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关注春节黄金周 > 正文
 

盘点春节经济龙虎榜:铁老大获利最丰稳居榜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6日 09:30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2月15日专电

  新华社记者 徐寿松

  纵使天随人愿、人人都能“年年有余”,在春节这个滋长集中消费的时段,占据高端赢利区间的仍然只会是少数的节日参与者。“铁老大”?礼品商?餐饮娱乐业老板?抑或贪
官?谁是“春节经济”的大赢家?根据有关专业机构的调查和市场反映,人们也许可以排出以下六大获利者。

  偷着乐的交通运输业

  以“铁老大”为首的交通运输业算是“春节经济”龙虎榜的魁首。不必说2005年春运全国铁路将发送旅客1.45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将高达363万人次,如此巨量运输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单是20多天的春运价格浮动就会带来数十亿元的一大笔“浮财”。每到春运结束,交通部门总要津津乐道他们运送了多少旅客,却从不公布其营收,所以外间很难知道其具体赚头。但常识告诉人们,若以每人次为铁路留下150元的“买路钱”计算,那就是个天文数字。

  尽管铁道部表示,春运票价上浮是运用市场机制调节铁路运力,不是“捞一票”,但其运用价格杠杆调节客流的“初衷”与春运旅客年增长3%到5%的现实相去甚远。有统计说,去年春运高峰期,每天“跑”到票贩子手里的火车票就不少于100万张,按一张火车票加价一至二百元不等计算,票贩子们一天就从倒卖火车票中获利一两个亿,由此也可窥铁路春运经济体量之一斑。

  而为“铁老大”浮价和“黄牛党”埋单的则多是进城务工者。春运对象中50%以上是农民工,票价上浮车次的乘客绝大多数也是民工。“铁老大”的获利在相当程度上是建立在增加社会变迁中的农民工的“迁徙成本”之上的。公路、民航、水运也都在提价。春节确是交通运输业增加营收的“佳节”。

  “指间生钱”的电讯业

  以手机载体为代表的电讯业是“春节经济”的创收新秀。中国移等通讯运营商纷纷将语音短信业务作为拓展节日业务的主打项目,原因是短信等新兴业务暗藏“金矿”。上海三家电信运营商除夕一天的短信发送量就超过2.7亿条。

  中国社会调查所的调查显示,眼下,手机短信拜年和电话拜年已成为公众春节拜年的最主要方式,61%的被访者选择用手机短信拜年,22%的被访者选择网络邮件或网络视频拜年。2005年春节国人总共发了多少条手机短信,打了多少个问候电话,虽然尚无具体统计,但眼下中国手机用户已突破3亿。上海移动的一位市场人士说,参照2004年的数据可以推测,2005年春节期间的手机短信量很可能超过100亿条,短信市场的总营业额在10亿元左右,这还不包括价格不菲的语音短信和传统的电话业务。

  “迎送烧钱”的礼品业

   以烟酒、保健品为代表的礼品行业正在接管“春节经济”的钱袋。一项对京、沪、穗三地的节日消费联合调查显示,50.4%的被访者表示,春节期间将购买各种礼物及礼品,其中11.1%的受访者选择贵重礼品。北京和上海的被访者提到购买各种礼物、礼品的比例更是分别高达63%和71%。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更为细化的同类调查也表明,在多项选择中,54%的被访者表示会选择保健品,43%的人选择各种礼盒,39%的人会选择酒。对于能够捉住此中商机的厂商来说,这将是一只沉甸甸的“春节经济”钱袋——以每个城市家庭平均支出100元,农村家庭支出50元保守估计,其总额不会低于百亿元。

  “口中挖钱”的餐饮业

  以年夜饭为代表的餐饮业是“春节经济”传统的挣钱大户。今年春节,上海的餐饮界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年午饭”,就是在年三十的中午吃团圆饭。究其原因是在饭店、酒楼吃年夜饭的人家太多,供不应求,商家便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年午饭”,充分挖掘春节餐饮市场。

  市场反馈的信息是,今年的年夜饭生意比往年还要火,离除夕尚有一周时,上海知名饭店的席位就已被预订一空,包间更是一席难求。一些人家订不上年夜饭,只好“因时就势”吃起了“年午饭”。据了解,今年沪、苏、浙等市场年夜饭的价位普遍比往年要高,千元一桌已是寻常标准,至于2005元一桌的“吉祥宴”、20058一套的“至尊豪华团圆宴”也不鲜见。

  “行走送钱”的旅游

  旅游业从“春节经济”蛋糕中分得的切块越来越大。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春节消费大多局限于衣、食。时移事异,如今物质丰富了,人们的收入水平稳步增长,过年的消费方式随之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利用春节长假旅游、放松。京、沪、穗三地的相关调查显示,53.8%的被访者认为自己在“旅游活动方面的投入”呈上升趋势,近30%的人打算在春节期间出游。在打算出游的人中,4成人的旅游目的地是国内较远的外省市,逾3成人选择在所住城市的周边省市旅游,还有1成多的人打算去港、澳、台地区和国外旅游。个中的市场“钱景”可窥一斑。

  “坐地收钱”的寻租者

  某些权力资源的掌控者借节日敛财,成为春节的一大获利者。

  今年春节前,数则“防腐”新闻夺人耳目:先是四川达州市发出“廉政通知”,规定各地各部门不准收受相关单位和个人的钱物,不准利用领导干部的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收受钱物,党政机关一律不准搞相互走访等拜年活动。如有违反,一经发现,“一律先停职后查处。” 江苏南京市玄武区也发出类似通知,要求坚决制止借节假日,用公款送礼和党员干部收受现金、有价证券等不正之风。此前,江西南昌市也公布了相关廉政规定,严禁节日期间政府部门领导和个人吃请送礼。

  节前廉政规定频出的背景是“节日腐败”在蔓延。有资料显示,在随机抽取的全国49宗大要案中,有40个案例中的贪官在春节受贿。从巨贪王怀忠、慕绥新到“红包书记”丁仰宁,其腐败之路多从节日期间收受“第一桶金”开始。春节收受红包已成贪官们的敛财之道。原本的行贿受贿在节日给小孩“压岁钱”、“人情往来”等温情脉脉的面纱下,获得虚假的合情性和合理性,并被坦然待之。今年又有多少人铤而走险,坐收了多少银两,不得而知,但可肯定,他们为寻租付出的代价是可能被纪委盯上,最终将受法律严惩。(完)

  “春节经济”蛋糕不断做大 

  无论有没有意识到,当我们在年的“仪式”中消费诸多“意义”的时候,有人正在数点钞票。这就是“春节经济”。它与我们每个人都撞了个满怀,不经意间,这块蛋糕越做越大。

  过一回年,人们将花销掉多少钞票?少则成千,多则上万。一项针对京、沪、穗三地节日消费的调查显示,人们在春节期间的消费支出比在元旦期间的消费支出明显偏高:有1/3的被访者表示春节期间的花费在1000元以下,28.9%的人准备春节支出1001至2000元,23.3%的人准备花2001元到4000元过春节,而春节预期花上4001元至6000元的人也占到8.9%,还有2.4%的人准备春节开销1万元以上。由此可以推知,“春节经济”的蛋糕体量之大。春节作为传统节日,受到国人空前重视,在除旧迎新中,人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真金白银

  “春节经济”的蛋糕也在不断放大。上述调查中,有57.6%的人认为和过去两年比,自己或家庭的过年支出增加了,而且增加的幅度还不小,其中认为过年消费支出在“大幅上升”的占到近3成,认为是“平稳上升”的占到近6成,其余的人选择“缓慢上升”。

  是什么因素为“春节经济”的蛋糕加入了酵母?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于海分析说,从经济的角度看,“春节经济”的放大首先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使然。连续几年来,国家经济增长率持续稳定在7%以上,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年增长也达到5%左右,农民的收入状况也处于改善之中,绝大部分国人都分享到了经济持续发展的成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收入的增加,再加上商业活动的推陈出新,人们在春节期间的消费支出不断增加理所当然。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与其他节日不同,春节被赋予了很多意义;从本质上讲,“春节经济”是一种“意义经济”,而现代经济越来越讲究“意义”,越来越消费“意义”。过年是一种仪式,人们为常盛不衰的时间轮回设置“仪式”,并从中寻求认同、体验,这就为“春节经济”提供了无穷的社会源泉。你送给亲戚100元的年礼,亲戚再送给你100元的礼物;你请朋友下一次馆子,朋友再回请你一次,尽管个人收支没有实质性增减,但从社会的角度看,这被赋予了意义。人们通过这种一年一度的人际交往,加强了联系,并借此构建了各自的社会网络,获得群体的认同感。这在一个重人和的国度里几乎是不可或缺的,而这恰恰为节日消费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商家在“仪式”中数点钞票成为可能。

  于海认为,年不会消亡,尽管过年时吃喝之类的实体意义越来越淡化,尽管现代社会中很多事情越来越“仪式”化,但人们在劳作了一年之后,需要放松身心,温故“仪式”,从中获得慰藉。年的仪式意义在此中不断加强,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春节经济”的蛋糕自然也会越来越大。(完)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