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鄂尔多斯市百亿引资背后的发展命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0日 09:14 中国经营报

  作者:党鹏、曲雁

  以羊绒衫、煤、气而著称于世的鄂尔多斯市正面临着产业发展的重大调整——打造中国的“能源重化工产业基地”。该基地将由煤炭基地、电力基地、煤化工和精细化工基地、天然气化工基地等四大基地构建而成。这是从刚刚结束的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传出的消息。

  作为中国能源基地的鄂尔多斯市一直在探索独特的发展之路。从“宁可呛死也不愿饿死”的初级阶段到去年初提出的打造“火电三峡”的设想,“但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鄂尔多斯这样一个靠投资拉动的发展之路显得踯躅难行”,该市的官员表述着自己的困惑。但2004年鄂市引资超过百亿集中于重化工产业,以寻求产业战略转移,并将这一思路纳入鄂尔多斯市和内蒙古“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专家提出,作为西部样本的鄂市要实现打造中国的“能源重化工产业基地”这一发展命题,不单纯是靠延长产业链和发展循环经济就可以梦想成真的,还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管理、人文条件等多方面实现突破。

  鄂尔多斯发展之惑

  在采访中,有关人士给记者讲了一个笑话说,在鄂市曾有一位官员在提到发展经济时说了一句“名言”:宁可呛死,也不愿饿死,并成为当时一段时期内指导该市经济发展的思路。对于鄂市来说,通过开发能源也确实增强了该区域的经济实力,为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但随着“发展经济必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质疑声音越来越多,鄂市作为能源基地的发展思路越走越困惑。

  鄂市一官员分析,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鄂尔多斯这样一个靠投资拉动的发展之路势必受到制约。此前,鄂尔多斯市是将煤、电作为该市的经济发展引擎。据调查,鄂尔多斯市已探明煤炭储量1244亿吨,约占全国的1/6。已开发的主要有准格尔、东胜、万利、西卓子山煤田;国内5大发电公司和鲁能、珠江等能源企业都与该市签订了煤电合作协议,并在黄河沿岸确定15个电源点。鄂市官方表明要实现“煤从空中走”——完成由煤到电的转化、煤电联营、用大煤办大电。计划到2010年,把鄂尔多斯建成电力总装机容量超过2500万千瓦、与长江三峡水利发电枢纽遥相呼应的北方最大的煤电能源基地——“火电三峡”。但是这一提法在去年因为宏观调控政策被冷藏了起来。

  鄂市市委书记云峰认为,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市的工业结构也不尽合理,“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比重很大,传统产业中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容易造成污染,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是典型的外部经济现象。要解决“二者和谐统一”的问题,必须走循环经济的路子,重新调整工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这就必须充分利用资源、转换资源构建化工产业,从而探索鄂尔多斯的发展新路。

  战略转移指向能源重化工

  在2004年初,鄂尔多斯市重新定位为“大煤炭、大煤电、大化工、大能耗”的发展思路。在2004年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云峰正式提出,鄂尔多斯要打造中国的“能源重化工产业基地”。

   据介绍,2004年该市引进国内资本1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757万美元,如此招商业引资成绩居全区第二。同时鄂尔多斯市商务局副局长乌哈图也向记者证实,在实际到位的51亿元人民币中绝大部分是煤电深加工和化工产业项目,这些项目的总投资将超过400个亿。其中大部分化工项目集中在乌审旗和达拉特旗,这两个旗分别提出了“化工基地”和“化工城”的定位口号。

  “过去我们的招商引资是单纯的以‘资源换资本’,现在必须是‘资源换项目’,也就是说依靠资源优势发掘可开发的项目,用项目再去吸引资本,资源越富集,可立的项目就越多,招商成功,鄂市何愁不富?”鄂市副市长王秉军说,化工产业基地实际就是煤电气产业的延伸,这就是资源高效转换和循环利用上取得的新突破。从产业定位上讲,这也没有背离“鄂尔多斯打造能源大区”的核心思想。

  内蒙古西部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专家分析,鄂市打造“能源重化工产业基地”实际是对过去发展战略的转移,因为工业进程中,鄂市单纯依靠资源开发已经不是现实,对生态的影响、对环境的污染已经在学术界和国家高层引起注意。如何突围?通过打造“能源重化工产业基地”延伸产业链,走循环经济之路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亟待突围能源基地掣肘

  “鄂尔多斯在能源开发上,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可以使环境受破坏的弊端有所改善,但是其不得不依然以开发资源为基础,只有在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可以反过来提高区域综合实力的层次。” 内蒙古西部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一专家认为,鄂尔多斯作为中国西部的样本,“经济发展是否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能源开发是否可以直接走环保型的路子”还有待探讨,但是对于区域来说,当前不发展、不开发能源将肯定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有关专家提示说,现在鄂市一方面是要做好规划,不能陷入一哄而上的“旧窠”,这样势必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也对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市场方向,鄂市在重化工建设上虽然有许多优势,但是与发展成熟和在市场有绝对话语权的山西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不是靠自己一时的热情就可以赢得市场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鄂尔多斯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