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港四大中资机构投怀 深圳招商显现亲港模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6日 11:37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阳静纯 深圳报道

  深圳近来的招商举措有意亦或无意间显现出一种“亲港”的倾向。

  今年初,香港中银集团把中银保险有限公司的总部放在深圳;2月下旬,深圳相继与香港中旅集团、中国光大集团签署旨在加强长期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这距离去年10月深圳与
招商局签署合作备忘录仅四个月时间;而华润则早在2003年底就和深圳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至此,深圳与香港“四大”中资机构已先后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几大机构都表示将在深圳建立内地总部或业务基地并进行大规模投资。

  “都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可能沟通起来更容易吧。”深圳社科院院长乐正认为香港大机构入驻只是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战略的起步,毕竟“这些大机构入驻,对进一步吸引驻港和其他欧美跨国企业可赢得不少分数”。

  同时,四大机构均属现代服务业,这对深圳改善产业结构还有现实意义。当然,合作对深圳最直接、最实在的好处是税收增加。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华南研究中心主任谭刚这样认为。

  选择深圳

  “选择深圳是再自然不过的事。”香港中旅集团办公室主任欧阳历数择深几大好处:“一是就近,来往方便;二是深圳已有很多项目,管理方便,成本也低;三是深圳创新意识比较强,很多新的东西都在深圳试点;四是深圳在向国际化迈进,国际交流会更加方便;再有就是双方合作一直没断过而且非常愉快。”

  这些当然是理由,但与此同时深圳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也很有吸引力。2003年初的“金融18条”以向驻深金融总部一次性发放500万的红包及一揽子土地、人才优惠政策,立竿见影地使总部在深圳的保险法人机构增加到6家。

  减少成本是一个重要动力。香港经济复苏已经带来物业价格反弹,乐正表示。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华南研究中心主任谭刚在调研时也发现,四大机构在香港空间“非常局促,有资金实力也不一定能拿到地。深圳虽然用地紧张,但仍比香港容易,尤其对这些大机构更是如此”。

  优惠的土地政策显然对招商有极大杀伤力。据规划委员会某成员透露,某世界500强企业当初看中深圳的一块地,但那块地已规划为绿化用地,要改变功能需要规划委员会2/3成员通过。“该公司称若不得此地就将总部放到上海去。后来在政府高层游说下,方案最后几乎全票通过”。

  除土地、财政支持外,政府营商环境也让企业省心不少。按上述框架协议,政企双方设立协调委员会或联合委员会,并进行每年一次以上的会晤。该模式已在招商局运行了一段时间。该公司某高管认为,这对提高企业办事效率是有效的。该人士介绍:“委员会由深圳市派一名副市长任主任,企业总裁任副主任并设立专门联络人,双方定期或不定期会晤。届时各区区长、相关部门局长都到会,扯一扯各个项目进展,很多问题可在会上一次性解决。”他评价这让双方“在沟通上毕竟有一个渠道,但具体项目还是要看双方谈判的结果”。

  尽管他认为框架协议只是“表面文章和原则性的东西”,但涉及到具体项目时这份协议就沉甸甸的。去年南油集团曾有出售其港口资产的打算,当时和黄希望能以拍卖方式接盘,但招商局通过与政府谈判,借重组南油集团之机力挫和黄完成其整合西部港的夙愿。“这些企业享受的优先权大到很多项目的获取,小到水电高峰期时可优先供电。”谭刚说。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深港同城化趋势加速,港企入深还会进一步加大。据2月初深圳通过的《深圳市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到深圳将开展和推进广深港客运专线等基建项目,并探讨“深港两地出租车异地行驶,构建半小时工作圈”的可行性。“只要不是完全脱离香港资源,港企多会选择深圳。”乐正说。

  谭刚认为,尽管长三角现在招商引资势头很猛,但长三角这种依靠外来投资和银行贷款的经济模式,受宏观调控影响大;而据很多研究机构作的评估,深圳经济受国家这一轮宏观调控的影响极小。“这反映了广东地区经济结构稳定,适应能力强,这些公司在做投资决策时会对这些方面有所判断。”

  渊源颇深

  四大机构跟深圳的合作渊源颇深,合作并非一时“冲动”。“深圳20多年的历史,就是深港合作20多年的历史。”乐正表示。

  作为深圳经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率先扮演了改革试验田的角色,旗下现已赫赫有名的招商局物流、招商证券、招商地产、招商银行、中集集团等企业都是伴随深圳一起成长起来的。

  香港中旅则可算是华侨城片区的塑造者。1985年中旅先后兴建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三个堪称深圳名片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

  在这轮合作热潮后,受香港97金融危机、港币保卫战、经济衰退等重大事件影响,深港合作曾一度陷于停滞状态,“尽管四大机构出于战略调整在2002年就表示出加强与深圳合作的愿望。”谭刚说,他当时曾到香港做一个“完善深圳投资环境”的调研,“四大机构均传达了一个信号,希望加大对深投资力度。”

  当时中旅由于外资投行调低其投资评级,认为其旅游及休闲业务令该行感到失望,中旅急于拓展内地房地产市场。港中旅总经理张学武表示,从2002年开始到2006年这几年是中旅第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地产业成为港中旅的支柱产业之一。于是,在深圳豪宅市场虚火甚旺的2002年,中旅心急火燎杀入深圳地产业。而华润则已全面收购深圳万佳,在全国范围内全力发展零售业务。

  但谭刚当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招商局,”因为当时深圳确定了物流业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但遗憾的是,随后的禽流感、非典等原因,合作无法展开。谭刚表示直到2003年初深圳24小时通关,2003年下半年香港经济复苏,2004年6月CEPA的签署及深港自由行,这一系列利好因素才重新点燃了双方的激情。当年底,总投资逾40亿港元的华润中心首期工程落成,该项目为华润集团“600亿元在内地再造一个华润”战略最早启动的龙头项目之一。华润集团负责人表示要用5到8年时间在内地再造一个华润,为实现这个目标,华润集团与深圳市政府全面加强了合作,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

  同时,招商局与深圳谈了三年的“整合西部港口、物流等资源”的项目也最终在2004年10月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未来3到5年内,招商局将在深圳投资100亿港元,重点发展物流业。

  政府意识

  广东两会,对于深圳而言,则可能是一个刺激。

  “两会极大地刺激了深圳,再不采取行动,深圳的压力就会更大。”国信证券研究所所长何诚颖说。两会上,广州一位代表甚至提交了深交所迁穗的提案。今年初,广州市常务副市长沈柏年提出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雄心,并拟颁布《关于大力发展广州金融业的意见》。该《意见》被指针对深圳“金融18条”而发,业内人士称之为“浓缩版广州10条”。

  何诚颖说:“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是公认的,但深圳的区域金融中心只是自己说说,现在广州也说自己是区域金融中心,深圳的位置很尴尬。”光大集团作为一家以金融业为重点、总资产3600亿元的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深圳与光大的合作无疑会加重深圳争做区域金融中心的筹码。”

  谭刚则认为这一时期的合作已从早期香港“三来一补”的民间自发转移形式,转变为“政府主导的服务业转移的制度模式”。资源日渐紧张的深圳开始重视有选择的引进,而选择体现在必须符合深圳发展物流业、高科技产业、金融业三大支柱产业,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战略目标。

  与“四大”的合作无不体现了深圳这一思路。先行一步的招商局在前海物流园和西部港开发已和深圳达成物流业的深度合作;中旅今后将加大深圳旅游业、物流业及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光大则将重点加强在金融、投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

  同时,四大机构均属现代服务业,这对深圳改善产业结构还有现实意义。谭刚说:“深圳现在面临着现实的矛盾,一方面工业化没有完成,需要引进工业项目;另外城市化战略又要求提高第三产业。”随着汽车、精细化工项目的引入,深圳第三产业比例逐年下降,2003年深圳三大产业结构为0.6∶58.9∶40.5,2004年第三产业已降到30%多。“今年提出要将其提高到45%,这几项合作对完成指标应该是一个支撑。”

  当然,合作对深圳最直接、最实在的好处是税收增加。“总部经济可以带动一系列离岸经济,因为全国的营收都要汇总到深圳,这对深圳财政将是很大一笔收入。”谭刚说。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招商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