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金额5840亿:凸显中国银行监管能力与信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 10:29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月24日电 (记者 谢登科)刚刚过去的2004年,是中国银监会各级派出机构全部组建到位后全面履行职责的第一个完整年度。银监会近日对外公布,全系统全年共检查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违规金额584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数字,凸显了中国银行业监管的能力和信心。 2004年,银监会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大规模的检查活动,对钢铁、电解铝、水泥、房
银监会统计,2004年全系统共派出现场检查组16700次,检查各类各级银行业金融机构74911个,处罚违规机构2202个,取消高管人员任职资格244人,发现涉嫌案件274起。 2004年,中国银监会确立了“提高贷款分类准确性——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持续监管新思路,把完善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作为实施监管的着力点,监管新理念开始逐步深入人心,监管方式和手段发生转变。 2004年,在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和高风险机构支付风险逐步显现的不利形势下,各级银监机构实行了不良资产按月监测分析制度,督促银行加强对已核销贷款的管理,规范不良资产处置行为,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下降”。截至2004年12月末,中国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3946亿元,较年初下降4.56个百分点,已降至13.2%;农村信用社按照四级分类的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下降544.64亿元,比例较年初下降6.27个百分点。 对照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标准,中国银行监管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根据2004年9月末的统计数字,境内主要商业银行核心资本由年初的7306亿元增加到7873亿元,累计发行次级债由年初的30亿元增加到767亿元,资本充足率比去年初提高2.23个百分点。到2004年底,资本充足率达标银行已经从年初的8家增加到21家,达标行资产占比相应从0.56%提高到44.6%。 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商业银行仍有相当大部分不符合或基本不符合国际标准,银监会日前明确了中国有效银行改革和建设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及其时间表,提出到2006年年底建立起有效银行监管的重要基础,2012年基本达到核心原则的各项标准。按照到2007年1月1日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基本达标的要求,2005年,要在巩固21家银行资本充足率达标成果的基础上,促使达标银行机构数量进一步增加,达标行资产占比达到70%左右,不断提高商业银行整体资本充足水平。 随着宏观调控的持续深入,中国银行业历史形成和长期积累的风险隐患正在逐步暴露,并且呈现出新特点。银监会表示,今后,银监会将提前制订下发年度现场检查计划,明确检查项目的实施时间及工作要求。要抓住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强跟踪检查,督促整改。要实行各类违规违法问题查处情况公开披露制度,强化社会舆论监督,不断提高银行监管的权威性。(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