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 中国制造的优势能保持多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9日 10:15 中国经济时报

  欧盟对华反倾销立案情况及数据

  2004年1-11月,欧盟共对华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9起,是2003年同期立案数量(3起)的3倍。这9起案件涉案总金额为5.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1.18亿美元增长383.1%。 这也是欧盟自2000年以来的同期对华反倾销立案的最高纪录。

  2004年欧盟对我立案呈突增之势,出现了立案数量多、立案时间集中、涉案金额大等特点,且案件主要集中在我竞争力强、增长空间较大的领域,如机电产品和纺织产品,涉案产品劳动密集程度高,立案调查将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今年还有两起特大案件,化纤布案和钢铁铸件案,涉案额分别为3.16亿美元和1.3亿美元。

  新入盟的东欧10国经济水平普遍相对落后,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国际化程度较低,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的产业结构与这些东欧国家比较接近,中国对欧盟和中东欧国家都存在巨大贸易顺差,新入盟成员国迫切需要通过贸易救济达到对本国生产商的保护,这必然促使欧盟的贸易保护倾向进一步高涨。历史上,希腊于1981年加入欧盟后不久,即为其磷镁矿生产商寻求保护措施;在今年欧盟对我镁碳砖产品反倾销案中,欧盟申诉方就得到了来自波兰、斯洛文尼亚等东欧国家生产商的支持。

  欧盟25个成员国为了继续保护其国内产业,有可能在欧盟内部提起新的申诉,通过新的对外贸易救济案件来达到其贸易保护的目的。

   述评 本报记者 张帆

  骄人的业绩掩饰不住繁荣背后的杂音。“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隐忧时时提醒着中国的政府、企业。人们不断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制造的优势地位还能保持多久?

  不挣钱的“中国造”

   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成为中国制造低价的主要支撑。许多国际知名品牌都将生产订单交给中国企业去做。据说耐克公司把60%以上的运动鞋生产放在中国,世界十大名牌衬衫的订单也大多数都下给中国企业。然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虽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生产订单,但执行这些订单的中国生产厂家最终能赚多少钱呢?

   有人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美国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儿童玩具,商场的零售标价是100美元。这种玩具的设计商和经销商都是美国公司,生产商是中国企业。玩具设计定型后,美国公司将订单下给一家香港贸易公司,每件价格为50美元;香港贸易公司转手将订单交给中国一家外贸公司,每件价格为22美元;这家外贸公司再向广东和江苏的两家工厂订货,每件价格15美元;包括人工和原材料,工厂的生产成本是12美元;美国公司拿到玩具后,以每件82美元的价格卖给商场。粗略计算下来,中国生产企业的毛利润是每件3美元,中国外贸公司的毛利润是每件7美元,香港贸易公司的毛利28美元,美国公司的毛利32美元,商场的毛利是18美元。

   在此链条中,中国内地的生产商和外贸公司总共才获得了10美元,只有商品零售价的10%,而其余的90%都叫海外商人拿走了。

   不仅如此,近年来,不少中国厂商为能保住美国市场,大都采取了先付货、后交钱的方式。有的美国零售商和中间商在交货半年后才付款,甚至在货售出之后才付钱,等于是把库存转给了生产者承担。

  “凑合”的质量观

   山西一家机床厂的采购部经理向记者诉说了自己的这样一段经历。厂里从国外引进了一套设备,当时想虽然这套设备价格不菲,但国内有原材料和必要的工具等,产品还是很有竞争力的。当时他们和国内的原料厂商接洽,厂商表示自己的产品肯定没有问题,然而,当他们开工之后却发现,与美国、韩国同样型号、同样标准的原料,国产的质量却根本无法保证,而且工具也达不到要求,没办法他们只好改为进口,可是产品的价格却大大提升了。

   他说,国内企业最要命的一个问题就是“凑合”,特别是那些中小加工企业。在他所接触的美国、日本企业里,客户定的质量是五级标准,他们就要达到六级水平。而中国企业往往是你要五级,我就比四级好一点,勉强合格就行。这种理念严重地制约了中国企业的产品升级。而当欧美制造业的大企业不断向中国转移时,中国企业仍然停留在自己与自己竞争的水平上,仍然用凑合的态度来对付客户,又怎能应对与欧美大企业的竞争呢?

   许多专家学者都指出,产品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制造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原因。中国制造业效率低,缺乏创新严重制约了质量的提升,而质量不高附加值就少,又很难增加利润,也就更没有钱投入研发去提升质量。不少中国企业这些年来就陷入了这样的恶性循环中。

  是车间不是工厂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工业生产大国,但由于缺乏技术和品牌等深层次竞争资源,中国制造业只是世界制造生产链中的重要“车间”,还远未成为“世界工厂”。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就表示,在全球制造业的生产链上,中国企业只处在中低端,从中国的综合国力、制造业的素质和竞争能力,特别是拥有的自主核心技术看,与世界经济史上被称为“世界工厂”的英国、美国和日本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事实上,由于没有自己独家生产技术,很多关键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国制造”根本无法与洋品牌相匹敌,只好进行“贴牌”生产,只给自己创造了1%-2%的利润。

   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神龙富康,东风雪铁龙都是中国制造,但是法国人从来没有把技术教给中国人,更换一个螺丝钉还要交给法国人,全部技术细节控制在合资企业里面,中国制造不可能孵化中国技术。

  而就中国彩电业来说,纯平玻壳、电子枪等关键零部件还要依赖进口。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生产企业赚取的只是“加工费”,得益甚至还不到商品价格的10%。

   没有在国际市场叫得响的自主品牌,成了“中国制造”的软肋,成为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桎梏。多年来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的表现,使西方消费者形成了“中国货=低质、低价商品”这样的固定概念。一些传统老品牌的逐渐萎缩和消亡,新民族品牌诞生的艰难缓慢,使得相当多的中国产品只能挂着别人的牌子出口,企业只是替人家做“洋打工”。

   国际品牌分析家看到了中国企业的现状,他们指出,中国企业存在着产能过剩、在创新方面投入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跨国公司在中国内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外国品牌在中国继续受到欢迎。2004年以来,很多中国消费品牌股价在下跌。中国企业在欧美消费者中的知名度还很低,一位广告代理公司的专业人员表示:“中国企业若要成功向世界输出品牌的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技术将是终极优势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主要是来自于自身研发投入的不足。跨国公司一般都将占收入5%或更高比重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上。而中国企业能达到这一国际标准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在创新方面,中国企业与欧美企业的差距仍在不断拉大。

   美国一项最新调查表明,90%的欧美跨国公司都已经把创新融入了他们的企业战略,80%都建立了全公司的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至少都把利润的10%投入到了研发当中。有55%的创新来自于与大学、研究机构和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交流。而大部分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很少,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研发。有资料显示,中国企业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1/30。许多企业的核心技术和装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而我国每年上万亿的设备投资中,60%以上是引进的。

   与此同时,洋品牌的渗透力逐渐增强。前几年国产手机凭借低廉的价格和奢华的外观,曾一度获得高达近五成的市场占有率。但近一年来,形势发生了转变,摩托罗拉、诺基亚、索尼爱立信在向市场大举推出具有新功能的手机的同时,还举起了大幅降价的旗帜,致使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已从2003年的42%滑落到了2004年上半年的37%。在中国的家电业和汽车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日立、三星等外国厂商凭借先进技术,在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等高端领域夺回了市场份额。

   如今,中国加工制造业的所谓比较优势正日益被进入中国的国外企业以及周边国家、拉美国家所模仿,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等资源成本比较优势已经无法为中国企业赢得未来。中国制造低成本优势将要面对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国的竞争,且已经没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如果“中国制造”依然停留在贴牌等简单的加工层面,满足于给自己创造1%-2%的利润,中国终将沦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只能获得微薄利润,失去持续快速发展的能力。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和较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都在不断向中国转移,但同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这就给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在外资大量涌进的同时,中国企业能不能在技术上更多地投入,更快地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这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制造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我们最终能否改变处于下游的弱势地位。

   中国制造能否转变为中国创造,这是中国众多企业家正面对的一次大考。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