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营销未来十年走势图之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0日 11:53 中国经营报

  作者:北京派力营销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屈云波

  编者按:前两期我们刊发了Linda Tischler所写的《影响品牌发展的6大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及讨论,这篇文章在被认为提供了许多思路的同时也有人认为与许多中国企业还有些距离,他们更希望了解中国营销未来的走势,因此,我们特意邀请了派力营销的屈云波来系统分析这个命题。

  排除未来10年因特殊事件对中国营销所产生的特殊影响,正常情况下,我认为未来10年中国营销的十大趋势暨进步方向是:

  1. 营销环境:机会较多,威胁更多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几乎所有的市场营销者都已经亲身体验到,如果说前25年(1978年~2003年)中的前15年“遍地是黄金”的话,前25年中的后10年已经是“地上既有黄金,也有铜、铁、木柴,而且还有陷阱”。显然,未来的10年,“地上的黄金会越来越少,而陷阱会越来越多”。让我们来简单地预测和分析一下外部环境可能带给我们的主要机会和威胁吧。

  人口统计环境:

  到2013年,中国的总人口预计达到13.7亿人,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

  60岁以上的人口预计占总人口的20%左右;

  以“独生子女”为代表的有较高购买能力的青少年将占到总人口的25%左右;

  人口的教育水平预计会上一个台阶,其中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的比例2002年不足5%,预计该比例在2013年可以达到10%;

  非传统家庭(如单身、同居、单亲、无子女家庭等)的数量会继续快速增长;

  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工作和生活,城乡人口比例将由2002年的3961达到5050;

  人口流动会继续增加,2003年我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14亿人,预计未来十年内将保持继续的增长,2013年可能达到近2亿人,所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可能达到40%以上;

  无论是商品市场还是服务市场,全国各层次市场的市场需求均会继续高速增长而且更加细分,细分市场的数量也会上一个台阶(细分指标会更多、更复杂)。

  经济环境:

  中国正在快速向“工业化经济”阶段发展,因为制造业的快速成长,中国的经济环境产生了一些新的特征:

  中产阶层在快速增长,而以中产阶层为代表的人群的消费、储蓄和借贷观念与传统观念有很大不同;

  大量出口产品,因此同时需要大量进口原材料、能源和先进设备。

  自然环境:

  “工业化经济”带来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环境污染,而同时世界性的原材料短缺、能源成本提高将会更加严重。

  技术环境:

  无疑,中国在继续加大技术引进的同时,也会加大自身技术变革和技术改良的投入,这意味着会有新的行业(企业)诞生,而同时,也会有老的、被替代的行业(企业)消失。

  市场环境: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面对市场立法最多的十年,未来十年这种情况会继续而且会更加完善;同时以消费者协会为代表的公众利益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也会取得实质性的进步。

  文化环境:

  随着消费人群细分程度的不断提高,不同消费人群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更趋差异,其消费观和购买行为自然将会有很大的不同。

  目标顾客

  毫无疑问,目标顾客不会像以前一样因为只有少量的商品(或服务)选择机会而对商品(或服务)的供应者没有太高的要求,而未来更多的商品(或服务)选择机会、更高的人文素质和更成熟的消费识别能力,会使他们期望每次消费都能达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公众:

  除了目标顾客外,公众也会对国家人大的立法、政府的管理、行业的自律和企业的行为产生日趋增大的影响。

  供应商:

  “关系营销”或称“伙伴营销”将会被中国各行业产业链中的每一个成员逐渐接受并付诸于行动,企业的成败已非一家企业自身所能完全左右。

  市场营销中间商:

  中国的制造商与中间商之间正在由“买卖关系”向“合作营销”阶段进步,部分领先企业甚至已经逐步达到“伙伴营销”阶段。

  竞争者:

  除极少数特殊行业外,中国大部分行业未来的市场竞争会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市场,因为中国的特征是自然资源少、机会资源少,但人口多、人既勤奋又聪明,竞争的法子又多又“野”;而加入世贸组织会请来更多、更强的国际竞争者,当我们真正开始按照世贸组织规则平等竞争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企业在实力和经验上暂时与他们还不是一个量级。(未完待续)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