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审计署进驻一行两会 本月内将汇总初步审计结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5日 16:51 中国经营报

  记者近日从一位审计署官员处得知,审计署已经开始对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进行审计,并且最早可能于本月汇总初步结果。一行两会的审计表明2005年的金融审计已经全面铺开。

  由于一年来金融大案频发,今年的金融审计格外引人瞩目。

  监管机构审计破题

  2003年和2004年是中国金融界的不平凡之年,审计署在对部分金融机构进行审计时发现了大量问题:建行部分分行存在隐瞒收入、盈亏不实、高息揽存、违规拆借等严重问题;交通银行某分支机构伪造法律公文核销银行贷款;而中国人寿审计出的问题更使其在国际市场遭遇诉讼风波。在对华融、信达、长城和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及其分支机构进行审计时,审计署也发现案件线索38个、涉案金额67亿元。

  正是由于一系列金融审计揭露出的问题触目惊心,审计署下决心在2005年提高金融机构审计级别,从更高层次上审视金融机构内部运行及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基于这种考虑,审计署最终决定今年首次把中国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下简称三会三家正部级金融监管机构纳入2005年审计范围。但由于审计力量有限及其他原因,审计署最后放弃了对证监会的审计。”审计署科研所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消息人士透露,审计署对央行和两会的审计早于1月中旬已经开始,其中银监会是首次接受审计,保监会和央行此前曾接受过审计。此次审计除了一行两会的北京总部,还包括部分重点分支机构(例如北京、上海等分行、分局)及部分随机抽取到的分支机构,并由审计署的金融审计司具体执行,预计本月即能汇总初步审计结果。

  据悉,对央行等金融监管机构的审计属于常规例行预算执行审计,主要集中在财务收支合法性和预算执行的合规性上。但由于近年来金融大案、要案层出不穷,金融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公众对此次审计署的审计行动予以特殊关注。审计署金融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审计署在多年对金融企业的审计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对此次“一行两会”的审计效果将起到较好的作用;同时,对监管机构的全面审计也有利于日后从更高层次上实施金融行业审计。

  审计监督能走多远

  近几年来,虽然审计署对金融企业的审计加大了力度和覆盖面,审计对象囊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并且每次都有重大问题查出,但对金融监管机构即“一行三会”的审计一直比较薄弱。对中国人民银行的审计主要是其预算执行和财务收支审计,直至2001年才开始进行再贷款和再贴现等资产业务审计;银监会更是从未接受过审计。尽管这些金融监管机构本身并不掌管多少预算资金,但它们的正常运行对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一位多年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士表示,审计署在对“一行两会”的审计中能否全面、深刻地揭示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金融政策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金融监管,实现维护国家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目标,是对审计署能否更好实现监督作用的重要考验。

  金融审计在国家审计署的四大职责中,虽与财政收支审计、国有企业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并列,但恐怕是最难执行的。根据1995年实施的《审计法》和其他相关法规授权,审计署金融审计司原则上可审计央行、证监会、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中信、光大等国有金融机构,同时还可对国际贷款、援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然而,实际情况表明,由于现行审计和金融监管法规修订不及时,审计署现有审计权限无法全面覆盖金融监管职能。另外金融监管机构仍处于调整之际,加上金融审计特有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金融审计困境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暴露——取消审计证监会可能就是一个例子,国家审计署科研所一位人士说。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审计发达国家在宏观经济管理的监督评价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美国联邦审计署1999年曾对美国城市规划、布局政策进行评价,他们认为,美国现存城市规划思想已经严重陈旧,不但极大地浪费了土地、能源等资源,还使人们生活不便——可见美国联邦审计署的监督范围已经突破了财务、资金范畴,进入到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计监督阶段。

  被寄予厚望的金融审计及其他审计要实现完全监督职能,仅凭审计官员的勇气显然不够。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审计署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