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清明代表:各级财政应设专项资金培训农民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8日 13:38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 黄冠) 商圣玉,男,17岁,山东郓城人,在北京某水站打工。 给记者家送水的小商,一眼看去像个孩子,腼腆得很。每次送他出门,他都小声说一句“叔叔,再见”。
他老家也在农村,去年初中毕业,今年大年初四,和亲戚一起来到北京。这是小商第一次外出打工。他没像村里其他人那样去南方,一问原因,他说:“北京是首都,想来看看。” 小商的工作包吃包住,没周末,每天8点半开晨会,9点上班,晚上8点半下班。送水工有两个人,每天送出三四十桶水,每桶重40斤,要搬来搬去。“有电梯还好,没电梯,上三层就得歇一次。这活儿还挺累。”小商说。 打工十几天,小商便打定了主意:“不想再回老家了。” “想在城里立住脚的人多了,你打算一辈子送水?”记者问。 “也不是。怎么弄,还没想好。” 小商家6口人,兄弟姊妹4个。大姐今年24岁,在烟台读完大专,又自学本科,4年花了五六万元,去年毕业,曾在县高中教半年语文,又辞职去了烟台打工。大哥今年23岁,初中毕业,已成家,在家主要做“拉皮子”生意。二哥今年18岁,上高二,学习成绩不错,年前考全班第一。 17岁,对城里的孩子来说,还是上学年龄。于是记者问:“为什么不再上了,是家里没钱?” “学也学不会,浪费时间。每学期二百多块钱,不是交不起。要是考不上好大学,找工作还得自己作难。”据他说,他们村和他大姐那个年龄段的人,上学的还有很多,而他这个年龄段的,村里上学的没几个人,要么在家做生意,要么去打工,光种地家里穷得很。 “打工过程中,有没有让你觉得不舒服的地方?”记者问。 “有。搬水进人家,人家不让进,要戴上脚套。这样的人家还不少,装修得很好,就嫌农村人脏。” 问到吃得怎么样,小商说,这里比家里好。早点自己买,午饭和晚饭都有两三个菜,而老家只有中午炒大锅菜,早晚吃咸菜。 马清明代表(中共湖北省仙桃市委书记): 在南方农村的许多地方,人均不到一亩田,那么多劳动力,都守着这点土地,就是种金种银又能怎样?减少农业人口才能富裕农民,剩余劳动力走出农村才有出路。在仙桃,每到春节,通过邮政汇回的打工收入在4亿元以上;凡是外出打工多的农村,漂亮的二层楼一幢挨一幢。这种现象恰恰说明:帮扶农村,除了好的政策,城市吸纳农村转移出去的人口对传统农区多么重要! 而现在的问题是:这些基本上是自发走出农村的劳动力,大多数缺少培训,缺少一技之长,就是走出去了,在城市也不好谋生,只能靠简单出卖劳动力,结果更难融入城市。像小商,不可能送一辈子水吧,但他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又怎么能干技术活呢?而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活,随时都有被替换的可能。没有个长期且比较稳定的“饭碗”,暂时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终究还得倒流回来。 现在很多地方在喊“技工荒”,可为数庞大的农民工又何以能自动成为技工?作为农民工输出地的地方政府,决不能认为,农民走出去了,就可以不管了,可以坐享“打工经济”成果了。当务之急,就是输出农民工之前,教给他们一定的劳动技能,使他们能适应城镇的需要,具备在城镇扎根的能力。 目前,农民工培训并没有形成规模,也没听说哪个地方形成了像“菲佣”那样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其根本原因,不外乎农民工培训没有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建议中央和各级地方财政,都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工培训。 在仙桃市,我们也努力探索农民工的培训办法,一方面让劳动就业部门与沿海和市内企业挂钩,把培训费用降到最低,然后把经过培训的农民工有计划地输出;另一方面,鼓励民营企业边吸收边培训农民工,比如在彭场镇,130多家企业就吸收农民工1.8万人,当地每户至少有一人在镇上上班。 农民工纷纷回家盖楼,但一过完年,往往人去楼空。这正反映了农民工无法扎根城镇,也无法再回农村的尴尬。作为农民工输入地的城镇,除了创造条件提供技术培训之外,还要以更宽阔的胸怀,自觉尽快拆除各种藩篱,为农民工提供市民待遇,在教育、医疗、劳动保障等方面切实解决其实际困难,降低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 据统计,在我国二、三产业就业人口中,农民工约占46%。只有更多的农民工转化为真正的产业工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缩小城乡差别才有可能,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