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行业专题--供水业 > 正文
 

珠江调水压咸潮 流域管理机制待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5日 13:1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善哲 广州、珠海报道

  珠海的谢师傅最近有一桩烦心事,他家养的那盆富贵竹,原本葱葱茏茏的枝干突然开始变黄,现在已是在垂死边缘。谢师傅叹息一声:“浇灌它的自来水都是咸的,能活吗?”

  谢师傅已经记不得他们家的自来水是从什么时候变咸的了。而据一位水利专家说,珠
海、中山等城市的水厂已经20多天不能正常取水。

  咸潮——因海水顺着潮汐倒灌入内江河,导致沿河两岸的水源变咸而得名——一种不为内陆民众所熟知的灾害,自去年9月份就如狂飙过境,席卷了珠江口的珠海,继而溯江而上袭击了中山、广州,连邻近的东莞、深圳等地都未能幸免。

  当时有人就预计,如果任其发展,在2005年的新春,整个珠三角,包括香港澳门,将会有1500万人的饮用水受到威胁。

  这种会对民生造成重大危害的公共事件,正考验着政府化解危机的能力。1月30日,在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下称珠委)的主持下,从贵州广西以及粤北紧急调来的7.5亿立方米的的淡水,经过12天的千里奔袭,终于在众人的翘首企盼中进入珠三角密麻如织的河网区。这些水将承担着阻击咸潮上溯、为供水岌岌可危的下游城市补充淡水的重任。

  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方案

  1月29日晚上20点,由西而来,转场贵州、广西和广东三省区的贵州水,与自广东北江飞来峡水库南下的水流,在扼守珠三角河网的思贤滘顶点会师,进入水道纵横的珠江三角洲。至此,本次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被认为进入了实质性收获的阶段。

  这次压咸补淡应急调水,在官方的宣传口径中,它被定义为中国水利史上“史无前例”的,也是珠江流域第一次大规模、远距离、跨省区的调水工程。

  1月17日,位于贵州境内的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开始加大下泄流量。三天后,所增部分的水流到达下游481公里处的广西岩滩水电站。在这里稍事休整,待水库蓄满库容之后,也就是在1月23日傍晚,岩滩也开始加大流量。

  在1月27日20点,广东省境内北江上飞来峡水库开始以每秒250立方米的流量向下放水。

  截至2月1日,西江上游各水电站相继完成了压咸补淡的调水任务,并开始恢复到此前正常的发电流量运行。据珠委的初步统计,目前总共从西江流域调水6.93亿立方米,其中天生桥占4.7亿立方米,岩滩占2.2亿立方米。

  当所增调的淡水自1月30日陆续进入珠三角河网区之后,如果沿岸各城市不能将这些水留住,它们就将“奔流到海不复还”——能否抢到足够的淡水,以备春节之需,便是决定本次调水成败与否的关键一步。

  这也正是珠委技术中心主任陈枫所说的“技术难度”之一。1月31日,谢师傅的出租车载着记者沿珠江的珠海——中山一线疾驰,沿途路经中山的大涌口、灯笼、联石州等水闸,在下游一点便是珠海的广昌泵站——这些地方都是珠海、中山主要的取水点,也是本轮咸潮袭击的重灾区。

  紧挨着灯笼水闸的水文站,一位女士展示给记者一本记录着每天不同时刻闸口外江水的含氯度的本子。水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两天都开闸了。”而在1月1日至11日、16日至25日之间,都因为咸度过高,灯笼水闸连续几天未曾开闸放水。

  目前,珠海、中山各个水闸、泵站正全力在人造洪峰过境的时候抢蓄淡水。1月30日,作为珠海主要的取水点,广昌泵站在停机两个多月后复又开机抽水;在洪河涌,面向澳门供水的主要泵站也在停机一个多星期之后重新开工。

  据初步统计,在1月29日至2月2日之间,广州、中山、珠海等地已经抢蓄淡水1700万立方米,而抢淡时间将会延续到2月8日。抢淡的顺利与否,将决定这里的人们是否将要在自来水的咸味中品尝新年的滋味。

  咸潮之祸

  住在内陆的广大国人肯定想不到,地处雨水丰沛的华南,坐拥水资源总量位居全国第二的珠江,这里的人们竟然也沦入“无水可喝”的窘境。

  谢师傅已经顾不上那盆富贵竹的生死了,现在,他每天要开车到珠海市郊的各个山脚去兜两圈,顺便在山上打些山水回家烧饭、喝水,而水龙头里的自来水“只能洗澡和洗菜”。

  对于珠海市民来说,每年的春冬之交都要喝上一段时间的咸水,已经习以为常。但2004年,咸潮来得尤为早。广昌泵站2004年的第一场咸潮出现在9月份,比起往年提早了将近两个月,也比去年提早了10数天。尽管2003年底的那场咸潮当时号称是20多年来最为厉害的一次,但在2004年底,有水文专家又开始发出警告,说即将到来的咸潮又是“20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并警告如若处理不当,珠三角受影响的人数将达到1500万。

  现在,98%的供水由珠海提供的澳门深深感到了什么是“唇亡齿寒”。1月份,水利部一位官员从澳门直接打了一瓶自来水带了回来,给珠委的领导逐个品尝。“那个咸啊,我估计都超过了400度。”陈枫说。

  这里的度数是指水中的含氯度。根据卫生部颁发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自来水的含氯度最高不得超过250mg/L(即250度)。如果水中的盐度过高,将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其中对老年人以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的病人危害尤甚。

  而在调水之前,珠海已经将取水标准提高到400mg/L。珠海只是被这场咸潮折磨的众多城市中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去年10月份以来,中山、广州、东莞等地陆续受到咸潮的侵袭,各个地方受害程度或有不同,但多多少少都发生了自来水变咸或水厂停产的事情。

  陈枫告诉记者,2004年,广东恰遇50多年未遇的干旱,全年降水较之往年减少了两成半,工程蓄水比正常年份同期减少了二成四,省内各主要河流的流量均接近或低于历史同期的最小流量。河水径流不足,终于导致了咸潮毫无阻拦地乘虚而入。

  而来自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的学者陈俊鸿,则在《南方日报》上专门撰文,把近年来日益严重的咸潮归咎于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的无节制的挖沙。由于过度挖沙,造成河床降低,内河水位降低,使得内河失去屏障,咸潮得以长驱直入。

  天灾,还是人祸?或许两者皆有。

  流域管理机制待进

  这次调水跨越三个省区,据陈枫介绍,涉及的部门也多达20多个,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水利、供水、环保、交通、电力等部门,调水除了技术上的难度,行政上的协调也是一大难题,而其中又以与电力部门的协调为甚。

  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调水启动仪式上提到了“必须注意”的三方面工作,除了保障调水沿途的安全,以及珠三角地区做好抢蓄淡水的工作,首先提的就是“要与电力部门配合,尽力减少发电的损失”。

  面对7亿多立方米的宝贵水资源,国家防总批准此次调水也是顾虑重重,他们希望能够物尽其用,实现“不弃水”。而珠委为了满足这个要求,也是绞尽脑汁。他们最终设计的这个方案,“基本保证了所有的水都是经过水轮机流下的。”陈枫说。

  即便经过的水流最终都转化成电能,但对电网的运行仍旧造成不少麻烦。对于水电站而言,冬季往往是发电淡季,正是进行设备检修的时候,而这个时候整个电网也会对电力进行合理布局,此时或许火电多一点,而水电少一点。而一旦水电站这时突然加大发电量,不但意味着明年入春后可能因为库存水量不足而影响发电,而且必须对其他的发电机构进行同步协调,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调水的启动仪式上,广西方面有关负责人,既表明了“全力支持”的姿态,同时他也希望能够重视调水之后广西用电更趋紧张的现实。

  据了解,“因为水资源为国家所有”,此次应急调水下游的受益城市无需为上游地区提供经济补偿。在有些人看来,假如日后调水成为常态,协调好上下游地区的利益分配,就应该予以重视。

  在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陈晓宏看来,这次调水还有另外一层意义。“不管压咸的目标能否实现,这次调水对于珠江流域而言都是一个里程碑,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水资源在全流域的调配。”

  陈晓宏说,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在全世界都是一个矛盾,在珠江流域也不能例外。比如在流域管理机构——珠委和地方政府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合理协调的机制,往后如果再次遇到这种应急需要的突发事件,双方或多方能自发地协调,而不必像这次,要通过国家防总来组织,费时又费力。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则建议,应该尽快成立珠江流域的防总,作为协调全流域的权威机构,如果仅凭正厅级的珠委,就想对各省大员下达指令,其难度不言而喻。

  珠委的原副主任董德化老先生告诉记者,在全国的七大流域中,长江和黄河的流域控制面积远超珠江,长江多洪涝,黄河水资源奇缺,因而长委和黄委都是副部级单位,对流域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远非珠委所能及。“在大家的印象中,珠江流域历来是利多害少。”但通过这次调水压咸,让大家意识到增强珠江的流域管理的重要性。

  合全流域之力以抗咸潮,是速决战,还是持久战?没有专家敢一口认定这将是珠江流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因咸潮而调水。更多的人是在嘀咕:下次咸潮来了,怎么办?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咸潮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