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贷款批发银行:邮政储蓄变身第一可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 02:16 第一财经日报

   专家建议其先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服务

  本报记者唐昆 吴慧发自北京

  上星期,银监会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对于2005年成立邮政储蓄银行的有关倡议,虽然国务院人士并没有作出公开表态,但有关负责人已经基本同意在今年开展此项改革。
如果改革顺利,新的邮政储蓄银行将成为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之后的第五大银行。

  而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局综合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则称,成立邮政储蓄银行这事情“八字还没有一撇”。他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表态:“我们内部现在还很平静,没有听说有关这方面的消息。”随后他补充了一句:“况且,近期来我们一直处于中国银监会的严格监管之下。”

  安徽省邮政储汇局一位姓韩的女士则对此感到茫然,“今后可怎么办?是好事还是坏事情呢?”她问道。此前该位女士参加了安徽邮政局关于代销基金的系统测试工程,并和其他省份的同仁一起接受了代销基金的相关培训。“当时感觉有点奇怪,好像我们也要向银行一样开始销售基金了。”

  此前的几年,关于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但是种种建议始终没有得到有关政府部门和利益集团的首肯。

  在近期举行的中国银监会2005年年度工作会议上,刘明康指出,今年银监会将根据国务院关于邮政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同步推出邮政储蓄改革,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并将其依法纳入银行监管体系。

  刘明康在会上再次强调,邮政储蓄应与邮政业务实行分账核算。此前,银监会下发“关于印发《邮政储蓄机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曾经明确指出邮政储蓄与邮政应实行“财务分开和分账经营”,《邮政储蓄机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三章第19条也作了同样规定。银监会此举意在落实对邮储的监管。

  如果顺利,邮政储蓄银行的建立将给中国金融业带来深远的影响。按照存款余额来计算,新的邮政储蓄银行将成为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之后的第五大银行。

  “尤其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金融体系将产生重大利好,干旱许久的农村有望迎来倾盆大雨。”一位对此深有研究的金融学者曾经向记者如是形容。

  此前,众多的学者一再批评邮政储蓄是农村金融的“抽水机”,吸收大量的农村资金然后几经周转,释放到城市中去。自从1986年开展邮政储蓄和汇兑以来,邮政储汇局分支机构一直是农民主要的存款渠道,其良好的信用、分布广泛的网点以及方便的汇兑服务令其他金融机构相形见绌。

  多年来,邮政储汇局吸收来的存款一直以优惠利率存放在中央银行,虽然2003年优惠政策被逐步取消,但仍然能为其每年产生200亿元左右的收益。目前,邮储资金自主运用渠道包括:对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国内商业银行的协议存款;国债和金融债的承销;以及银行间债券交易。刘明康对此表示,要完成邮政储蓄资金运用政策,进一步拓宽资金运用渠道。

  有专家称,邮政储汇局缺乏向企业和个人贷款服务的经验,也没有吸收公司存款的经历,因此要改造成邮政储蓄银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国内商业银行尚且缺乏风险管理、客户服务等各方面的能力,邮政储汇局将要面临的困难无疑令人担忧。

  中国社科院金融学者易宪容等人的建议是,将邮政储汇局改造成一家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服务的批发银行。他们认为,邮政储汇局首先应该为农村信用合作社提供贷款,从而有助于解决农村金融问题。

  据有关数据统计,邮政储汇局存款余额超过人民币1万亿元,规模仅次于中国四大商业银行,列第五位。邮政储汇局共有30000多处分支网点,个人账户数量为2亿户。而中国工商银行有22000处分支机构,农业银行则曾经表示其有37000处分支机构。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