨询电话,甚至还留出数页空白的通讯录…… 《“新昆山人”子女在昆山就读实施意见》出台后,昆山28所公办中小学向其敞开大门。这些孩子除与本地子弟同样缴纳学校收取的杂费等国家规定费用外,借读费、择校费一律免交。数万“新昆山人”开始与本地社区居民一样拥有自己的健康档案;一万多名“新昆山人”子女免费得到健康体检。 酝酿已久的《昆山市保障“新昆山人”合法权益暂行规定》顺利出台,从方方面面为保障“新昆山人”权利作出详细解释。 在全国首创了由企业赞助的“新昆山人”法律援助金,发放了数十万册《新昆山人法律知识手册》。 为防止建筑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出台了“建筑工人工资卡制度”,卡上有全年12个月份每一天的工作记录和当天所得工资记录,月底建筑工人领工资时一目了然。连同已建立的外来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提供了“双保险”。 “新昆山人”论坛、“我与昆山”摄影比赛、“新昆山人”率先杯立功竞赛、“新昆山人”风采征文比赛等一系列社会文化活动轮番上演。 这一城市运动甚至波及昆山房地产业———在离沪宁高速公路昆山入口处不远,竖着一块广告牌:“阳光府邸、新昆山人的家园”…… “只要加入工会,本地人与外地人一视同仁” 耐人寻味的是,“新昆山人”管理委员会这样一个行政意味浓厚、政府高层直管的机构,其办公室设在了总工会。 昆山市总工会主席、“新昆山人”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顾志中认为,在80%企业员工是外来人口的昆山,这样的选择顺理成章。他说:“目前‘新昆山人’主体集中于工业企业,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又集中于劳资纠纷。工会是个综合机构,凡涉及企业员工利益的,都可以管。昆山外企多,按照国际惯例,由工会出面与资方更容易沟通。” “尽管政府‘红头文件’能够传递到每一个企业,但行政命令式的监督执行起来很难。”昆山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朱贵明说,“有时,我们的工作人员也被拦在企业门外。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工会的力量确实能够‘四两拨千斤’。” 更重要的是,在工会面前人人平等。“只要加入工会组织,本地人与外地人一视同仁。”顾志中说。 “新昆山人”服务中心成立后,昆山市总工会在该市媒体醒目位置和黄金时段,打出“心系职工,至诚维权”的服务口号,公布热线电话,欢迎“新昆山人”登门。同时,印刷《昆山市‘新昆山人’入会及权益保障问答》,发放到外地员工手中。 目前,昆山市正常运营的三资企业1676家,已组建独立工会的有902家,占54%;私营企业12634家,组建独立工会的682家,昆山还组建了工会联合会26个,覆盖职工人数17.38万人。 “群叶公寓”模式:市场的力量使昆山人、外来人利益均沾 如果说工会以保障职工劳动权益为承诺约束“新昆山人”、协调其与城市的各种关系,那么,另一种无形的、却可能更直接的约束,就是市场。 2004年夏天新落成的昆山最大的群叶公寓,正体现了一种市场的潜在力量。 规划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群叶公寓小区,是由昆山开发区群益村村民合股投资建设的外企员工住宿小区,有912间员工宿舍及临街店铺,可容纳5000-6000人居住。 群益村自己组建物业公司,村民们不仅能从物业租金分红,还可享受部分物管收益。利益的纽带,串起了一个双方相互需要、和谐共存的共同体。 被称为“新昆山人”绿色家园的群叶公寓,与这个城市里流行的新住宅风格没有多大的区别。淡灰色、浅绿色外墙,大面积塑钢窗,每间出租房都安装了有线电视及IP电话,小区门口有保安把守。社区中心那条繁华商贸街上,连锁超市、时尚服饰店、科技服务中心、电脑培训中心、网吧,一爿爿色彩缤纷的店面一溜儿排开。 在昆山,有50处近30万平方米外来员工集中居住点分散在各个区镇,除了政府投入、企业自建之外,还有13是群叶公寓模式:由民营企业投资建造,或由农村富民合作社牵头、农民共同出资入股兴建。 一位台商评价昆山:“哪里有尊敬,哪里就是家” 在江西籍昆山人钟友朋身上,则体现着另一种利益关系的力量制衡。 大学毕业后,钟友朋在深圳一家玩具厂打工,1995年,跳槽到昆山开发区“好孩子”集团研发中心。谈起两地打工经历,钟友朋最大的感受是,“过去总有拎起行李要离开的感觉;现在在昆山,社会认同感则让人有安顿下来的强烈愿望。” 这个“社会认同感”,是指昆山对外来人口创造城市价值的认同。钟友朋是昆山“2003年十佳外来建设者”,去年底,又获得了“2004十佳新苏州人”的称号。昆山从外来人口身上获得了GDP的增长,外来人从昆山获得了应有的尊敬和感谢。 “哪里有尊敬,哪里就是家。”这是一位台商对昆山的评价。钟友朋说,他在向外地朋友说起昆山的时候,自豪感会不自主地满溢出来。说这话的时候,钟友朋不好意思地笑起来,“你说,我是江西人,还是昆山人?” 《华东新闻》 (2005年03月10日 第七版) 相关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