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上调猜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 12:5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吴雨珊 北京报道 在外汇储备剧增、市场资金过于宽松的环境下,存款准备金率即将上调的传闻刺激着人们的神经。 1月14日,从银行间市场一级交易商的年会上传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这是迄今为止权威部门释放的最直接的政策信号。许多人几乎笃定地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是迟早的事,因为支持上调的市场信息正从不同方向纷至沓来。 过量货币“哺育”地下市场 到2004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51.3%,比上年增加了2067亿美元。 6000亿美元太多了吗?或许仍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一位金融专家打了个有趣的比方,“这就好比女孩子的花衣裳,总不嫌多”。外汇储备的多与寡,似乎很难有一个标尺去衡量。 但现实的压力已经落在了央行的肩头。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意味着央行每天都要从外汇市场上回收几亿到几十亿美元,并相应投放几十亿至几百亿的人民币。如此大的吞吐量,显然干扰了央行正常的基础货币投放计划,迫使其被动地加快了投放进度。 两组数据可以说明现时市场资金的富余程度: 一是到2004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储备率达到了5.25%的高水平。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在央行的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金,目前的年利率仅为1.62%,而金融机构就是乐意将存款总额的5%都存在央行吃那点利息。 再看银行间拆借市场的资金价格。根据央行统计,2004年12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07%,比去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1.88% 比去年同期低0.29个百分点。到2005年1月27日,7天期回购利率更是一反常态,在节前以1.8307%的低利率报收。春节前不升反跌的利率水平,显示市场资金供给十分充裕。 尽管金融机构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的钱包鼓鼓囊囊,却并没有像过去几年那样大幅扩张信贷规模。2004年全年,人民币新增贷款仅2.26万亿,离央行年初预计的2.6万亿目标还差了3.74万亿。 “资本不够哪能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说,“自从监管部门采用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以后,缩减信贷规模已经成为银行的自觉行为,根本不用调控。” 他通过一些调查发现,2004年的信贷减少很大程度上不是宏观调控的结果,而是银行谨慎自律行为的结果。换言之,随着金融监管的加强和银行改革的加快,由于一大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不到8%的监管要求,必然自动消减信贷规模,以避免信贷资产的分母变大,资本充足率进一步变小。“据我所知,有些银行下调了2005年的信贷规模目标。”夏斌说。 一位金融专家分析说,市场上资金非常充裕,而资本市场又不够好,资金没有出路,加之银行慎贷、惜贷,就造成很大一块资金进入体制外循环,地下金融猖獗。 中央财经大学曾有课题组对浙江、福建、黑龙江等20个省、区、市的地下金融进行调查,发现这20省地下金融规模与正规金融规模的比例接近1/3,并由此测算出中国地下信贷规模介于7400亿~8300亿元之间。 调查发现,许多被银行“遗弃”的中小企业都是依靠非正规的金融途径,如私人钱庄、企业相互拆借等手段融资。 票据利息滚雪球 一年多来,为了对冲外汇占款,央行频繁使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发行央行票据。 自1999年开始使用至今,央行票据发行频率和发行额度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今年年初,央行曾在一周内通过发放票据净回笼1000亿元。不久前,央行还发布了2005年央行票据发行时间表,规定了固定的发行时间,使央行票据的发行常规化。 伴随着越来越大的发行量,央行票据的发行成本也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中银国际最近的债市双周分析报告显示,央行2005年一季度的到期应兑付票据总量就达到3620亿元。 “央行票据财务成本这么高,显然不可能长期大规模发行。如果按目前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最多超不过三年,央行每年支付的票据利息就有可能超过通过它回笼的基础货币。”国研中心的范建军博士认为。 去年4月25日,央行曾经在部分金融机构中把存款准备金从7%提高到7.5%,并成功地实现了当时的政策目标,就是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遏止部分银行的扩张冲动。这一次尽管目标不同,但存款准备金可能仍是帮助央行解困的最好办法。 “调整存款准备金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位在人民银行系统工作了近30年的资深人士说。 通常来讲,对冲过量基础货币投放的办法有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利率和存款准备金三种。第一种在回笼货币的同时也给央行制造了大量财务成本,不得不加以节制;第二种通常对整个社会的资金面发生作用,而不是对央行投放基础货币起作用;也许央行只能选择最后一种了。 从2005年1月下旬开始,央行开始减小回笼资金的力度。1月20日第12期央行票据发行量仅为100亿元,1月27日仅发行50亿元,与去年4月上调准备金率时提前释放一些流动性的操作手法类似。 实际上是财务调整 动存款准备金,在传统的西方货币银行学里是影响巨大、不轻易使用的“杀手锏”。而在一年的时间之内两度使用这个工具,是否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强烈冲击呢? 范建军认为,我国调整存款准备金的影响将远小于理论上的描述,因为目前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已高于5%,上调准备金一两个点至多是将一些金融机构原本就在央行账户上的资金挪到另一个账户而已,不会对大的金融机构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同时又可冻结部分流动性,缓解基础货币投放过多的压力。 不过他也担心,上调准备金率不具有结构性调节的功能,可能在不同商业银行间造成冷热不均。毕竟中小型金融机构的超额存款准备金本来就不多,手中的流动性有限。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与其说是一种宏观调控的政策,不如说是一种财务调整。”夏斌说。 他解释道,央行回笼基础货币的主要办法是发行央行票据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前者由央行支付票据利率等财务成本,后者则是让商业银行承担财务成本,因为它必须将资金从利率更高的信贷市场转入存款准备金账户。 夏斌担心,上调存款准备金可能会加剧银行慎贷、惜贷的心理,并使银行承担更多原本由央行承担的财务成本,从而影响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进程。 .链接.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2004年之前,准备金率进行过两次调整,一次是1998年3月由13%下调到8%,最近的一次是1999年11月由8%下调到6%,以增加资金供给,刺激经济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