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半小时:中国经验——资源丰富新疆篇(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22:15  CCTV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中国经验——资源丰富新疆篇(图)(3)

图片由CCTV《经济半小时》提供

经济半小时:中国经验——资源丰富新疆篇(图)(3)

图片由CCTV《经济半小时》提供

  新疆棉花

  莎车县赫尔巴格乡是全县种植棉花面积较大的乡镇, 这两年这个乡的棉花种植面积却在减少。

  虞军(莎车县哈尔巴格乡书记):咱们有以前3万亩棉花地最后调减到3类地以后,占到22000亩,调减掉8000亩3类地。

  据了解,从2002年起,新疆就压缩棉花种植面积257万亩。对于棉农来说,家庭收入的60%来自棉花种植,棉花就是他们的命根子,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少种棉花呢?

  虞军:在价格低的时候3类地种棉花就不太合适了,咱们从3类地里面收的效益就比较低,所以咱们就进行了调减。

  在虞军看来,把投入高、产量低的棉田淘汰出局,可以一箭双雕:淘汰下来的棉田可以种果树,增加收入,而保留下来的高产田还能发挥更好的效益。照理说,棉花的种植面积减少以后,棉花的产量也会有所下降,那么,如何做到降低种植面积以后,而棉花的总产量不减少呢?这无疑又是一道新的难题。

  虞军:坚决用1类2类地种植棉花,这些地保肥保水能力比较强,第二方面咱们加大了对棉花种植重大措施的落实。

  在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宋全喜告诉记者,运用科技成果,提高每亩的种植密度,提高每亩的单产,是一个增产增效的好办法。他告诉记者,原来每亩种植12000株棉花,增加到现在的18000株的,也就是说,现在每亩多种棉花6000株。

  宋全喜(喀什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提高单产。

  从棉花高密度栽培前后产量和收益的对照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采取高密度栽培之前每亩产皮棉100公斤,收益为230元,而采取高密度栽培以后,每亩能产皮棉150公斤,收益为535元,也就是说,采用高密度栽培技术以后,每亩棉花就增加效益305元。压缩棉花种植面积,通过种植其它经济作物,化解棉花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利用高密度栽培,提高了棉花的单产,这不能不说,是新疆棉花经济在2004年走出的一步高招。新疆农民这番棉花加减法中,能得到多少好处呢?我们还是来看一下那位曾经因为不愿意种棉花,和村长冲突过的热合木.热合曼,看看他现在怎么样了。

  农民现2004年12月20日,记者在莎车县的阿斯兰巴格乡热合木.热合曼的家里拍下了这组画面,镜头前的热合木.热合曼与以前相比,家里的生活已经大不一样,因为仅2003和2004年,两年时间,他家的10亩棉棉花收入就达2万3千元,如今,他家不但增添了牲畜,而且购买了四轮拖拉机,用于耕地和运输,在他家门前,记者看到,全家人正在准备建房用的材料,他告诉记者,来年家里不仅要盖3间新房,他还要再多种一些棉花。

  阿斯兰巴格乡热合木.热合曼:如果我有余地的话,虽然只有我和我爱人两个劳动力,我还想将棉花地扩大到15亩。

  其实在新疆,不仅仅是像热合木.热合曼一样的农民,因为种植棉花生活得到改善,而且,棉花已经成为新疆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目前,棉花产值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30 — 40%,棉花加工业、棉纺织业对促进新疆的地方工业也起到了巨大的对动作用,棉花的出口创汇额,一度占新疆外贸出口总额的40%。

  发展棉花产业让新疆农民过上了好日子,不过,除了白色的棉花,别忘了新疆其他的资源也丰富。来看一下这组数字,新疆的天然气占了我们国家陆地天然气资源的34%、石油占我国资源总量的30%、煤炭则占我们国家地质储量的40%,实现这些优势资源的转换,无疑将把新疆经济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我们再来听听王乐泉书记还有什么高招?

  王乐泉访谈

  记者:在你看来的话要让新疆这些优势资源尽快转换为优势产业,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中央政治局委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西部大开发这样一个基本的战略,无论如何不能动摇大概至少需要坚持半个世纪以上,才能够真正让这些地方的优势资源,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优势产业真正能够形成靠这个优势的产业,带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这个局面才能真正形成,资源转换这个道路应该是要一步一步走,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一部要走什么,基础设施的完善,怎么能够把这个长距离运输成本降下来,这是关系我们新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凡是能够通过管道变成液体通过管道运输的,一定要通过管道运输,现在看起来油应该这样,并且最好是成品油运输,一个管道气煤油都可以同时运输,这个基础设施建设是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这个钱从哪里来,国家在这个方面投资就包括了,中央直接投资,特别是我们国家大的企业集团的投资,只要是这个产品效益好,内地的企业集团照常可以来新疆做事。现在看这已经不是个别的了,很多企业已经到新疆来了,也包括国外的企业和集团,也可以到这来,就是总体的包括社会,包括大量的民营的非国有的这一些,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我们很想知道在你看来的话,新疆的棉花,在这十几年的发展当中,积累的最重要的经验是什么?

  中央政治局委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我觉得首先是我们认准了,新疆农业主导产品,主客观条件分析之后,我们感到棉花在新疆的大发展是有条件的,一旦认准这个优势以后,那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能一有一点什么风吹草动就马上动动摇。一个主导产业的形成要想真正在一个地方长期让它发生主导作用,你必须坚定不移。

  到2004年,新疆已累计收购棉花近3000万担,棉花产量连续十一年蝉联全国第一。也就在2004年,新疆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163元,增长了7.7%。

  前不久结束的全疆农业工作会议上,新疆确定2005年继续做强棉花主导产业,使棉花总产达180万吨,同时,新疆2005年还计划增加粮食和果业、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几百万亩,成为国内新的农业基地。《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首歌,正在变成现实。

  记者:胡长春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经济半小时>

  首播时间:21:30

  重播时间:12:35(次日)

[上一页]  [1]  [2]  [3]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