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科学发展观下的中国教育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 17:36 中国网

  一 2003年教育发展的基本统计

  据教育部颁发的《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如下。

  1.义务教育

  到2003年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总数达到2659个,全国实现“两基”的地区人口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达到91.8%。

  由于学校布局调整和学龄人口的逐渐减少,小学校数、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继续减少。2003年全国共有小学42.58万所,比上年减少3.11万所;在校生11689.74万人,比上年减少466.9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7.9%,比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

  随着“普九”目标的实现和学龄人口的逐渐减少,初中招生数略有减少,但在校生数和毕业生数有所增加。全国共有初中学校6.47万所(其中职业初中1019所),比上年减少0.1万所;招生2220.13万人,比上年减少61.69万人;在校生6690.83万人,比上年增加3.4万人。初中阶段毛入学率92.7%,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初中阶段辍学率为2.84%,其中女生2.4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59.6%,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2.高中阶段教育

  全国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成人高中、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3.18万所,比上年减少0.1万所;招生1267.88万人,比上年增加87.15万人;在校学生3243.40万人,比上年增加335.26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43.8%。

  全国普通高中1.58万所,比上年增加0.04万所;招生752.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43万人,增长11.15%;在校生1964.83万人,比上年增加281.02万人,增长16.69%;毕业生458.12万人,比上年增加74.36万人,增长19.38%。

  3.高等教育

  2003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110所,比上年增加107所。普通高等学校1552所,比上年增加156所,其中中央各部委所属学校111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20个,其中高等学校407个,科研机构313个。

  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继续快速增加。2003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1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普通高等教育共招生382.17万人,比上年增加61.67万人,增长19.24%;在校生1108.56万人,比上年增加205.2万人,增长22.72%;毕业生187.75万人,比上年增加54.02万人,增长40.39%。

  全国招收研究生26.89万人,比上年增加6.63万人;其中博士生4.87万人,硕士生22.02万人。在学研究生65.13万人,比上年增加15.03万人;其中博士生13.67万人,硕士生51.46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规模有较大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高职(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由上年的6471人提高到7143人;对研究生、留学生、进修生和夜大生、函授生、成人脱产班等各类学生,按国家规定折合为本、高职(专科)学生计算,师生比为1∶17.0。

  据来自教育部的统计,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总计723万名,较上年净增110万名,增幅为17.9%。有三个特点:一是报名人数的增量为历年之最,增加的主要部分是应届毕业生,占增量的82.7%;二是女生报名人数进一步上升,今年为322万名,占报名总数的44.5%;三是农村考生人数首次超过城镇考生人数,今年农村考生为398万名,占报名总数的55%。

  4.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2003年,全国共有民办普通高等学校173所,在校生81万人;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104所,各类注册学生100.40万人。民办普通高中2679所,在校生141.37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382所,在校生79.38万人。民办普通初中3651所,在校生256.57万人;民办职业初中53所,在校生2.28万人。民办普通小学5676所,在校生274.93万人。民办幼儿园5.55万所,在校生480.23万人。

  二 2004年教育的新举措

  1.新一轮《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启动

  2004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了本届政府任期内我国教育工作的方向、任务和目标。具体内容包括两大战略重点、六项重大工程和六个重要举措。两大战略重点一为农村教育,一为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

  六项重大工程分别是: “新世纪素质教育工程”、“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促进毕业生就业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高素质教师和管理队伍建设工程”。

  六个重要举措分别是“加强制度创新和依法治教” 、“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改革和完善教育投入体制”、“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

  国务院同时通过的《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提出,力争到2007年年底,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国家将投入数以百亿元的资金,让广大西部地区农村的孩子更好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西部“两基攻坚”、中部“巩固提高”、东部“双高普九”的目标;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健全贫困学生助学制度;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

  2.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颁布。提出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等教育原则,用喜闻乐见的形式、疏导和参与的方法,增强工作的实效;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正确的理想信念、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此后,中 宣部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指出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进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图谋”,应将培育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认同,凝聚民族力量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要求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每年9月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在社会教育的层面,要求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对中小学生实行免票或半票,实施了打击黑网吧、净化学校环境等专项整治活动。

  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这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要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意见》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

  3.高校助学贷款新政策和“学术宪章”

  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共同制定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于下半年开始实施。从1999年开始实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截止2004年3月,共有188.6万学生申请,实际发放贷款人数为85.5万人;申请贷款总额为140.4 亿元,实际发放金额为69.5亿元,实际获得人数和金额均没有超过申请的半数。《国家助学贷款亮起“黄灯”》,《文汇报》2004年5月25日。2003年进入首批还贷高峰,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还款违约率较高,接近20%,严重动摇了银行的信心,出现部分银行停贷的现象。新助学贷款政策在操作规程、风险防范等方面做出调整,还贷年限由原先的4年延长为6年,借款学生在校期间全额贴息,毕业后承担相应利息。为降低银行风险,采取了政府、银行、高校三家共担风险的机制,由财政和高校对等出资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按银行的中标补偿率向银行发放补偿金。

  8月,教育部印发了被称为中国第一部人文社科类的“学术宪章”——《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范(试行)》,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多数学者认同制定这一规范,认为对整顿高校学风有重要意义。但也认为不可夸大其作用,《规范》所规定的只是最低标准,如不可抄袭、不可剽窃,如何引用、如何加注、如何署名,主要强调学者的自律,虽然在总则里提到“保障学术自由”,但没有涉及不合理的管理和体制对学术腐败的催化作用,如“计划学术”、过度的量化管理、行政权力干预学术等。教育部正在着手制订《规范实施细则》,要求各高校结合实际制订本校的学术规范细则,对学术失范行为的惩处也主要由学校负责。

  4.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9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思路。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应与普通高中保持大体相当的比例,高等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应占一半以上;中职院校不再升格为高职,专科层次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高等职业教育学制逐渐以二年制为主,中职基本学制以三年为主;高职专业实训时间不应少于半年,中职应为半年至一年。要求职业教育实现三个转变:在办学思想上,以就业为指导,把职业教育办成就业教育;在办学模式上,按订单培养的要求转变学校运行机制,找准市场需求,做好学生的就业服务;在办学机制上,采取灵活学制和学习形式,中职可以通过“1+2”或“2+1”等模式;高职可积极推行学分制和模块式教学,鼓励学校与企业、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鼓励校企合办、半工半读、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办学形式。

  目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为44%,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仅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39%,每年有约700多万初中毕业生没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高级技工、技师占技术工人的比例仅为3.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40%。此外,还有2250万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数以亿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亟须进行培训,显示职业教育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青年报》,2004年6月18日。

  5.实行“一费制”和改善农民工子弟教育

  经过历时三年的试行后,从2004年秋季起,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推行“一费制”的办法,标准由各省市区人民政府确定。其宗旨在于减轻群众负担,控制乱收费。“一费制”的内容包括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教育部要求实行“一费制”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酌情减免费用,对农民工子女收费标准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随着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弟教育问题的关注,确定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立学校解决为主”的原则,各地打工子弟的教育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北京市的流动人口子女中,约有70%已在公立学校就读。目前北京市仍有250多所流动儿童学校,有6万名流动儿童在其中上学。2004年,有10所打工者子弟学校被批准获得合法的办学资格。

  与此同时,进城务工人员放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引起关注。据统计,全国约有1000万名左右15岁以下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四川省便发生一名初一女生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生下孩子的事件。据福建省农调队的调查,由于“留守儿童”主要交由文化水平较低的祖辈或亲友代养,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造成他们在学习、性格养成上的问题。1/3的儿童学习成绩不好,56%的儿童在性格上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来自福建省一些地方派出所的数据显示,因打架斗殴、小偷小摸等不良行为送到派出所的孩子中,有60%是“留守儿童”。

  三 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

  1.校园安全事件令人关注

  2004年8月4日上午,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幼儿园发生惊人惨案。患精神分裂偏执型的幼儿园门卫徐和平砍伤15名孩子和3名教师,1名儿童因伤势过重死亡。时隔不久,北京再次发生此类惨案。10月20日,北京东城区北新胡同北新幼儿园1名教师及 1名5岁儿童惨遭杀害。嫌疑人付贺功被抓获。

  事实上,各地也发生多起儿童伤害案件。据统计,在2004年的前9个月里,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系统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41起,其中死亡38人,伤4人,患传染性疾病89人。在死亡的学生中,溺水和交通事故死亡居死亡率之首。人民网银川11月9日电,记者杜峻晓报道。2004年1~9月份,河北省高校及周边发生刑事案件235起,同比上升34%,其中暴力伤害案件大幅度攀升,共发生暴力伤害案件16起,造成5人死亡,17人受伤。一些歹徒把罪恶之手伸向毫无自我保护能力的幼儿。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问题严重反弹。河北日报网 2004年10月11日。

  连续发生的此类事故和案件,暴露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2004年10月25日,公安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清理不合格办学机构和从业人员、查处大案要案等被列为工作重点。

  2.马加爵事件突显青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广西籍贫困学生马加爵为琐事与同学积怨,产生报复杀人的恶念,经周密策划和准备,先后将4名同学残忍地杀害。马加爵于3月15日晚被抓捕,6月17日以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此后又有类似惨剧发生。5月16日上午,江西医学院四年级学生薛荣华用水果刀刺向7个不相识的人,致使2人死亡,5人受伤。11月2日凌晨4时许,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北新街东段商洛技工学校男生公寓发生杀人抢劫案件,犯罪嫌疑人许琳将同宿舍两名同学杀死。据许琳交待,他因为遭到同学郭某的“欺负”,郭某让他去打水,他不去,郭骂了他一顿,他便动了买刀报复的想法。

  舆论对马加爵之类犯罪原因的认识,集中在贫穷和心理健康上。但马加爵自己的陈述,认为“成长中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对我造成伤害”,认为“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是失败的”,“我对自己都不重视,所以对他人的生命也不重视”。《中国青年报》2004年6月18日。也有媒体评论,学校教育、心理救治不健全仍是表象,根本原因还在于横亘在“城里人”与“乡下人”之间日渐扩大的鸿沟。的确,青年学生的问题不完全是心理健康可以概括的。

  2004年4月13~25日,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浙江绍兴市的柯桥中学、轻纺城高级中学、鲁迅中学的3名高一学生,以及绍兴外国语职业学院的一名女生相继跳楼身亡,年龄皆在十六七岁之间。据事后绍兴市教育局组织的调查,孩子普遍存在对家长和老师不信任的情况,家长和老师也无从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

  绍兴中学生连续自杀事件发生后,教育局下发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规定取消高中的高考升学指标考核、取消高考奖励政策、禁止利用节假日补课、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等。有关学校对作息时间进行了调整,柯桥中学将原来每两周休息一天改为每周休息一天。鲁迅中学今年五一休全假,有学生说“这是用同学的生命换来的。”《浙江绍兴中学生连环跳楼案幕后》,《教师之友》2004年第6期。

  3.教育审计显示挪用教育经费、乱收费问题突出

  据国家审计署公布的《200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教育部门挪用教育经费、乱收费等问题突出。

  (1)对南京、杭州、珠海、廊坊4个城市的“大学城”开发建设情况的审计调查,发现违规审批和非法圈占土地问题突出。如2001~2002年,东方大学城开发有限公司以建设大学城配套设施等名义,与廊坊市和北京市通州区的5个村委会非法签订协议,大量租用农民集体土地,并将其中的6007亩(含耕地5728亩)用于建设5个标准高尔夫球场。二是“大学城”建设贷款规模过大,存在偿贷风险。如南京市仙林、江宁和浦口新校区的12所高校建设项目,目前银行贷款为27.28亿元,占实际到位资金的71%。这些学校还本付息主要靠学杂费收入,按目前收费情况测算,今后每年还本付息额将超过学杂费收入的40%,个别甚至达到80%。

  (2)审计调查17个省(区、市)50个县的基础教育经费,突出问题是基础教育负债严重,增长过快,已成为县乡政府和学校的沉重负担;中小学乱收费问题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少数地方挪用挥霍教育经费问题比较严重。

  50个县2001年底基础教育负债为23.84亿元,2002年底上升为31亿元,增长30%;到2003年6月底,仅半年时间又增长了25.7%,达38.98亿元。负债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同期教育经费投入增长速度,负债总额相当于这些地方一年财政收入的80%,最高的四川省小金县负债达到地方财政收入的6倍多。同时教育负债面也很广,有些县80%以上的中小学都有负债,宁夏中宁县中小学负债面达96%。主要原因是县级财政普遍困难,对基础教育投入不足;一些地方和学校过分追求超前发展和不适当的达标升级,目前的负债中有72.5%是因新建校舍和“普九”达标形成的。据对28个县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3年6月底,拖欠施工队垫款达12.1亿元,约占负债额的50%。一些学校经常被债主强行封门逼债、官司缠身,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50个县基础教育收费规模仍呈增长趋势。2002年收费总额23.2亿元,比上年增长7.8%,每个学生平均负担469元,增长4.68%。乱收费问题仍然存在,50个县中有45个县存在此问题。2001年以来共违规收费4.13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违规出台政策收费2.46亿元,中小学自行违规收费1.67亿元。江苏省溧水县10所中小学违规收费达3049万元,占同期全部收费的39%。

  (3)一些县的教育及财政部门“吃”教育问题十分严重。如2002年以来,广东省化州市教育局及各镇教办挪用学杂费等2 561万元,主要用于建办公楼和办公、招待费开支;市财政局挪用400万元平衡预算。1999年以来,该市教育局还将中小学生订阅图书资料回扣款等1 356万元,用于私分和吃喝,其中私分1 103万元,招待费等支出253万元。吴川市地处粤西地区,财政十分困难,但却在一年半时间里“吃”、“分”教育经费600多万元,其中市教育局吃喝209万元,人均近3万元,是同期在职教师人均工资的近1.5倍;17个镇教办吃喝和发放补贴402万元,人均2.9万元。

  4.教育产业化之争

  2004年年初,教育部长周济在新闻发布会上严词反对“教育产业化”,称“如果政府提倡教育产业化,会对教育的社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我们旗帜鲜明地对这种提法予以反对”,“政府在发展教育事业上,始终负有主要责任。教育是一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绝不能产业化”。《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7日。教育部负责人反对“教育产业化”的消息引起网上一片叫好声,并掀起对“教育产业化”的强烈声讨,“教育产业化”再次成为媒体的热点。

  但公众对“教育产业化”的所指并不相同,并非辨析教育的产业属性,以及发展高校科技产业等问题,而主要是对近年来教育高收费、乱收费,以及各种教育腐败现象的指斥。教育资源短缺形成的巨大市场与陈旧落后的体制相接,致使教育行为扭曲,教育腐败丛生,出现了种种“寻租”活动。如“民办公助”、“国有民办”的“转制学校”,实行“一校两制”的 “二级学院”等等,利用国有资源和名校品牌大赚其钱。招生黑幕、“注水文凭”等逐渐制度化的权学交易和钱学交易、人为制造的“择校热”和巨额的“择校费”,以及严重的教育乱收费等等,导致学校的功能、面貌变异,教育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严重下降。据监察部的消息,2003年,各级监察机关和纠风办共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8539件,涉及金额30.19亿元,清退教育违规收费6.3亿元。2004年3月31日, 新华网。海南省纪检监察部门查处海南省委党校乱办学倒卖文凭牟取私利,违规发出数千张文凭,初步查出的被私分的乱办学费用近500万元。2004年6月16日《中国青年报》。2004年1月,中纪委发布的调查报告中,教育被列为“五大腐败重地”。中纪委调查显示,群众心目中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比较严重的5大领域依次是建设工程,公安、检察院、法院,医疗,教育和组织人事。

  背后的事实是我国教育的一个基本特点——公办学校从非政府渠道强势地汲取资源,形成所谓“小的非公共部门,大的非公共投入”模式。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中只有56.83%来自政府预算内拨款。小学教育的该比例为74.51%,初中为68.28%,高中仅38.63%,而高等学校为44.68%。

  5.争议农村基础教育改革

  在农村基础教育陷入困境的大背景下,一些农村改革基础教育的举措成为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引起广泛的争议,如湖北省监利县的改革、江苏省宿迁市的教育体制改革、浙江省长兴县的“教育券”制度、河北省涿鹿县的“红顶学校”等等。

  湖北监利县从2003年开始的教改,将700所中小学校“推向市场”,对闲置的教育资产,可以采取转让、租赁等形式变现后继续投入教育,学校投资者每年可取得投资总额10%以内的回报;县财政拨款直接对学生人数,学生可自主择校;教师将打破身份终身制,待遇岗位化;学校组成民主管理委员会,由出资方、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家长代表组成,等等。县领导人说,“改革不是卖学校”,基础教育面临的诸多困难,投入不足是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是教育体制僵化。因此,必须从教育体制和制度创新中寻找出路,摆脱农村教育的困境。

  江苏宿迁市的教育体制改革,也被称为“卖学校”,总体思路是“一保三放开”,即保义务教育,放开学前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优化公办、发展民办、引进外办”,将公办幼儿园全部改制,在义务教育增量部分放开,给予民办学校多方扶持。近三年来吸收了约10亿元教育资金,形成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竞争,促进了教育较快的发展。

  浙江省长兴县的“教育券”进入第三年,共发放教育券12600张,累计金额347万元,约占财政性教育经费1%左右。长兴县发放的教育券是有特定指向的,包括民办学校义务教育的教育券、职业高中教育券、义务教育阶段扶贫辍学的教育券,以及扶持薄弱高中和民办高中的教育券。教育主管部门认为此举通过改变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方式,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形成学校的竞争机制,起到促进公平、均衡的作用,并有效地促进了民办教育、职业高中的发展。

  河北张家口市的涿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财政困难,教师严重流失,希望通过发展民办教育突破贫困地区的教育“瓶颈”。但建立民办学校时,由于投资者缺乏信心,教育局的4名副局长、教育局干部、学校校长等100余人入股,约占股东的3/4,被称为“红顶学校”,引起轩然大波。现领导干部均已退出股份。

  专家学者认为农村教育供求矛盾已经到了“无法维持生存需要的程度”,同时,教育体制、教育供给过于单一,实现教育投资多元化的思路基本是扩大民办教育、公办学校改制和教育股份化。上述改革值得理解、同情,应当允许探索和完善,不宜一味肯定或否定,但必须坚持一些基本准则,如无论怎么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能减少,卖掉学校的钱应继续投入教育,不能用于其他事业。

  6.高考和招生舞弊事件

  据媒体公开披露的消息,2004年发生的高考舞弊事件主要为河南濮阳县三中考点教师用手机发送考题答案,作案老师收取的涉案金额达20余万;河南省镇平县以每人1000元的价格,在高考时利用手机短信息等手段传送答案;广西、上海的历史科高考发生大面积泄题;西安市申请体优生加分的学生中,查出52个“假证”;全国英语四级考试泄题、衡阳市中考泄密、兰州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泄题、河北省自学考试泄题、北京市全国高校自学考试被疑泄题、沈阳高自考舞弊等等。

  但在全国造成巨大反响主要是三起招生案件。一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披露的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招生不正常事件;二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揭露北航南宁招生“丑闻”;三是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招生不公正事件。

  这些事件显示舆论关注的重心,已从常规的考试舞弊转移到招生不公上来,尤其关注招生的程序和制度安排的公正,对高考舞弊的思考深入到了问题的核心。影响招生公正的主要因素,正是制度性因素。舆论呼吁将国家考试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通过制度创新改革考试监督、问责制度,调整已经变质失效的“机动名额”、“定向招生”、“保送生”、“特长生”等政策,加快高校民主化的制度变革。

  7.民办教育状况令人担忧

  虽然我国民办教育近十年来有长足的发展,但总体而言规模相当小、水平较低且很不稳定。2003年共有1200余所民办高校,能够颁发学历文凭的173所,在校生81万人,约占在校生的6.8%;多数为专科和高职教育,能颁发本科文凭的仅9所。2003年以来,民办教育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由于2003年教育部推行公办高等学校举办民办机制的“独立学院”政策,全国已有300余所“独立学院”,使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受到极大的挤压。今年7月,教育部突然宣布取消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从明年起民办高校停止招收学历文凭考试学生。由于高教学历文凭考试学生是民办高等学校的主要生源,这一政策意味着民办高校走到了关乎命运的“拐点”。

  在基础教育领域,情况更为严峻。由于公办重点学校大量举办“公办民营”的“转制学校”,凭借公办学校的品牌优势招生,使普通的民办学校难以竞争,陷入生源不足的严重困境。在年初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投资举办北京21世纪学校的锡华集团董事长张杰庭说,如不采取措施扶持民办教育,“北京的民办学校在3~5年内将会死掉一半。”《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7日。2004年9月,我国第一个民办教育集团——南洋教育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任靖玺黯然退出经营十多年的民办教育。

  四 讨论与反思

  以科学发展观认识教育,不难看到当下的教育在一些基本方面有违以人为本、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正是这种价值失衡,导致这样强烈的反差:一方面教育的规模和培养能力迅速发展,教育机会大量增加;一方面教育品质和形象的低下达到了近20年来的最低点,甚至怨声载道。今年以来,社会舆论对我国教育的一些发展思路、政策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反思,发出了许多强烈的声音。但真正应当进行反思的教育主管部门,尚没有做出有价值的回应。

  由于长期实行的经济至上发展观的惯性,国家对教育有两个根本态度需要改变和端正。一是国家必须承担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国家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短缺是造成农村基础教育危机和许多教育乱相的根本原因。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20年之后,国家对教育投入的态度仍然没有根本改善,热衷于经济生产而非教育,对教育的投资则热衷于硬件建设而非“以人为本”。这种急功近利和短视,正在使全社会付出极高的代价。另一个根本态度是对待民办教育的态度。既然是“穷国办大教育”,既然国家的教育经费有限,理应积极地扩大民办教育,“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而当前的现实,国家垄断教育资源、包办高等教育的状况并没有真正改变。在宏观没有放开的情况下,鼓励公办学校微观搞活,以及鼓励公办学校举办民办学校,从而形成与民办学校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既抑制了民办教育的发展,又很容易导致公办学校的教育腐败,与《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精神是相悖的。

  类似地,高等教育轰轰烈烈的“大跃进”,也有许多陷阱和误区。一些重点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以改校名、建豪华大楼、不断扩大学校规模为能事,以大楼为本而非以人为本;各地大建大学城,耗费大量教育资源;与此同时,高等学校却面临优秀人才的短缺和大量贫困大学生。

  以1904年清朝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癸卯学制”和1905年废除科举为起点,中国现代教育正好走过100年。中国业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教育体系,然而,由于教育制度改革的严重滞后,教育品质异化、教育腐败丛生,官本位、行政化倾向严重,明显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国的政治文明、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都有赖于先进的、真正能够兴国的教育。中国需要新的教育理想,改革需要清晰的目标模式。更新和改革教育体制,是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须优先解决的重大问题。(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