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财政越来越多倾向农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 06:42 天府早报 | |||||||||
据新华社电 进入2005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翻开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国家财政开始越来越多地向农村倾斜,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状况有了积极变化。在继续坚持“减法”“少取”的基础上,今年“加法”“多予”的政策更多: 2005年,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将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中央
中央和地方财政将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新增资金主要安排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2005年国家科技投入将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的规模。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财政收入中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 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 各级财政大幅度增加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用于县以下的比例不低于70%。 让农民“减负”前行 当中国经济航船已从“小舢板”成长为“大船”,我们没有理由再让收入不足城市居民三分之一的农民承担太多重负,没有理由再让农村成为城乡发展的“短腿”。 从国内实际看,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也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经历多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后,客观上需要工业反哺农业、财政反哺农民。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这表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大环境正在发生着三个深刻变化: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的到来。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将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 中国将在规划制订、体制改革、工作部署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把农村的发展全面纳入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 中国将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下大力气建立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经济社会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有效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