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2004年,世界经历了措手不及的一年。当石油价格经过大半年的几轮上涨接近每桶50美元时,更高的油价预测被市场广泛接受,然而,油价却在一周内迅速回落。而当人们开始等待油价进一步回落时,油价却迅速突破50美元的历史大关,直奔60美元而去。而当70美元的油价都敢想时,油价又再次回到40美元附近。整个2004年的油价让人们措手不及。
与油价一起让人们措手不及的还有美元的贬值、人民坚持不升值、中国原材料价格
的大幅上涨、宏观调控以及人民银行去年10月份的加息。当然,让人们措手不及的更有离2005年仅几天时间的南亚海啸灾难。
谈及人民银行去年10月份的加息,不少人对“被市场遗忘就是最好的加息机会”给以津津乐道,并由此认为人民币升值的时机也会这样去选择。
然而,如果事情果真如此,那么市场上的大多数人都不会措手不及。以手上握有人民币资产的炒家为例,无论你在任何被市场遗忘的时候升值,他们同样赢利。所以,对人民币升值而言,没有合适的时机。但在2005年,人民币不升值,照样可以让你措手不及。
其实目前的人民币面临两个问题:升值压力与汇率变动机制的调整。它们是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要求下的不同概念的两个问题,只是由于市场的作用以及在与美元贬值的对抗中,人民币升值问题被强化,而人民币汇率变动机制的调整被淡化了。
至此,我们可能已经发现调整人民币问题的机遇所在:在被广泛而重点关注的人民币升值问题上,将按兵不动,而调整的是被市场淡化的人民币汇率变动机制。所以,在2005年,人民币不升值,照样让你措手不及。
2005年,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会以增强汇率弹性为核心,而不会是单纯的重新定值人民币。也就是说,重新定值人民币的可能性在下降,而增强汇率形成机制灵活性在增加,这将是2005年汇率体制改革的基调。
考虑到在中国境内积累了近千亿美元的短期资金,因此2005年上半年人民币温和重新定值的可能性并不大。制约人民币重新定值的因素包括:中国外债结构的趋紧;中国境内热钱的规模;贸易信贷和外资企业已实现而未汇出利润的增加;中国金融体系能承受的资本流动逆转;储备中的美元比重。这些因素均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可能性在下降。
而另一方面,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因素更多,其中关键性变革将包括:国际和国内银行充当外汇做市商制度;外汇产品——外币即期交易品种的增加;远期结售汇的展期或者人民币远期的推出;央行对人民币远期汇率的指导;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结售汇条件安排。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达到:人民币即期和远期基准汇率的形成;官方储备向以商业银行为主的私人部门的分流;本土和国际商业银行在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中重要性的上升。
至此,我们可能已经相信人民币升值确实没有好的时机,人民币升值问题将不知不觉地转移到汇率的变动机制上。但你猜想一下,如果大多数人都这么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是另一种措手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