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委高官把脉中国经济 探析05年宏观调控路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4日 03:10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本报记者 郑莉莉 发自北京 有市场机制,就要有宏观调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内容。宏观调控将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宏观调
财政部部长 金人庆 实行稳健财政政策,绝不等于财政政策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中不作为或无所作为。相反,财政政策要在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健康和不稳定因素、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巩固经济社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等方面发挥更重要更积极的作用。 国土资源部部长 孙文盛 搞好土地的宏观调控,建立和实行控制土地的快速反应、科学调控和长效机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持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的最根本要求。 一定要使政府可以通过调节土地供应总量、安排不同的土地用途来抑制或鼓励市场需求,有效地引导投资、消费的方向和水平,实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标。 2005年的工作要突出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加强和改善金融调控,在进一步搞好总量调控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继续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和物价过快上涨;二是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推动各项金融工作,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金融业发展和影响金融稳定的体制机制问题,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 2004年,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效应在中国经济运行的实践中得以释放。在这一年里,以法律和经济杠杆而非单纯的行政手段,对经济局部过热进行宏观调控的政策引导初见成效。2005年宏观调控方向将如何变化?宏观调控手段又如何变化? 2004:“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配合 回顾这一年来的实践经历,在经济运行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时,中央果断决策,及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主动调控,“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配合,使这次宏观调控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小,见效相对较快 2004年“两会”时,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如何搞好宏观调控作了部署,为全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定下了基调。 去年“两会”以后,为了防止局部性问题的扩大,中央明确宏观调控要坚持“果断有力,适时适度,区别对待,注重时效”的原则,强调把住信贷投放和土地供给两大“闸门”,有效控制投资规模,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控制信贷货币供应总量,严格土地管理,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 以“铁本事件”的查处为标志,中央果断遏制重复建设之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征地行为,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采取了罕见的行政手段,利用这一“有形之手”,充分证明了中央调控的坚定决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表示,宏观调控本身就是行政的事情,行使行政手段,只要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即使叫作行政手段,也具有积极意义。总结2004年宏观调控经验,2005年宏观调控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这种提法是对的。 “2004年的宏观调控,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进行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给予了极大的丰富,也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理论问题。宏观调控在西方的教科书上主要讲的是总量控制问题,那么,我们在2003年和2004年成功的经验就是采取了‘有保有压’,除了调控总量以外还有一些结构性调控的动作。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进行的多次宏观调控,这一次是很成功的。当然,现在还在进行的过程中。”汪同三说。 针对眼下的宏观调控政策,高盛(亚洲)集团董事总经理胡祖六也肯定了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但他同时表示,去年宏观调控普遍还是运用行政手段控制投资。虽然说要抑制投资,但行政手段并不能把经济的稳定基础打好,政府一旦松弛监管,不良贷款肯定又会出现,过热现象也会重来。显然,这种危险今年还会存在,但不会太严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2004年的宏观调控不仅仅是运用了行政手段,更多的是强调了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例如对利率调整、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以及严格控制土地的管理制度等,这都属于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当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也是有的,这样才保证了2004年整个经济的健康运行。 那么,去年的宏观调控是如何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的呢?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央行从2003年4月开始连续18周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对冲投放的基础货币,2003年6月又出台了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措施,从2003月8月至2004年4月,两次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2004年5月初,国家发改委、银监会与央行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有关问题的通知》,10月29日起,上调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贷款利率上浮。这都是运用信贷手段的体现。 此外,投资手段的运用重点加强了产业政策引导,严格市场准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将四大过热行业,钢铁、电解铝、水泥和房地产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提高了15%。价格手段则重点突出价格信号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制度,针对电力局部供应紧张的局面,实行差别电价制度。运用了法律杠杆,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查处了违法违纪的行为,开展了开发区和土地市场的清理整顿,对滥占农民土地等也进行了查处。 回顾这一年来的实践经历,在经济运行中出现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时,中央果断决策,及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主动调控,“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配合,使这次宏观调控付出的成本相对较小,见效相对较快。2004年,政府主导下的宏观调控,最终让我国经济交出了一份好答卷。 2005:宏观调控必须持续但重点、手段和力度不同 2005年,中国经济仍然处于扩张期,目前看来将会延续2004年快速增长的经济势头,政府调控能力的提高、市场化的改革力度,以及宏观政策的基调,直接关系到2005年经济的运行趋势 2004年,随着宏观调控的落实,工业增加值和GDP增幅平稳回落,全年GDP增长9.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有所回落,比上年增长25.8%,呈逐步平稳回落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经历了三个季度的高位运行之后逐渐趋稳。 另外,农业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获得丰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是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外经外贸快速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115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7%。 上述各方面数据说明,2004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日趋明朗,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体现在速度、质量、效益上,并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是多年来最好的一个时期。 既然中国的经济已经步入正常运行的轨道,不免有许多人要问,接下来还需要宏观调控吗?经济界给予的答案是肯定的。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在2004年11月就曾明确表示,宏观调控只会加大不会削弱,只是在重点、手段和力度上会有所不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在行政措施与市场化调控并举的共同作用下,2004年我国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的效果。但2005年,中国经济仍然处于扩张期,目前看来将会延续2004年快速增长的经济势头,政府调控能力的提高、市场化的改革力度,以及宏观政策的基调,直接关系到2005年经济的运行趋势。 他分析说,2005年城市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消费结构仍处在升级期,汽车、住宅等消费热点尽管在经过爆发式增长之后,其增长势头可能会有所减弱,但向上拉力不会逆转。受投资成本影响,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转移的步伐不会停顿,因此,经济稳定增长的中期需求动力仍然存在。从短期因素看,巨大在建规模使投资惯性运行势能较大,经济增长的自发运行仍处在扩张期,宏观调控只是压抑了其增长幅度,但并没有改变其趋势。 目前,中国的整个经济正继续向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但同时,应当看到,经济运行中旧有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汪同三向记者介绍,2005年的宏观调控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因为我们在调控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是投资的增速仍较高,应该进一步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使其降到20%左右。 其次,要进一步搞好宏观调控,仍要依照以前的经验继续控制好信贷和土地供应两个“闸门”。目前货币供给的增长基本上进入一个比较适度的区间,信贷可以放松,要保持必要的货币供给;土地方面已经严格地加强了管理,但还是要保证必要的基础建设用地。 再则,当前宏观调控一定要注意的是价格的问题,主要有6个因素,即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向下游产品的传导,农业的成本推动,国际市场油价、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房地产价格等因素。另外,2005年要解决煤、电、油、运的供给以及限制不合理的需求,这也是2005年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对于宏观调控,一方面要调整供给,一方面还要调整安全生产,确实有比较大的难度。 最后,如何在短期的宏观调控中解决长期的结构失调问题,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因为宏观调控相对来说是一个短期问题,而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问题,两者要相互结合起来。比如加强农业、第三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的投资结构。 在今年1月份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创下1.9%低点之时,央行在2月24日公布的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2005年央行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要支持经济平稳发展,又要注意防止通胀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显然,“防通胀”仍然成为央行宏观调控的关键词之一。 在央行看来,目前通胀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由于PPI(生产资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对下游产品价格上涨的传导作用已经开始显现。此外,国际油价和一些重要原材料价格仍将处于较高水平,也会影响国内价格。针对种种情况,央行明确表示,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还是阶段性的,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阶段。经济运行依然存在巨大的压力,宏观调控仍然不能轻言成效。 “中性”宏观调控强调“双稳健” 今年宏观调控的政策走向就是“双稳健”,总体说是中性的,这是基本取向。但今年还要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巩固去年宏观调控的基础,这不是短期政策,是改革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05年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这次会议的公报中,针对宏观调控已经明确了几个关键字眼,即有保有压,市场配置资源,经济手段,法律手段。 张立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宏观调控的政策走向就是“双稳健”,总体说是中性的,这是基本取向。但今年还要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的成果,巩固去年宏观调控的基础,这不是短期政策,是改革。改革属于治本治策,所以,今年看来成效不会像去年那么快,但这个起点非常重要,就是完善规则、完善制度。 他认为,今年的宏观调控将更多地依靠经济手段,针对行业的直接调控会逐步减少,今年调控的手段会集中体现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产业政策今年并没有强调很多。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部署2005年发展改革工作时,强调2005年宏观调控将有五大重点,一是坚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过快增长,防止某些行业无序建设、过度扩张出现反弹;二是认真落实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确把握政府投资投向;三是努力促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四是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五是继续加强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趋势性问题。 巴曙松认为,如果仅仅依赖行政手段来“管住土地、管紧信贷”,没有市场化的手段与市场化的价格信号调整的配合,宏观调控的难度会加大,并使其效果难以巩固和持续。 他表示,2005年宏观经济政策操作上市场化色彩会更浓,动用经济手段会更多,调控政策会更加稳健,政策与体制改革的结合会更加紧密。他认为,2005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行政色彩将逐步淡化,直接调控手段运用进一步减少,间接调控手段、市场化调控方式成为常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注重总量方面调控的同时,将重点引导结构优化,“区别对待”的政策特色得以延续并更加鲜明。 巴曙松称,为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实现标本兼治。2005年中国政府将会落实投资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向社会各类投资主体明示新的投资领域行为规则,以引导投资需求健康增长,遏制低水平投资扩张;政府还将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组建和完善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国有银行改革仍是金融业改革的重头戏;财税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中央与地方财权与事权划分进一步理顺,分税制不断完善;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也将是下一步改善宏观调控和改革的着力点;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可能体现在继续放松外汇管制,扩大企业与居民持汇额度,促进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等方面。 此外,建立可行的市场化土地管理体制也势在必行。目前,不少地区土地供应紧张问题凸显,一些合理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这势必影响经济的正常增长。在地价形成、征地补偿、土地批租、土地收入的使用和管理方面形成规范的、合理的、有效的机制,对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和促进经济的合理增长有重要意义。 汪同三则认为,2004年已经对我们搞好2005年的宏观调控创造了经验和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但2005年又面临了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大的复杂性。因为去年宏观调控的方向比较明确,看得出哪些部分过热了,并且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在进入2005年,虽然形势相对要好,可是方向却不大明确,到底要控制高,还是要控制低,控制力度应该如何把握,难度反而大了,下决心也比去年更难。 妥当理性 有保有压 多种手段 现在财政政策的提法已经改成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在方向和力度上都有所调整。而货币政策仍然是两大热点,即利率和汇率的问题。目前,利率放开的幅度越来越大了,为全面市场化的过渡创造了条件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2005年起,实施了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将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一做法立刻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随即,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中国稳健的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就是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对于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经济领域给予特别的财政扶持。可以说,重在结构调整而有退有进的“太极术”在财政政策中再度得到体现。 央行行长周小川2004年12月17日表示,2005年仍将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他解释说,“稳”是“稳重”,“健”是“健康”。 据了解,自从国家2004年初实行新的宏观调控措施以来,中国的财政税收政策已经果断及时地进行了调整与配合,如长期建设国债规模从上年1400亿元调减到1100亿元,一些以国债筹资建设的项目资金拨付进度有意放缓,同时显著强化财政资金使用中的结构导向,支持农业、公共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 巴曙松认为,在接下来2005年的经济增长轨道中,稳健的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结构上的“有保有控”,即一方面政府要控制过热行业的发展,财政资金从“越位”领域退出,拉动投资需求的长期建设国债规模将进一步缩减,同时将退出一般竞争性、营利性的投资项目,力争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提供政策平台和制度平台;另一方面,政府资金使用的重点将集中于国家发展规划确立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农林水、生态保护与国土整治、西部大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重点项目,以及与公共卫生体系、教育、科技进步、社会保障关系密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条件建设。 在货币政策上,巴曙松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称,尽管2004年货币政策表述是“稳健”,但实际效果是“偏紧”。2005年,财政政策将由“积极”转向“稳健”,这就要求相应加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他预测,2005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会根据经济金融运行的变化适时加以完善,根据金融体系流动性状况,央行将会灵活调节公开市场对冲操作,保证金融机构正常的支付清算和合理的贷款资金需求,加强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和再贴现管理,注意货币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 巴曙松称,2004年10月底的加息举措宣告金融调控从前期“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导”转向“充分利用价格型工具”的新阶段。此次微调是货币政策进入转折点的标志,具有一定的“宣示效应”,即央行通过加息向市场发出了一个信号,试图改变公众的预期。如果公众预期政府将进一步加息,可能会有助于遏制投资过热,但是这种影响相当微弱。央行提出要观察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显然,这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是整个温和加息的步骤中的一步而已。 胡祖六则表示,中国的宏观调控今年基本上要遵守市场原则。宏观调控很有必要,但不一定要压抑市场的发展,如果扩大政府的行政干预的权力,政策必定会造成影响。坚持投资项目,并不需要把某个项目彻底“关掉”,政府这仍然是“微观调控”。如果投资过多的话,可以考虑把利率提高,把资本成本提高。 他还说,“我希望今年的宏观调控能更加妥当,更加理性,不是说大起大落,而是有前瞻性地、冷静地去克制。比如说加息,不一定要加很大,可以微调,加个0.25,或者0.5。” 对于货币政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所持的观点是,今年令人担忧的不是货币供应,而是信贷紧缩。他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05年央行所提出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基本取向仍是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如果今年金融监管政策加大力度,而资本市场和社会融资格局又没有大的起色,那么对信贷规模的调控而言,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也许不会非常明显。因此,不要高估货币政策的作用。 汪同三称,现在财政政策的提法已经改成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在方向和力度上都有所调整。而货币政策仍然是两大热点,即利率和汇率的问题。目前,利率放开的幅度越来越大了,为向全面市场化过渡创造了条件。 “对于今年的利率是否要调整,我个人认为,还是要在稳定的情况下考虑继续上调。至于汇率问题,要加快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但另一方面,汇率已经被国际上一些国家、一些集团掺杂了不必要的政治因素,在当前的这种状况下,为了保持我们国家的稳定发展,在短期内还是不宜调整。”汪同三提议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