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行业专题--外贸行业 > 正文
 

石广生:发展外贸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7日 07:41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陈黛 发自北京

  石广生曾经在1998~2003年担任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现在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担任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他从1965年至2003年在外经贸领域工作将近40年,见证了中国外贸行业的发展和加入WTO的全过程。在200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之际,本报记者就中国外贸形势的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
,对其进行了专访。

  《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中国的外贸进出口额达到1.15万亿美元,增量为3000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了35%。这些年中,我国外贸形势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石广生: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产业发生了一次大转移,这次大转移对亚洲的影响是催生了“四小龙”,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方转移。改革开放后,我们适应了这个转移形势,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纺织业和机电业等行业,中国成为了“世界的大工厂”。这样提法不是非常动听,但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因为出口贸易增加了,轻纺工业、机电产品方面上了台阶,解决了劳动就业问题,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相吻合,取得显著成效。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产业又开始了另一次转移,发达国家把一些重工业转向了第三世界国家,由此中国钢铁石油等工业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第一财经日报》:那么中国的外贸企业应该如何面对这种转移呢?在这次产业转移中我们的收获和困境是什么?

  石广生:现在中国的钢材生产量很大,接近3亿吨,是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总和。要知道,重化工业向中国的转移,并不是因为发达国家没有这个能力生产,而是发达国家不想干这样的行业。因为这种行业要浪费大量的资源,污染环境,给交通方面带来沉重负担。发达国家把这些负担转移到其他国家,他们只需掏钱来买就可以了。

  可以想象,钢铁工业发展到现在,我们每年进口2.7亿吨左右的铁矿砂,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还需要承担大量的铁路和港口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更加严重。目前我们需要的铁矿砂60%需要进口,如果全世界的钢材都拿到中国来生产,我们如何解决能源、环境、交通等问题?所以我认为外贸行业对这种转移,应该是有所接受有所不接受。我们要发展对外贸易,但不能以牺牲能源资源和环境来作为代价。在这一点上,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出过,有的人也不赞同我的看法。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被称为“世界加工的大工厂”,发展加工贸易是否是中国外贸的主要模式?

  石广生:我们曾经讲“走出去,请进来”,除了对外投资,我们开展的加工贸易也在对外贸易的比例中越来越大。但我认为没必要专门去定义加工贸易并研究它,因为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后,任何国家的贸易都是加工贸易,没有什么主要产品是一个国家生产的。一个产品的技术、原材料以及加工可能分布在不同国家,这是因为企业在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资源、技术和资金,来取得最大化效益。

  《第一财经日报》:外贸行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如何理解,在未来需要重视的问题是什么?

  石广生:我现在每周都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开会,34个财经委员是来自各个行业的,但我最关注的仍然是外经贸行业,因为我在这个战线上工作了几十年。对于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我一直思考的。外经贸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我觉得这个比例还不够,究竟应该占到多少比重合适是我们都不能确定而且无法把握的。这方面,其他外贸强国的情况也不尽相同,美国的比例不大,日本的比例就很大。所以根据中国国情,外经贸占到什么比重对国民经济中最有好处,这是需要研究的。

  另外,在外经贸行业发展上,我们还应该作宏观性的思考。我离任外经贸部部长以后,中国实现了从贸易小国到贸易大国的转变,尽管现在排名世界第三,也还只是贸易大国,不是贸易强国。什么是贸易强国,应该如何定义,我们在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时应该制定什么样的目标,这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石广生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