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2005年两会与中国经济 > 正文
 

化工业外企争当环境友好表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3日 08:06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驻沪外资机构看两会

  ———访德国朗盛集团董事温浩辉

  ●本报记者 张颖 发自上海

  环境保护是历年“两会”的热门话题之一,而在今年“两会”前夕围绕环保的舆论氛围更是热烈。作为积极参与中国化工行业竞争与合作的跨国公司,将有何新的见地?记者就此于2月28日采访了德国朗盛集团董事温浩辉。

  2004年7月1日,朗盛从德国拜耳分拆出来,成立朗盛集团。

  这家年轻的化工企业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一举成为德国第三大、全欧洲第六大化工企业,并于2005年1月30日在法兰克福独立上市。

  温浩辉介绍称,朗盛于2001年获得中国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环境友好企业”,这是外资企业首次获得该项荣誉。朗盛的环保举措得到中国政府的广泛好评,温浩辉表示,因此,朗盛对于环保问题充满自信。

  拥有地道中国名字的温浩辉是个土生土长的德国人。他告诉记者,朗盛集团有意进入中国市场,一个中国名字能让更多人记住他,记住朗盛。

  温浩辉称,他希望在短时间内,全球企业应该采用统一的环保标准,或者达到统一的环保标准,这将有助于全球环保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朗盛向各国政府承诺,作为一家化工生产商,公司将履行当地政府的各项环保政策,并为当地政府提供环保方面的技术援助。

  朗盛公司扩大在华投资的举措曾被疑为“输出污染”。2004年9月,朗盛集团决定与中国山东潍坊亚星化学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朗盛亚星化学(潍坊)有限公司,并将朗盛水合肼生产基地从美国Baytown转移到中国山东潍坊市。

  当时,有媒体猜测,由于美国环保当局不断施压,朗盛公司才不得不将生产基地进行转移。对此,温浩辉解释道,公司之所以转移生产基地是因为美国水合肼需求量近年来大幅减少,因此在美国投入生产将增加物流成本。

  此外,温浩辉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水合肼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年需求量增速高达10%,这也是公司选择将生产基地迁至中国的主要原因。通过生产基地的迁移,朗盛将在中国潍坊建立全球最大的水合肼生产企业,实现年产1.2万吨的规模,潍坊生产基地预计于2005年4月投入生产。

  温浩辉进一步澄清道,朗盛一直关注环保问题,在美国也没有受到环保当局的很多压力。事实上,朗盛先后于2001年和2002年通过了ISO9001和ISO14001的认证,并在环保领域获得了多个奖项。

  温浩辉指出:“其实,朗盛在全世界采用同样的环保标准。”他分析道,尽管有些国家的环保标准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公司并没有因此降低标准。如此一来,朗盛在这些国家建立的企业往往会高出当地的基本环保标准线。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政府近年来的一些重大决策,温浩辉也表达了他个人的见解。他指出,过去几年,中国政府进一步开放市场,让国有企业加入到全球经济竞争,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温浩辉表示,通过中国政府的这个决策,外资企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中国国有企业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