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美国经济与美元前景 > 正文
 

法人:美元汇率狂跌 我国的外汇储备会否缩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7日 18:07 《法人》

  文/沈健 李兵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人民币是否升值、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对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是否造成实质影响损失,以及美国经济前景等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近4年来,美元兑欧元的汇率节节走低,从2000年10月最高点1美元兑换1.22欧元,到2004年12月7日,最低点1美元兑换0.74欧元,美元兑欧元汇率下跌了40%。而几乎与此同时,我国的外汇储备则从1620
亿美元,上升到5400多亿美元。这么巨大的外汇储备的增长伴随着美元汇率的下跌,不禁使人忧心忡忡:我国的外汇储备会不会因此而“缩水”?

  2004年11月26日,一则有关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透露的中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资产已有所减少的报道,立刻引起市场恐慌,美国国债应声下跌,后经当事人澄清而逐渐平息。但如何调整外汇储备中各货币资产的比例,以减少无形的损失,依然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同时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何时实行弹性汇率制,各具不同利益诉求的政府官员、经济学家、商界人士观点并不完全一致。从国内讲,这是利益多元化的必然反映 ;从国际上讲,则折射出各主要经济实体,特别是中美两国的经济利益的相互依存与博弈。

  逼迫人民币升值,美国想转嫁危机

  近几年来,美元陷入下降通道,有其复杂而深刻背景。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对《法人》说,首先是美国贸易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和“双赤字”问题恶化。2004财政年度美国的贸易逆差总额将突破6000亿美元,而商品贸易逆差是导致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占GDP的6%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美国的财政赤字也在急剧增大。布什上台后,由于实施大规模减税、反恐和发动对伊战争,财政支出迅速增加,2004财政年度联邦财政赤字高达4130亿美元。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就成为一个净债务国,据估算,2003年美国净债务占GDP的24%。

  其次是对美直接投资的明显减少。在过去相当长时间,美元能在经常收支存有巨大赤字的条件下保持币值基本稳定甚至升值,一个重要原因是外国对美直接投资的迅速增长保证了其国际收支的总体均衡。但从2001年以来,外国对美直接投资逐渐减少,如2003年竟比上年减少了44.9%,美国更难实现收支平衡。

  再次,布什连任成功以及11月17日美国财长斯诺在欧洲的讲话,使人们确信布什政府更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扩大对外出口,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减少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而根本不想入市干预汇率变化。市场对美元长期贬值的预期已经形成。

  布什政府不但放纵美元贬值,还设法逼迫人民币升值,想通过牺牲人民币来转嫁第三次美元危机。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吴军红副教授指出,美国人认为美元贬值所带来的好处,在很大程度上被实行固定汇率制的人民币的相对贬值所抵消,《纽约时报》发表的言论称,美元贬值扩大了中国对欧洲和日本的出口。美国国家经济研究所所长伯格斯坦在他的《美元高估与世界经济》报告中更大言不惭地说,根据美国贸易伙伴币值对美元币值的影响程度,只有人民币升值才能有效化解美元贬值的压力。

  继美国财政部长斯诺专程到北京游说未果后,美国“健全美元联盟”又提出欲通过“301条款”促使人民币升值,一些制造业协会还把过去3年多美国制造业丧失了270万个工作机会的责任归咎于中国,迫使人民币升值,对已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进行贸易保护。2004年11月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充当“马前卒”,抛出一份报告,呼吁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随后不久,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在柏林举行会议,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亚洲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弹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是在向人民币间接施压。

  与此相呼应,国际游资正通过各种非法渠道大量潜入我国,其中相当一部分国际游资有政府背景,他们操纵舆论,与西方国家的政府、劳工组织、制造业协会、媒体一唱一和,为捞取一把共同向我国政府施加压力。据测算,目前至少有400多亿美元的游资出于套利和投机目的进入国内市场。

  [1]  [2]  [3]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美元汇率新闻 全部人民币汇率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