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自主创新体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0日 09:45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1月20日电(记者肖敏、齐中熙)去年,我国自主开发研制的超导电缆在云南电网投入使用,其电压、电流等主要性能指标均超过世界同类产品,但研发者不是科研院所,而是一家名为云电英纳超导有限公司的中关村企业。2004年,中关村诞生了13项重大自主创新技术,基本上由企业包揽。 北京市社科院中关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弘认为,与科研机构相比,企业的市场嗅觉
企业应该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原创”或“自主技术”,现在也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追求。上海华谊(集团)公司曾是传统化工企业的典型代表,如今它已初步确立在中国化工行业的领先优势。从2000年到2004年末,5年间其经济总量增加100多亿元。“是科技创新起了关键的作用,特别是自主技术创新更加重要。”华谊董事长张培璋说,深刻的教训表明,企业不能再走“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老路,唯有自主技术才是立身之本。 然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展迟缓,远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李荣融认为,目前企业技术投入少,普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中央企业科技支出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平均为1%,远远低于国际先进企业的水平。 加速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专家指出,我国已经提出到2010年力争进入科技竞争力世界十强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继续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使科技管理更有利于科研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重大科研项目的进展和成果转化,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同时,加强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的政策环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国家的产业政策要有利于推动企业的科技投入和自主创新,坚持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推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