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中央: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 10:34 新华网 | ||||||||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性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民革中央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提案。
提案指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现实是: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占有教育资源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地市以上政府忙着发展高等教育,县级政府则着力发展高中教育,许多地方义务教育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农村税费改革前,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只占12%,县级占9.8%,其余78.2%则由乡和村筹集。农村实施税费改革、学校实行“一费制”后,农民的负担减轻了,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总投入大幅度减少,中小学辍学率居高不下,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骨干流失现象严重,已成为农村教育走不出困境的重要原因。当前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偏远农村、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每年仍有数以百万计的学龄儿童无法接受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半文盲依然存在。即便是“普九”达标的一些地方,后遗症严重,达标欠债偿还问题至今未能解决。 此外,由于长期以来只强调全国教育的统一性和计划性,致使教育结构单一,形成以普通教育和升学为主导的金字塔型教育结构体系,忽略了农村教育的特殊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没有建立起与农村情况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学内容与农村经济发展严重不适应。由于农村整体的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基础教育质量较低,农村学生升入更高一级学校(高中、大学)的比例很低,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5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往往既没有外出打工所需的一技之长,也缺乏从事农业劳动的基本技能,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及劳动技能课解决不了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经济活动,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农村职业教育未被纳入到教育的主流当中,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还未转到以就业为导向上来,与劳动力市场的结合不够紧密;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师资短缺,教学质量下滑,就业渠道不畅,农村职校普遍出现生存危机,造成“有校无人”,导致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追求社会公正,保障所有国民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民革中央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确立“义务教育先行”的指导思想,调整政府对教育的投资结构,建立健全农村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消除教育贫困 面对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政府最主要的责任,就是要切实贯彻基础教育均衡化的方针,为农村教育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其他措施,甚至不惜降低一些经济增长速度,切实保障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 要确立“义务教育先行”的指导思想,义务教育应该处于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再不能以牺牲义务教育来发展高等教育。应将建立最低教育保障机制纳入政府责任考核范围,确保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主要用于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要为最低教育保障、消除教育贫困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义务教育的福利性和公平性。农村义务教育越早实行免费越好。 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普九”的支持。当前,可以选择一个突破口,先解决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免费问题,从学校、教师、费用、管理等方面采取特殊措施。对“普九”所欠债务,中央和各级政府应该制定计划,拨出专款加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应随着GDP的增长而增长,在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同时,要建立健全中央和省、地(市)、县四级政府合理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二、创新农村教育制度,改革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为农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关键是要从创新农村教育制度入手,要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改革。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700多万农村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调查表明贫困地区的辍学现象,与学校所学内容脱离农村学生将来的发展实际有关。对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学生,具有实际意义的是帮助他们掌握将来能够找到工作的技能,包括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实用的各种技能。因此,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要结合农村实际,在农村普通初中的整个教学过程有计划地适量增加职业教育内容。这样可以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厌学问题,减少辍学学生。同时,农村学校从初中三年级进行分流,难以考入大学的学生,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职业学校(将部分农村普通高中改办成职业高中)学习,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职业教育,以节约教育成本,缩短人才培养时间,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 三、尽快制订《农民职业教育条例》,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推进农民就业步伐 农村劳动力是潜在的产业大军和城镇居民,他们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必须依靠职业教育和培训。当前我国农村已转移劳动力的就业不稳定,回流现象严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能力提升。因此,农村教育的重心应转向职业教育和培训。要打破职业教育城乡分割的局面,通过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继续教育和各种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的转移。 政府应对农民职业教育实行财政扶持和全额救助制度,专门安排一部分公共支出用于农民职业教育事业。要完善规划,增加投入,采取措施改善农村职业教育,引导青年农民参加各类农村职业学校和农业科学、技术学习,培养农村青年的科教兴农和自主创业能力,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尽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建议尽快制订《农民职业教育条例》,对农民职业教育及发展作出科学规范。 四、由国务院出面协调,将农业部、科技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用于农民培训工作的经费,整合集中使用,共同构建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平台 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庞大,传统的培训方式已难以满足需求。建立一个由卫星综合网络和遍布全国4万多个乡镇、70多万个行政村的远程教育教室组成的全国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平台,可使我国农民培训工作实现质的飞跃。北京等地从2001年建立的农村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系统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应尽快推广。统计显示,我国农村现有富余劳动力为1.5亿。通过全国农村远程教育平台,一年就可以把全国农村所有富余劳动力培训多次。还可以考虑将农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利用起来,并以学校为依托,对农民进行培训。 建立一个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的全国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平台需要一定的投资。建议由国务院出面协调,将农业部、科技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每年做农民培训工作的资金整合集中使用,并积极吸纳联合国组织和国内外相关基金会的基金,共同构建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平台,使农民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