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电站项目被环保总局叫停 江苏沉思发展之路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2日 09:16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李磊 姚峰 南京报道 18日下午,本报记者来到被环保总局指为违法项目的太仓港环保发电公司四期工程现场。门口电厂路简易商店里的破旧录音机里传来一首老歌,“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
对江苏来说,这或许就是他们过去九个多月起伏情绪的写照。 此前一天,国家环保总局叫停了30个违法项目,在26座电站项目中,江苏占了7席——按叫停项目归属省份划分,江苏名列第一。 而且,环保总局措辞严厉,在一份材料中称“决不允许出现像铁本那样的违法建设项目”——这再度触痛了江苏的疮疤,自去年铁本事件以来,这个工业重省一直为融洽于中央宏观调控而进行努力调整。 1月20日,恰逢江苏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省长梁保华在工作报告中坦言:“去年以来宏观经济环境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江苏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有待解决……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变挑战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 江苏很受伤? 在太仓港四期现场,记者看到工地上除了偶尔进出的工程管理人员,一片冷清。那些民工,因为不知何时复工,已经开始陆续提前返乡。 有关人员介绍,19日一大早,苏州市环保局就来人下发了违规通知,并将监督执行。 江苏省环保厅宣教科的人士告诉记者,省内这次被叫停的项目已经全部停工了,“这些工程必须要等待环保总局对环保评价报告的批复,并接受相关处罚,才能重新开工建设”。 据计算,江苏此次叫停项目的累计总装机容量达到486万千瓦,超过两个葛洲坝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江苏省发改委基础产业处的一位官员说,江苏严重的缺电状况,让江苏不得不加快电力投资的步伐。“今天(1月20日)我们江苏限电就要达到200万千瓦,这还不是最高的,2005年的估计缺口要超过700万千瓦.” 该官员还表示,依靠区域市场交换来平衡供需之间缺口,就目前来看还不现实。因为没有一个省或者相关部门有能力对江苏做出保证电力供应的承诺,“江苏还是要立足于本省,建立自己的电力供应保障体系”。 上述官员说,现在的电力供应缺口已经是这么大,而电源建设目前又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何实现梁保华省长刚刚在《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2005年GDP发展预期——11%。 江苏省环保局一位官员则认为,他个人判断江苏省被叫停项目的复工应该不是问题:“这个判断不是基于江苏现在和将来的电力供需不平衡状况做出,而是基于叫停工程的环境污染控制水平。” 该官员透露,包括这些叫停项目在内的江苏新建发电机组,脱硫程度一般达到90%,而有些装机60万千瓦以上的超临界机组,还配置了脱硝设备。“是程序问题,不涉及实质。” 但有专家以为,也许不应该简单地理解环保总局的这一次出击。 该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电站建设尽管是在能源紧缺的背景下开工,但电力设施多是为配套大型工业项目,所以不能排除中央是想借控制“补(短)板”速度来抑制投资的可能。 “铁本是直接针对投资项目,而叫停电厂建设是一种间接的方式,调控对象变成了为投资项目提供配套的项目。” 事实上,接踵而至的铁本和环保风暴事件背后,都体现了中央落实宏观调控的决心——而这正直接考验着江苏近年发展的核心战略——沿江开发。 根据环保总局提供的资料,此次的七个项目中,太仓港、华电扬州、江阴苏龙、南京苏源热电这4个项目都分布在沿江地区,“其他的三个项目虽然落户于连云港、邳州、徐州三市,但这三个电厂在设计时,除满足本地需求以外,也考虑了实现北电南送(苏北的电向苏南输送)规划,以服务沿江地区和苏南地区为目的。” “苏州向北”与“沿江开发” 在太仓环保电厂停工后的第二天,太仓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的一位官员向记者坦承,这对太仓的发展,特别是太仓港开发区的冲击很大。 按照原来的规划,太仓港区要着力引进具有带动效应的临江支柱产业大项目,做大做强石化、电力能源、造纸、物流、冶金钢铁五大基地,尤其强调要加快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电力板块。 如果没有电力板块,太仓港其他四个基地的建设可能举步维艰。 太仓的这位官员说:“对港区的这个定位并不是我们拍脑袋想出来的,是符合苏州市、江苏省整个的产业发展规划的。” 在经历了前几年井喷式的发展历程之后,依靠外资和开发区经济发展起来的苏州,迫切需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2002年开始,苏州市政府提出了“苏州向北”的发展战略。 太仓的这位官员表示,提出“苏州向北”的发展战略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自然选择。这个趋势就是“国际重化工资本转移,国内基础原材料产品市场扩张,国家实施增加能源进口战略”,也包括由于制造业成本上升,已经开始出现的制造业由上海逐渐向长三角的腹部转移。 所以在2003年苏州市政府一份文件明确提出,在基本形成沿沪宁线的高新技术产业之后,苏州的发展重点要向北移,在沿江地区,“形成现代重化工为主的基础产业带。”随后,苏州产业发展重心太仓港、常熟港、张家港三港合一为苏州港,苏州的沿江开发随即如火如荼。 类似的思路绝不仅仅在于苏州,在整个江苏,发展沿江经济,几乎已经形成共识,这也是江苏省“十五”规划,以及制定中的“十一五”规划的重点。 江苏省发改委的这位人士强调,“江苏和浙江的情况不是很一样”,浙江是民营资本的能力非常强,是“小政府,大社会”,而江苏从投资构成来看,国资、民资、外资发展比较均衡,政府的宏观规划能力比较强。 他说:“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发挥好这个优势,为下一轮的江苏经济发展寻找新的突破点。” 最终,江苏将这个突破点锁定在“沿江开发”战略上。 2003年5月19日,在江苏发展高层论坛第15次会议上,江苏的三十多位专家学者提出了沿江开发的动议;9月,江苏省委研究室、省计委等部门组织的调研组,便开始深入沿江各市县调研。再后来,江苏成立沿江开发与规划工作的调研小组,省政府几次召开常务工作会议讨论沿江开发有关问题,并听取各民主党派意见和建议。 到2004年5月,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编制终于尘埃落定。 根据规划,沿江的重点产业为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四大产业集群。 对此规划,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刘志彪认为,江苏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国际制造业基地,将成为这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世界范围内,国际产业资本正加速向长三角转移。江苏沿江地区依托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正好可以构筑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最佳平台。 更多的学者也表示,这种选择正是江苏先天资本属性和传统产业结构决定的。 江苏省委副秘书长李云峰分析,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喷涌和90年代的开发区奇迹后,江苏积累了很强的集体经济力量和雄厚的外资,而在江苏存量较大的国有资本,近年正随着国资改革的深入而释放出新的活力。 “这种资本形态决定了江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承接重型工业的产业结构,这与处在民营经济初期的浙江低、散、小的产业是不同的。”南京大学一位教授说道。 而江苏省沿江开发办副主任陈爱平则从流域经济学出发,认为“大江大河的沿岸地区一直就是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依托长江优势,承接国际资本,实在是江苏天赐机缘”。 他告诉记者,“江苏拥有长江可利用岸线303公里,已利用的只有116公里,只占36%。” 沿江战略再思考 正是江苏这种先天的资本属性和产业结构,令它对承接所谓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充满期待,再加上其在地理位置上的优越感,让这一届江苏政府在一开始便将目光锁定在“沿江开发”战略上。 但是,遭遇了一系列的事件后,这个制造业大省对自己的强盛路径,正重新陷入沉思。 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在去年铁本事件之后,江苏省委、省政府曾多次组织召开讨论会,就下一个年度、下一个五年甚至接下来十年的江苏发展道路重新磋商。 有专家透露,其中颇具争议的就是沿江开发。他说,特别是当宏观调控渐深之后,部分在最初把沿江开发自定义为“一高三大”,即“高耗能、大用水量、大吞吐量、大运输量”产业定位的地市领导,开始对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抱以彷徨。 去年下半年,江苏主要领导曾多次赴扬州、泰州等地就沿江开发战略进行再调研。在8月17日的一个调研座谈会上,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观统领沿江开发,并表示江苏实施沿江开发战略将“坚定不移”。 但他在会上专门反驳了沿江开发的产业选择就是重化工的说法,“按照规划,沿江的产业定位是基础产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化工、冶金、物流四大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发展电子、纺织、造纸、医药等优势产业,建设沿江国际制造业基地。” 虽然如此,江苏沿江战略还是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记者发现在梁保华省长20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沿江开发”出现的频率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采用集约式和保护式开发”的表述。 江苏发改委的一位官员说,其实沿江开发战略规划局部调整自2004年底已开始,核心是两条,一是集约开发,主要是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二是保护式开发,主要是环境和生态的保护。 值得玩味的一个细节是,江苏省环保厅厅长史振华专程在人大开幕当天来到江苏人大网与网友沟通。 当被问及如何在开发沿江的同时又不破坏长江即损害江苏的未来时,史厅长透露出一个重要消息——“江苏将对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行环境保护考核,昨天省委组织部已经出台了考核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