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聚焦邮政储蓄银行 > 正文
 

邮政储蓄改革加速 第五大银行呼之欲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 10:42 经济参考报

  1月19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2005年的工作计划中提到,“今年,银监会将根据国务院关于邮政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并将其纳入银行监管体系”。寥寥几十字,却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因为这是官方对传闻已久的设立邮政储蓄银行的首次明确表态。

  果如刘明康所言,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无疑将成为金融界的一件大事。邮政储蓄自19
86年开设以来,目前已拥有3.15万家分支机构和2.5亿个储蓄帐户,存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占储蓄总额9%以上,仅次于工、中、农、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位居第五。因此,有金融界人士认为,新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将成为仅次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另一艘金融“航空母舰”。

  但当记者就此向国家邮政局的有关人士求证时,邮政部门有关人士却以“没有听到这个消息”、“没有收到有关文件”作答。

  处境尴尬的邮政储蓄

  人民银行在1986年恢复邮政储蓄,最初的用意在于通过邮政系统的庞大网点有效地回笼货币,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而邮政储蓄也不负众望,成功回笼了大量的闲散资金,实现了人民银行的初衷,而在邮政储蓄所吸收的存款中,来自农村地区的比例高达70%,邮政储蓄也由此成为农村资金的巨大“蓄水池”。

  但当通货膨胀形势好转以后,邮政储蓄的尴尬处境却逐渐显现。

  与其他商业银行绞尽脑汁寻找优质的贷款客户不同,邮政储蓄资金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邮政储蓄存款全部转存到人民银行,并由人民银行支付转存利率,而该利率远高于邮政储蓄系统支付储户的利率。同时,为了补贴邮政系统的大量支出,央行承担了4.131%的高转存利率。邮政储蓄也由此成为全国惟一一块没有任何坏账之忧的金融资产。

  资料显示,自1996年至2002年人民银行连续8次降息,但邮政储蓄的转存利率仍远高于同期商业银行交存央行的准备金利率。 由于邮政储蓄可以坐享巨大的无风险利差收入,导致邮政储蓄系统吸储的积极性非常高,邮政储蓄存款余额每年以140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人民银行支付的利息也在不断增加。仅2002年,央行就向邮政储蓄支付了180亿元的转存利息。邮政储蓄利息支出,已经越来越成为央行的一个沉重包袱。

  因此,早在邮电未拆分时,国家就开始酝酿将邮政储蓄从邮政中独立出来,成立邮政银行,199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人民银行首次提出通过组建邮政储蓄银行来解决转存政策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1998年邮政与电信分家后,国家对邮政补贴的金额逐年递减,但上述“明补”的大幅度下降是有前提的,即邮政依靠邮储的利润进行“暗补”。

  而到了1999年,国务院和人民银行明确批复表示同意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只等挂牌。但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利益错综复杂这一改革模式一直没有下文。

  2004年年初,操作邮政改革方案的“方向盘”由央行转至发改委,参与者还有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部门。

  不改革没有出路,但改革又难免造成阵痛。因为事关重大,政府部门采取了极其谨慎的态度。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也一直停留在论证阶段。但有关方面也意识到,改革迟迟不能启动,改革的成本会越来越高,问题也会越来越多。长痛不如短痛,从刘明康明确的表态来看,邮政储蓄的改革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断奶”之后的出路

  打一个比方,邮政储蓄是一个长得很高很大但却仍在吃奶的孩子,以前,由于母亲的乳汁充足,这个孩子虽然没有独立生活能力也过得逍遥自在,但如今不同了,孩子越长越大,需要的营养也越来越多,他的母亲已经不堪重负,不得不对他实行断奶。问题是,断奶之后,这个孩子到哪找饭吃呢?

  2003年8月,人民银行将邮储资金推向市场,邮政储蓄资金因此开始自主运用。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人民银行的部分,按照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1.89%计息,低于邮政储蓄吸储的成本。此举意味着,邮政储蓄资金必须走向市场,寻找新的资金运作模式,否则将面临倒息差的风险。

  至此,邮政储蓄开始被迫为自己吸收的存款资金苦寻出路。不久,200亿元的邮政存款委托国家开发银行代理进行资金运用,但是回报水平将低于邮政储蓄原来转存央行的4.357%利率水平。相比邮政储蓄的总量,200亿存款找到出路对邮政储蓄摆脱困境只是杯水车薪。因此,其他资金的出路还得邮政储蓄还得另想办法。

  目前,人民银行对邮政储蓄自主运用的政策是,自主运用的邮储资金只局限于新增存款,暂不包括原有存款。根据国家邮政储汇局统计数据,该局2004年新增储蓄余额1750亿元,2003年为1496亿元,也就是说目前能真正走向市场的邮政储蓄资金为两千亿元左右。

  那么,这两千亿“初出茅庐”的资金在市场都有哪些出路呢?

  由于规定所限,庞大的邮政储汇机构只能吸纳存款而不能如商业银行那样发放贷款。而从目前来看,邮储资金比较现实的出路是在债券市场和银行的中间业务上。

  根据有关文件,经国家邮政局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并获批准后,邮政储蓄机构可以进入银行间市场参与债券买卖,也可以与中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办理大额协议存款,与政策性银行进行业务合作,开展部分中间业务。此外,邮政储蓄机构还可依程序申请成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承销团成员。这几种业务均与普通百姓生活无关,属于批发银行业务。

  由于资金充沛,邮政储蓄机构从事这些业务有较大优势。目前,邮政储汇局在债券市场上的地位逐步提升。就银行间债券市场而言,在2004年中,国家邮政储汇局在该市场的结算量已接近1700亿元,排名高居第28位。从短期情况看,这笔资金量几乎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债市运作资金相当。也就是说,如果这些资金全部投资于债券市场,等于在债券市场上又多了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级的机构投资者。而且邮政储汇局也已经以特别成员身份,加入银行间国债市场承销团。

  业内人士称,邮储资金在该市场一是从事低风险的国债逆回购,二是投向协议存款。国债逆回购其实是一种短期贷款,其他金融机构用国债做抵押向邮储机构借入资金。而协议存款是国家邮政储汇局把资金存放在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实际为后两者提供了长期资金来源。

  以现有的运作渠道看,邮政储蓄资金除了进行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外,还有与中资商业银行办理大额协议存款,与政策性银行进行业务合作,开展部分中间业务。其中,邮政储蓄协议存款的利率水平、存款期限、结息和付息方式等由双方协商确定。显然,与债市投资相比,大额协议存款因为有保底收益,操作灵活,顺理成章地成为吸纳邮政储蓄资金的主流,债券市场的投资仅仅是个补充。

  不过,有专家认为,从目前整个市场上来分析,由于目前低风险的投资品种少,邮政储蓄资金运用渠道仍明显偏窄,并使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而邮政要想得到发展,必须改变单一的赢利模式,实现收入的多元化。

  邮政储蓄自立门户仍然面临挑战

  银监会在2005年工作会议简报中说,新的一年里,要“抓紧实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资金出路问题困扰邮政多年,将存款余额达万亿元的邮政储蓄剥离出来单独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会在今年组建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成立邮政储蓄银行是邮政改革的目标。但这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两年能解决的。

  目前邮政储蓄资金的运作均限于批发银行业务,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这可能也是将来邮政储蓄银行较为合适的定位。而由于受到自身软硬件限制,邮政储蓄机构不必像商业银行一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所谓“第五大银行”说法并不现实。邮储银行可利用网络优势,大力拓展汇兑业务和代收费等中间业务,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曾刚博士如是说。

  另外,邮政储蓄改革最主要的就是解决与国家邮政局的利益分割。邮政储蓄的收入已超过邮政全部收入的30%,是重要的收入来源。如果让邮政储蓄市场化,那么没有了占其收入1/3的邮政储蓄,整个邮政的生存都存在问题。而邮政储蓄又依托于邮政,大量房屋、人员、设备都与其他邮政业务共用,成本也很难计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认为,邮政储蓄必须与邮政体制联动改革。将邮政体制撇在一边,单独进行邮政储蓄的改革不可行;不考虑邮政储蓄改革,单独改邮政体制也不行。

  然而在邮政和电信分家之后,来自财政的补贴到2003年已经停止,邮政普遍服务的亏损只能靠邮政储蓄等暗补。在未找到有效补亏办法前,邮政储蓄不可能与邮政彻底分家。

  而也有一位业内人士分析,尽管最近关于邮政储蓄改革提速炒得火热,但实际上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也面临很多问题。邮政储汇局不能提供贷款,也不允许吸纳公司存款,没有任何商业银行的从业经验,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变成一家商业银行。

  中国社科院金融中心主任易宪容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认为,目前邮政储汇局还不具备为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提供服务所需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应将其改造成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服务的批发银行,其密集的柜台网点也可变成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的销售网络。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邮政储蓄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