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压力加大 固定投资仍然偏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6日 10:33 《财经时报》 | ||||||||
2002年底开始的新一轮经济扩张是在中国生产能力过剩、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发生的,不会出现1988-1989年和1992-1993年那样的需求拉动型大幅度通货膨胀。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一是初级产品价格最终会传导到消费品;二是生产要素价格出现上升趋势,民工工资上涨的压力开始显现,央行加息使资金价格上升;三是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和石油价格仍处于高位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四是服务和公用事业价格上调压力加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财经时报 中国国民经济在高速运行中实现了平稳、协调发展的同时,经济运行中旧有的突出矛盾并没有根本解决,同时又出现了一些需要关注的新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2005年和未来需要着力解决的。 固定资产投资在建规模仍然偏大 当前投资过快增长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重工业投资的特点是投资规模比较大,投资周期比较长,一般需求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目前中国的在建规模约20万亿元,相当于3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作量,始于2003年的投资高潮,至少可持续到2007年。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全建立、财政分灶吃饭和以经济增长作为地方领导的政绩考核指标下,企业和政府的投资扩张冲动依然强烈。 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抑制了投资过快的增长速度,但没有改变投资较快增长的体制和趋势。 农业增产基础不稳能源和运输依然紧张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长期落后,耕地质量下降,扩大粮食生产的难度较大。由于世界粮食丰收,国际粮食价格稳中有降,国内粮食供求缺口减少,粮食库存处于较高水平,2005年粮食价格不会出现2004年大幅上涨的局面,农民增收的难度明显加大。 中国资源保障程度和人均资源占有率低,而长期存在的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式经营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约束的矛盾,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煤电油运紧张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 货币信贷收缩中结构性矛盾突出 在金融调控取得了明显成效的同时,行政性信贷控制措施导致信贷投放结构与宏观调控的意图存在一定矛盾,货币供给量增速下降过猛,用于生产的短期流动贷款减少,用于投资的中长期贷款增加,中小企业资金紧张,民间金融又趋活跃,资金体外循环增加。如果货币信贷继续保持目前的增速和结构,将对2005年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房地产泡沫问题值得关注 在房地产开发土地受到控制、储蓄负利率、人民币升值预期、建材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主导下,社会资金和海外部分游资流入房地产业,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部分城市已经形成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房价上涨的势头,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将带来较大金融风险,并影响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成本推动型价格上涨的压力加大 2002年底开始的新一轮经济扩张是在中国生产能力过剩、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发生的。从经济增长核算的角度分析,目前中国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在9.5%左右,当前的实际经济增长速度和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不会出现1988-1989年和1992-1993年那样的需求拉动型大幅度通货膨胀。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一是初级产品价格最终会传导到消费品;二是生产要素价格出现上升趋势,民工工资上涨的压力开始显现,央行加息使资金价格上升;三是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和石油价格仍处于高位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四是服务和公用事业价格上调压力加大。 人民币继续面临升值压力 最近,美元对欧元、日元大幅度贬值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国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供大于求,外汇储备数量增加较快,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依然强劲。现行人民币汇率政策也对中国保持独立的货币政策带来严重影响,如何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是中国政府相当棘手的问题。 由于存在上述诸多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成效还是阶段性的,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还存在不少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在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时,要充分体现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执笔(祝宝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