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数百亿港资欲入丽江 二次创业触发古城保护之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 02:55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靳冬 发自丽江

  今年5月,香港商会将组织几十位投资商携几百亿甚至上千亿资金,到云南著名旅游城市丽江考察投资环境。

  香港商会成员、云南金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纪明告诉记者,香港商会是在
2月15日上午的会议上作出上述决定的。

  2003年3月,丽江市政府重新制定了《丽江市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实现第二次创业目标的若干优惠政策》,明确规定对农业及生物资源产业开发、工业及公益项目实行零利润、低成本供地等措施,并组建市级土地收购储备中心,要求“把土地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大胆招商引资”。

  面对一波又一波巨大的商业投资冲击,丽江是否会重演当初海南岛的命运?

  旧城改造

  由香港商人曾纪明与林羚合伙投资的丽江金凯广场预计总投资2.6亿元人民币,是一个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商业地产项目。据了解,该项目自2002年投资以来,涉及了旧城改造以及国企改革等政府行为。

  事实上在丽江,类似金凯广场的众多房地产投资均是在市政府“二次创业”之下展开,借助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而兴起。

  根据规划,丽江市将以大研古城为中心,大面积拆除原先凌乱无序的旧城,在外围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城市商圈,一定程度上恢复大研古城周边的青山绿水,并在文笔海附近打造一个全新的城邦玉龙县。

  一方面是破旧,一方面是建新,依托旧城改造,大批房地产项目涌进丽江。

  2003年7月初,名叫“玉河走廊”的商业地产项目紧贴大研古城动工。玉河走廊连接世界文化遗产大研古城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黑龙潭公园,全长800米,占据古城水系上游的主干河道。协议投资超过20亿元的“国大花马街”位于古城北郊,由温州一家企业集团投资,由一条具有古城特色的步行购物旅游街和一个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四星级客栈构成。

  距离古城4公里、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地范围内的束河村,新兴的开发项目束河古城一期工程已经结束并对外界开放。该项目由昆明某集团投资4亿元,对村内道路、消防、公厕、排污、电网等设施进行改造,恢复古镇历史景点景观,沿护城河开发观光农业,并将在村庄前面的道路边建设产权酒店及度假别墅。

  为了降低古城人口密度,一个名为“祥和丽城”的新城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面积近5000亩,计划总投资高达60亿元。祥和丽城除了一部分用来安置从古城中搬迁的企业与居民外,一部分开发用地将用来招商引资。另外,在玉龙县,为解决干部职工和拆迁居民住房困难,占地800多亩、建筑面积近63万平方米的大型住宅小区“丽江人家”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当中。

  城市要发展

  据统计,2002年,丽江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7亿元,同比增长2.47%。2003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3亿元,比2002年增长10.3亿元,同比增长4.8倍。2004年1至9月,丽江共引进合作项目47个,累计项目协议资金达21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1亿元(为全市1至9月固定资金投资额的48.55%)。引进项目的范围涉及工业、水电、生物资源开发、城镇建设、旅游业等多个领域,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16个,占总项目数的34%。

  “在景点以外的新城区,房地产的开发力度确实比较大。”丽江市城市规划部门负责人张国宏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不过在景点内,建设的方向只是一些小型的服务性项目。”

  这位在丽江本土生长的官员对于丽江经济发展显得颇为关心。“城市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载体,不但不能停止建设,而是要以更加快度的步伐建设。丽江的经济不能落后于其他地区,不能与云南省甚至全国的经济发展脱节。”

  “丽江的地产已经存在泡沫,”曾纪明并不掩饰自己的担忧,“不过商业和服务业却是非常落后。”

  丽江的项目多数采取整片划给开发商,即所谓“经营城市”的做法,发展商必须从基础设施做起。政府期待发展商能够根据规划,独自经营项目。

  不过,在丽江的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商业地产市场,发展商却大都抱着卖房而非经营的目的。因此,虽然丽江的旅游业已经发展了接近8个年头,商业却仍旧比较落后。

  据了解,玉河走廊、国大花马街等商住项目均售价不菲,动辄2万~3万元/平方米,一套房子价格往往不会低于400万元,而这些项目的买家也大多来自外地。去年温州人的一次花马街之行,便创下两日销售5000万元的销售业绩。不过记者了解到,并非所有的项目都有国大花马街一般幸运,在丽江七星街的一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便出现大面积滞销现象。

  事实上,丽江的房地产热潮早已经引起当地金融机构关注。中国人民银行丽江中心支行一高层官员向记者透露,2003年开始,该行便开始关注丽江的房地产投资状况,并在2004年大幅压缩房地产贷款。据他预计,今年银行对于房地产的态度仍旧采取银根收紧态度,不会有所放松。

  “作为国际性旅游城市,丽江缺乏的东西还很多,就连国际知名酒店都没有一家进驻。这些空白都为我们商家提供了不少投资机会。”曾纪明说。

  据悉,一个名为“香港——丽江商品交易会”的策划案已经由一香港商人呈至丽江市政府官员案头。而香港商会几十人考察团拟定今年5月的丽江之行将更加引人瞩目。

  “虽然会有多少资金将在丽江落地尚是一个未知数,不过今年将是丽江发展的新机遇。”曾纪明说。

  丽江准备好了吗?

  “丽江目前的发展重点在于水电、生物科技以及少量的旅游酒店和服务业。但是,一下子引入上百上千亿元资金是不可能的。”中国人民银行丽江中心支行的一位官员对香港商会的行为表示了质疑。他认为,丽江目前的承载能力不太可能接受大规模投资。

  据丽江市旅游局公布的资料显示,2004年,云南丽江全年累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60.1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76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19.5%和32.1%。同时,丽江市城市规划部门负责人张国宏向记者透露,为了古城区的保护,减少人口增长对于环境的压力,地方政府会从人口总量上进行控制,古城区和新城区人口总量会在30万左右。

  早在2002年,丽江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今后5年的奋斗目标,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以10%的速度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分别以20%和30%的速度增长。

  “在政府的控制下,大幅投资,特别是房地产的投资增长不会发生,今后的开发甚至不会再超过前两年的规模,”张国宏说,“不过,城市基础设施、生物产业、酒店服务业的投资是受到政府欢迎的。”

  但大量的投资无疑会对丽江现有的资源和环境构成威胁。据丽江市环境监测站披露,因为排污管道不完善,古城内的玉河水质已经从原来可以饮用的一、二类水降低为三类和四类水,其中主要是生活污染造成的氨氮和大肠杆菌指标超标。由于玉龙雪山游客增加与大索道的建设,致使雪线正在后退。

  因此有学者对丽江目前的开发提出质疑,同济大学学者魏枢便是其中之一。他认为,政府招商引资的门槛太低,这种将各种资源交给商人开发和管理的方式无异于送羊入虎口。

  他还指出,古城外围的新城区开发必然会压缩古城,导致保护工作难以展开。

  对此,张国宏有自己的看法:丽江古城不是一个死的古董,它还有生命,仍然在生存。“不能把它当作一个不能触及的死城而尘封。北京的故宫就是一个封存的古董,而俄罗斯的克里姆林宫则照旧在办公。为什么不能在保护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来加强保护呢?”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港资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