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投行巨头称年内中国改革汇率政策可能性下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8日 02:35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李涛发自北京 在央行上周四(24日)发布“(去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后的两天周末时间里,各投行纷纷发布了关于中国未来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的预期。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行认为,中国今年改革汇率政策的可能性已下降。
央行在第四季度报告中对2005年汇率政策趋势着墨甚多,提及的具体措施也较以往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多,并表示将“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摩根士丹利在周末发表的报告称,人民币不升值的机会增加;信贷评级机构惠誉国际亦认为,中国及日本基于短期宏观经济形势考虑,不会改变其汇率政策。 高盛报告则称,今年中国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机会已下降,因基于经济“软着陆”考虑,及国际间挥之不去的升值预期,中国极可能将人民币问题押后考虑,目前并非作出升值决定的最佳时机。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针对央行“(去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目前央行尚无汇率改革的具体时间表,他表示:“改革的最佳时机是在外汇市场比较平静、远期和即期市场汇率差别不大、显示汇率可升可贬之时。” 利率政策方面,哈继铭认为,人民币基准利率仍有上调必要,预料央行今年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包括贯彻落实已经出台的利率市场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提高存贷款利率定价能力,特别是其风险定价能力,实现贷款利率合理上浮。 恒生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经济报告也称,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上游物价上涨压力仍大,预期年内或再加息50个基点。但报告认为,目前中国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为5.58%,全年通胀率估计只有3.8%,这将令央行下次加息时态度审慎,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但哈继铭指出,从央行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可以看出,中国货币政策的趋态仍偏向紧缩,因为压抑多时的投资压力仍有反弹机会,同时物价上涨压力未根本缓解。 哈继铭认为央行虽然已开放贷款利率上限,但央行资料显示,商业银行去年第四季度发放的贷款中,仍有近50%采取与基准利率持平或较低的水准,因此央行仍有必要提高基准利率,以此引导市场利率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