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记者 刘隽刚 报道
2005年的年货运输高峰期间,人们没有看到物流业预期的火爆场面出现。
1月21日,在宏马联运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几个人对今年生意的清淡唏嘘不已。其中最年长,资历最深的周先生发出一声感慨:“往年这个时候,停车场里几乎看不到货车的影
子了,而今年摆满了等待货物的车辆。”
这是一家给汽摩整车及零配件厂商提供运输服务的小公司,如同人和物流基地其他众多的企业一样,靠区域间的贸易往来支撑门面。而今年春节前夕的高峰没有像预期那样到来,使他们摸不清市场的脉搏,陷入了深深的迷惑。
“按常理来说,这些年物流增长的速度是在稳步提升,尤其是这十年以来,生意越来越好,真不明白为什么今年会遭遇这样的局面。”周先生坐在桌子的一侧,若有所思地说道……
事实上,以这种跨区域经营获得利益的行业远不止物流。可以说,在目前的大市场格局之下,依托跨区域经济生存的行业越来越多。也正因如此,区域之间的经济顺畅往来和协作体系的完善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重庆加快周边合作
在过去的一年中,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区域联合方面做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级领导层集体拜访四川省,并与之签订了区域合作协议。市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田代贵在谈及目前的区域经济发展话题时说道:“从这一任政府来看,重庆在区域经济联合上采取了更为积极,更具有实际意义的行动。可以说,新一轮的合作是由重庆市政府率先推动的。而且这些合作与以往的框架协议相比要实在得多,许多协议都是针对一些具体的项目,涉及到一些实际的合作开发,并将每个项目都最终落实到了工作层面,并在每个相关部门都下达了目标任务。”
这些新的合作协议,被田代贵形容为“从以前的吃转转饭、开转转会,发展到了实在的项目合作。”
那么,如果不进行区域合作,又会是什么样的境况?
“倘若不搞区域合作,那么现在的许多项目就根本无法进行。”田代贵将一些实例摆在了桌面上:“如旅游开发方面,地处川黔渝‘金三角’的金佛山,涉及三方,不搞区域合作,就无法进行;再如将进入未来重庆十大旅游热线的‘乌江长廊’景区,同样跨越了几个省区,因此要形成联系,达到双赢的目的,就必须携手;另外如交通运输方面,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很多跨省区高速公路都必须通过几方协作完成,否则就可能出现一边是畅通路,一边却存在断口的情况;再者,几省市的资源合力开发方面,区域合作也显示地尤其重要。”
针对资源开发,田代贵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如临近某省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这个省却要求,要进行开发必须到当地投资建设,不允许将这些资源外运,这样资源的共享就受到了限制。”
从政府层面而言,这种区域合作已经没有太大障碍,而以上述煤炭资源管制的情况来看,其实质就在于各区域之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田代贵认为,区域合作的最大障碍,就是各方的利益协调问题。“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双方合作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利益取向。而区域之间的合作,更多的是强调在竞争的前提之下进行合作,首先是站在大市场环境之下,通过竞争方式来进行双方的利益协调,以此实现区域合作。”
在此方面,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即重庆与贵州的区域合作中的乌江电站项目。“在乌江电站建成之后,淹没的大部分地区属于贵州境内,而电站大坝又建立在重庆境内,由此产生了利益协调的问题。而最终经过双方的协调结果,是以电站税收分成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
由几方面情况看来,这种利益协调的效果是相当明显的,而在这种利益协调机制之后,区域合作对各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也非常显著:“如重庆的蔬菜,近60%左右都来自四川,这种往来对于双方都能够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
即使不从这些例证出发,区域合作的有利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重庆很早以来一直发展良好的区域合作基础之上,近两年来,政府日益加大与周边区域合作的力度,从之前的“1+6协议”到不久前与湖北、贵州签订的“无障碍协议”,重庆与周边各省区的合作正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展开。
贸易摩擦无法避免
尽管政府层面的区域合作前进步伐很快,但区域合作中依然存在不少难以克服的障碍。而这些障碍则主要是来源于经济合作的微观部分——市场化竞争的企业之间。
1月18日,田代贵对记者讲述了一个去年夏季发生在绵阳的事件:“当时是四川某啤酒厂,在绵阳大量收购重庆啤酒厂产品,收购回来后,堆放在露天场地下曝晒,在这些产品大量变质之后发回市场以破坏重庆啤酒的信誉。虽然这一事件在两地主管部门获悉后立刻进行了协调和制止,但从区域经济合作的范围来看,却是个非常典型的案例。”田代贵认为,这种摩擦是因为市场竞争的前提下企业自身的不成熟带来的负面产物。
事实上,类似于这一类的摩擦屡见不鲜,“造成这种摩擦的主体是企业,尽管政府之间达成了各种无障碍协议,但企业却出于自身利益考虑采取不理智行为。” 说到这个问题,宏马联运公司的周先生表达了他自己的看法:“市场竞争,那都是真刀真枪的干,你要在他的嘴里抢饭吃,谁又肯留情呢?!”
因此对于区域合作而言,最大的障碍实际上是存在于各区域的企业层面之上的。“企业主本身对区域合作不太了解,对政府合作也没有多少认识,他们仅仅是出于市场竞争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才会导致各种区域经济往来的摩擦产生。而政府对于企业的跨区域经营活动本身不便干预,只有在发生了摩擦之后,双方相应的政府部门之间通过沟通对事情进行协调处理。倘若作为主体的企业无法认识到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性,即便是政府协调,能够做的事情也是非常有限的。”
区域合作与地区内部经济协调不相同之处就在于,地区内部经济协调,可以通过宏观手段进行控制。但区域合作却只能通过利益协调方式解决。
所谓“不以一睒掩大德”,尽管区域合作中的摩擦不可避免,但是它对于各区域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依然是非常显著的。
还是政策最为关键
提及区域合作,就不能不联想到“地方保护”。这个并不陌生的词汇,在区域合作发展的今天依然是让人扼腕叹息的话题。
“从某个局部地区的经济利益出发,它必然是希望在获取外来稀缺资源的同时,将大量过剩产品倾销出去。”这种思维方式,其实并非中国特色产物。即便是当今号称自由贸易的国际市场,依然存在着大量“倾销与反倾销”的案例。而且这种案例只要利益纠葛一天得不到协调解决,就会一直存在下去。
实际上,在川黔渝等地区的经济合作中,以前存在的一些带有地方保护色彩的政策已经被大量消灭了。但是由于各地区间不平衡的客观态势,导致了各方在利用区域合作和发展本地经济方面的些许差异。 这个差异在周先生的眼里看来非常具体:“就以物流运输方面来讲,由于某地区道路交通条件较好,物流企业支付的成本较低,倘若再加上这一地区的商业繁华程度很高,那么该地区的物流发展也就必然非常迅速和畅通。相反,倘若一个地区的道路状况发展不好,作为物流成本主要部分的货车损耗太大,就会导致很多车主不愿意接纳前往这些地区的业务,这就间接地影响到该地区的商业繁华程度,继而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倘若再将这一思路延伸出去,那么在地区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是否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往来,也就成了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了。
周先生讲述了前不久关于超载超限车辆查处中,各地政策的不同之处:“对于超载超限车辆,尽管国家规定的载重量等标准一致,但在处罚的方式和方法上却有很大的不同。有不少地区采取的是将超出重量的部分货物扣下,并加以罚款的方式进行。但河南省的做法则是将多余重量进行再记费,所以很多货车司机到了河南都知道先主动交纳超重部分的罚款,这样可以保证货物的安全,同时也不至于被处罚得白跑一趟。再加上目前公路货运的价格普遍过低,利润空间相当有限,甚至于出现大面积亏损的背景,货车司机愿意选择哪些地区的业务也就显而易见了。”
以局部综观全局,在多数人认为区域合作离自己还很遥远的时候,制定各项政策的决策者们就会考虑到,除了就区域合作而制定的政策之外,每一个涉及市场的环节,都可能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毕竟,现在是大市场的时代,所以每一个局部地区的政策制定,都无法脱离大市场的范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