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2005年两会与中国经济 > 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出现支持发展慈善事业的意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 03:50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顾卓罗科发自北京

  今年3月5日,总理温家宝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中,总结2004年工作时指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不少。《报告》指出,“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抓紧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努力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促进社会公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实和他的收入分配课题组同事针对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在1988年、1995年和2002年展开了三次全国范围内的住户调查,获得了第一手的调查数据。据此,他和岳希明完成了对收入分配状况的研究报告。

  “收入差距的主要表现是城乡差距。”李实说。他的报告显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一个先上升后扩大的过程。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但是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这次扩大与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基本上是同步的)。”

  李实把全国收入差距分解为三个部分: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和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1995年至2002年期间,城镇内部收入差距对全国总差距的贡献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贡献率由52.7%下降为38.5%。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明显上升,从36%提高到43%。

  “这意味着2002年全国总体收入差距的五分之二以上来自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李实说,研究发现从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相对贡献率来看,西部地区是最高的,高达58.3%,而东部地区最低,为37%。“也就是说,越是相对落后地区,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就越是明显。”

  农业部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宋洪远在2004年的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中发现,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2年的3.11∶1扩大到2003年的3.23∶1。

  李实告诉记者,2004年,因为减免农业税等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政策影响,农民收入增长了6.8%,城乡之间的相对差距会低于2003年的数据。但是,因为城乡收入的基数差距较大,所以,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仍然在增大。《报告》指出,“高度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各地要加快建立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帮助他们解决看病、住房、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增加扶贫投入,积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做好受灾地区减免税收和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救济等工作。”

  李实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显提高了对下岗职工、农村贫困户等低收入人群的关注度。此次《报告》中,还首次出现了“支持发展慈善事业”的字眼,与此同时,来自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厉无畏提出了关于积极推进社会第三次分配的一份建议。建议表示,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经济,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央也意识到收入差距过大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并试图通过二次分配(即税收调节和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公平问题。然而,由于过高的所得税将会影响效率,降低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同时中央和地方的财力都很有限,财政转移支付能力还远不能解决问题。因此应当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推进调节收入的社会第三次分配。所谓社会第三次分配是从支出上考虑,在一些社会生活领域里如何让富人多出钱,穷人少出钱,也即实行社会收人的转移支付,弥补财政转移支付的不足。厉无畏强调说,由私人捐资建立的各种基金会应该在第三次分配中扮演重要角色。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政府工作报告》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