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人民币该不该升值? > 正文
 

史蒂芬·罗奇:日元比人民币更有理由升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8日 02:30 第一财经日报

  在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四年中,日元已跌去18%,同时去年日本经常项目盈余乃中国4倍

  本报记者蔡臻欣发自上海

  全球著名投行摩根士丹利的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在日前撰写的《中国的选择》(China’sChioce)中指出:“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现在整个世界都确信亚洲货币调整的
密钥掌握在中国的手中。但据我了解,广义的人民币汇率指数目前仍相当于2000年早些时候,而日元却比五年前下跌了18%左右。同时,日本在2004年的经常项目盈余以美元计算的话,是中国的4倍。这告诉我们,日本在汇率方面比中国采取行动的空间应当更大。”

  罗奇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现在已成为左右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盯住美元与否,在何时及何种情况下变动汇率,这些是只有中国自己才能决定的事。当然,基于中国在国际经济中日益重要的地位,中国的每一个选择都会不可避免地带来全球的连锁反应,尤其是对于全球金融市场、贸易自由化的政策以及目前失衡的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因此,前美国财政部长约翰.康纳利在上世纪70年代的名言或许可以改写成这样:“人民币是中国的货币,却是我们的问题。”约翰.康纳利的原话为“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

  罗奇表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G7会议上明确表示,“现在还不是(谈论汇率变动)的时候。”这无疑为那些认为中国面临汇率变动的推测画上一个句号,甚至对他本人此前提出的中国正在积极准备调整已长达十年之久的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政策的观点也构成挑战。事实上,周小川强调了“需要几年来准备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

  罗奇强调指出:“中国对汇率问题看得十分严重,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稳定将压倒一切,包括所有国内的相关争论。对于一个正在进行意义非凡的转变的经济体而言,货币的盯住政策无疑为中国提供了一个金融之锚,这正是那些脆弱的金融体系所匮乏的。中国在汇率问题上的抉择不断提醒我们,一旦事关‘稳定’,它将不会作任何冒险和妥协。”

  罗奇同时表示,当前全球局势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模式使其日益通过贸易、资本以及信息流动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在货币方面的抉择有着深刻的涵义。它与所谓的“美元调整”一样是全球再平衡的一个要件。在过去的三年中,加上贸易权重后的美元在真实项下下跌了16%有余,同期欧元则上升了25%。相比之下,亚洲经济区内的货币普遍没有变动,比如日元在三年里基本没有变动,盯住美元的人民币则更甚之。

  罗奇进一步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假如美元随着美国经常项目赤字鸿沟的进一步扩大而继续下跌,局势又将如何变化?欧洲显然已不再具备在世界的价格体系中充当关键角色的能力了。接下来一个非常有趣的数学题就是:除非亚洲货币调整,否则美元将不会继续贬值。而如果美元不继续贬值,那么世界将延续当前不平衡的发展模式——被美国国内的过度消费和其他各国外部导向的增长所牵引。“这将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经济之旅。”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人民币汇率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