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与本土眼光 16家顶尖机构把脉2005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 18:56 《新财富》 | |
骆祖斌/文 宏观调控无疑是过去一年中国经济领域中最引人瞩目的事件。当关于中国经济纷纷扰扰的“硬着陆”和“软着陆”讨论年终终于“粉尘落地”,这个全球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引擎之一,似乎可以令人放心地以更“可持续”的步伐前行。然而经济体内:投资过热、资源和能源瓶颈、通胀因素、制造业中心区域劳动力减少等等问题无不显示着其明日路途上的“颠簸”;而在全球背景下观照:石油价格高企、美元汇率下跌带来的国际贸易不均衡以及由此引发的人民币升值问题、全球产业转移中新的竞争对手不断壮大,也令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稳固增加了些许不确定因素。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需要明白: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将以怎样的态势持续?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是什么?中国应具有怎样的竞争力以及如何通过合适的途径实现这样的竞争力?我们觉得,判断方向和提出警示同样具有意义。 16位中外经济学家“廓清”中国经济 从纷繁的动态世界中寻找准确的方向并发现标杆,无疑需要大智慧,尤其当我们寻找的是这个在全球化视野中日益举足轻重的国家未来一年的经济发展脉络。解答这样的命题,哲人和预言家可能是受欢迎的,但却是一贯注重充足论据和严谨分析的《新财富》所竭力回避的。而经济学家们基于一贯严谨的逻辑架构和缜密的理性分析,把握全球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确是不二之选的“廓清”者。 出现在本专题中的有:摩根士丹利、高盛、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瑞银、雷曼兄弟等国际投行的中国或亚太经济学家和国内中金、光大、中信、国泰君安、申银万国、国信、海通等券商研究机构以及博时等基金研究团队的首席经济学家和分析师。 我们关注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拥有广泛国际视野的国际投行的中国经济研究专家和长期在国内资本市场中历炼的本土券商和投资机构的经济学家,对2005年中国经济大势条分缕析的“把脉”。 寻找2005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 我们试图在经济学家们自由阐述的“预测”里,发现足以影响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考察这些关键要素,除了提醒众多读者需要更加关注它们在未来的走势和变化,我们还试图从经济学家们的探讨中找出一些应对变化的可能的解决之道。 梳理16位经济学家不乏专业和学术的“预测”文案,宏观调控、GDP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出口、通胀、加息、人民币升值……这些在过去一年里耳熟能详的词汇再一次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表1)。
如果可以从散落在其中的零零散散的预测数据作简单的加减平均,我们大致可以这样描述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脉络:2005年,中国经济进一步减速,GDP增长将从2004年的9.33%回落至8.32%左右;在拉动本轮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中,“投资”和“出口”显著回落,“消费”需求略为稳定;通胀维持在3.4%左右的温和水平;政策面略微放宽,但宏观调控会持续;利率温和缓步上调;人民币小幅升值。在中国经济长期趋势的截面上,2005年,将是一幅非常温馨的“软着陆”画面。 然而实体经济从来无法以隔断前后联系的断面或现象来考察,在确切的数字显示的“或然”背后亦蕴含着截然不同的因果关联。16位中外经济学家关于2005年中国经济的预测,除了在经济增长回落、经济结构转型上较为一致,对于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等方面的观点多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这印证了中国宏观经济领域问题的复杂、难辨,更显示了未来一年经济成长中的众多不确定性。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