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财经时报2004年重要新闻回顾(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 16:48 《财经时报》
  3月27日

  差别准备金率实施贷款供给向投资热泼冷

  在与此相关的硬性指标约束下,如果商业银行真能按照资本充足率等指标控制信贷规模(以资定贷),贷款增速将从供给方面受到抑制

  添窗口利率之手指导商业贷款成本

  同样作为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重要步骤,放宽商业银行贷款上限,说明央行将不会轻易强行提高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而再贷款浮息制度恰为央行引导贷款利率的走势提供了手段

  贷款利率走高居民储蓄利率下限微妙

  除了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加大央行票据的发行力度,适度降低银行储蓄利率也不失为抑制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的一种手段。因为中国的货币供应量过大主要是由外汇占款过多、居民储蓄意愿过强所致

  央行新政债市看涨城市商业银行受瘪

  那些暂时执行差别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正是差别准备金率制度的挑战者。有市场人士戏称,差别准备金率是专门针对中小机构的“紧箍咒”

  夏斌:信号作用大于实际力度

  确定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在一定区间内设若干档次,且到4月25日执行,意味着央行待一季度金融形势较明朗后再抉择;央行公布的是建立一项浮息制度而不是宣布单纯一次性提高再贷款利率,意味着将随时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决定上调和下降基准利率水平

  4月17日

  再调准备金率冲击波

  在央行宣布实施差别准备金率时,《财经时报》曾根据目前的经济势态,预计货币政策调整可能尚未到位。果然,央行宣布再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尽管市场对货币政策再度调整有心理准备,但对政策如此密集地出台仍感意外;商业银行担心,这种冻结流动性的措施,可能很快影响到他们的债券市场收益

  货币新政密集市场意外周小川强调价格工具

  在本周央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举办的高层研讨会上,周小川指出,货币政策工具分为“数量型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等)和“价格型工具”(利率、汇率等)两大类,中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较偏重使用数量型工具;“选择几个工具,对中国经济的效果可能比人们想象的要更大一些,也更灵活一些”

  加息手段受到旧体制束缚

  全国人大财经委经济室李命志认为,利率杠杆对政府和国有企业拉动的投资过热无能为力;北京大学沈明高、中央银行金融稳定局徐忠指出,贸然提高利率会吸引更多“热钱”进入中国,进一步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提高贷款利率可能导致商业银行更多发放贷款,对冲货币收缩政策对经营业绩的影响;近期升息还会进一步打压有效需求,可能使刚走出通缩阴影的经济再次陷入低迷

  5月8日

  “停贷”传言扭曲市场企业设法拒还贷款

  在浙江地区,政府突然改变“游戏规则”导致市场恐慌,企业直接反应是“抓紧收回应收款项,推迟支付应付款”;有的企业和银行信贷人员一起将原来的贷款期限延长,防止将来可能的贷款困难

  5月15日

  拒绝市场过高利率预期央行正回购再相助

  在准备金率刚刚上调、加息预期强烈的情况下,一改连续7周的数量招标,继而选择价格招标方式发行票据,说明央行回收流动性的压力很大

  5月22日

  调利率还需观察息口盯住5%通胀率

  央行加息与否主要看真实贷款利率是否为负;周小川指出“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还没到5%,我们需要观察”

  6月26日

  央行政策意图为何不能有效传导

  夏斌分析6因素:外汇占款不断增多的压力;国有商银现有盈利模式制约;处理历史坏账和体制转轨压力;总体流动性偏多;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的不平衡因素;金融市场欠发展

  7月31日

  央行全面测试利率预期市场中长期预料将升息

  一年期票据发行利率今年5月18日第一次击破央行再贴现率3.24%后,再度呈现大幅上升状态,并于本周达到3.5089%这一今年以来的最高点,高于再贴现利率0.2689个百分点;观察下一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将十分关键,这里或许会带出央行对市场利率和加息的态度

  贷款结构偏离宏观调控目标

  银行监管职能从央行分离后,央行的货币政策独立性有所提高,但失去对银行的直接监管职能,商业银行也就不用再对央行“言听计从”,以前可以有效控制信贷数量和投向的“窗口指导”效力被打折扣

  8月28日

  周小川讲话震动债市加息预期又升温?

  市场人士认为,尽管周的讲话表示出对目前宏观调控效果不尽满意的态度,但或许正希望通过传达信息,表明不轻易动利率工具的意图;刘明康则明确指出银监会将很快颁布关于管理房地产贷款及其他贷款风险的规章和指引;两者预示:即使加息也不会“一刀切”

  10月25日

  央行对冲外汇占款力度空前居民持币意愿骤增

  按理说,如果在通货膨胀预期依然高涨的时期,央行投放基础货币不但不会降低市场利率,反而会增加通胀预期,进而导致市场利率上扬;因此,如果货币投放增加而利率走低,那是不是意味着市场对中国通胀的预期正在下降

  11月1日

  加息为货币投放铺垫银行流动性风险可望释放

  中小银行的头寸调剂只能依赖大银行的资金融出,但在加息预期下,大银行不愿放出长期资金,中小银行只能通过融入超短线的资金去支撑较长期的贷款,于是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随之放大。国研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指出,一旦加息,央行将可以适当放松货币数量控制,转而把精力放在解决金融系统结构性弊病

  加息与土地审批解冻契合新规随之启动

  有关专家指出,按现行的土地管理制度,国家要将土地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其运用存在困难;土地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可以进行批不批、批多少的总量调节,却不能进行行业结构性的调节

  11月8日

  加息后贷款投放力度加大央行出招严防银行流动性风险

  为防止流动性风险,11月8日,央行正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接入大额支付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商业银行用自有债券向央行质押融资的操作可以实时完成

  财政政策与税制改革

  1月3日

  税制改革指向经济结构调整

  积极财政政策虽未“淡出”但已“转型”;2004年中国将全方位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

  财政部与央行联手控盘

  央行为控制货币市场利率回到理性水平做出努力,2004年财政、货币两大政策配合或许发生质的变化

  1月17日

  建设国债初定1100亿政府投资列入预算

  中央政府将逐步在预算内增加经常性建设投资资金安排,本年度安排50亿元;在不扩大财政赤字规模的情况下,将逐步把中央预算内经常性建设投资增加到1000亿元

  1月31日

  宿迁出卖公立医院:疫情与体改双重考验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普遍遭遇出资人缺位问题,医疗“管办分离”短期内难有说法;一些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改制带有很大的自发性,一旦各地一哄而起,后果不堪设想

  2月14日

  重策出击“三农”农业税赋拟5年降至2.4%

  中央准备用5年左右时间将农业税收由现在的8.4%降至2.4%。每减少一个百分点,中央财政将需拿出70亿元,减少6个百分点约需400多亿元

  2月21日

  重点审查预算草案人大圈定7部委

  审查涉及3方面:法律性,如预算支出的规模、比例、方向是否合法;效益性,主要看国债投资的方向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等;真实性,有无虚收、漏收、预算支出是否真实合理等

  3月6日

  财赤规模变数不大中央建设性支出缩减250亿

  逐步将经常性建设投资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是中央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重大转变;据测算,2004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建设性支出为1454亿元;拟议发行的1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中,950亿元纳入中央预算,150亿元转贷地方

  3月13日

  5部财税法律列入规划企业所得税并轨提速

  国税地税两套机构征管造成浪费并加大系统间矛盾,必须尽快改变;在统一税基的基础上,由国税局和地税局中的一个负责征收管理,另一个负责税收稽查,以尽可能降低缴纳费用,提高征管效率

  3月27日

  增值税:从生产环节转向销售环节

  在零售环节征税,有利于扩大征收面。从征收成本的角度,中国历来把流转税放在流转环节而不是最终消费环节征收

  4月17日

  奢侈品加征消费税年内可望实质突破

  从外贸角度讲,奢侈品消费税是每一个国家的国内税法,并不与WTO规则抵触;中国迟迟没有推出这一政策主要因为避免引起贸易摩擦

  5月8日

  财政救急救不了穷振兴东北方式要变

  预料中应很快实施的第二批投资项目名单没有公布,新的国债资金未继续投入,“选项目,配资金”模式是否被重新审视?要打破计划体制下产生的“潜规则”,途径之一是在原体制外局部建立新的市场化体制,专家建议将沈阳升格为直辖市

  货币政策抑制投资乏力财政部角色难唱

  中国未来两年若想避免“硬着陆”,需更加重视货币政策与财政、商业/贸易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对待税收等财政政策,需要财政部与发改委、税务部门等协调

  财政政策与税制改革

  5月29日

  地方发债利弊再度交锋政府职能定位已成焦点

  大量地方债都在以不规范、变通、隐蔽的形式发生,且规模不断膨胀。必须首先确定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究竟是经济增长,还是公共服务

  6月5日

  国债投资放缓财政政策关注结构

  财政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科文卫等将加大投入,仍体现积极财政政策特点,但变拉动投资为拉动消费,结构调整明显。财政部官员强调,要防止已经上马的投资项目半途而废

  6月12日

  增值税改革试点7月开局

  除了投资过热已受到抑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也是改革终于启动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所得税法将有望成为中国新一轮税改中第一个出台的税法

  6月26日

  境内企业与“避税群岛”蜜月将尽

  税率并轨后,中国公司利用开曼群岛、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国际避税地避税、通过资本弱化和转移定价等方式避税将受到控制。《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将限制中国企业在国际避税地虚设外资机构,借以转移收入、转移利润、实现避税等做法

  安永:税率并轨后企业所得税约24%~28%

  安永合伙人傅子刚认为,内外资企业税率并轨后,外资企业所得税税负不一定会普遍提高,因为企业税负高低还要看税基变化,中国按不同行业区分的税收优惠政策仍将存在

  所得税优惠政策调整过渡期安排5年?

  外商意见:中国政府应尽量避免触犯WTO的公平待遇问题;新企业所得税法仍能给外商一定的合理税务优惠,并采用简单明确和高透明度的制度;税制变化会影响外商当年投资中国时所做的经济预算,影响他们的回报预期

  7月3日

  审计报告揭露“小财政部”现象

  财政部预算司官员认为,中央政府有几个部门拥有预算分配权,破坏了预算的完整性,与当前推进的部门预算改革目标相背离。某些有预算分配权的部门年初预留部分预算资金,不按预算规矩花钱,给地方预算和人大审计带来麻烦

  7月27日

  人大希望财政增收预期准确变超收支出报告制为审批制

  在保持目前财赤和国债规模的情况下,GDP增长对财政收入增长的弹性系数大概是12,即如果GDP平均增长保持7.2%的水平,财政收入增幅应在15%左右。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预决算审查室专家表示,人大想采取报批制,但还没有走到那一步

  9月13日

  财政审计即将联网政府花钱被实时监控

  前不久,财政部国库司通过支付中心网络发现某预算单位一笔支出的数额与项目不合常规,要求该单位做出解释,随即查出资金被某负责人用于个人消费,从发现问题到追缴回资金只用了两天时间。据说,这位挪用预算的部门负责人在受到相应处分时感到不可思议——“他们怎么这么快就发现了?”

  10月18日

  国库全年增收5000亿巨额存款为难央行

  今年3月末,财政在央行的存款余额达到3416.0亿元,6月末,存款余额高达7755.6亿元;1-7月,财政存款累计增加395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1273亿元。按惯例,对于财政超收收入的使用,一般会到11月做出支出安排,12月开始支付。因此,未来的几个月,财政支出压力巨大,是否会“突击花钱”?央行担心

  财政政策与税制改革

  11月1日

  财政政策明年有望降温但仍“具有积极性质”?

  对于下一步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目前存在不同意见,但发改委的主流观点是,明年实行“具有积极性质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继续实行从紧的土地管理政策;这与今年5月27日,财政部长金人庆在上海“全球扶贫大会”上所提出的,为确保中国经济稳步健康发展,财政政策将由“积极”转向“中性”的说法也许存在一定距离

  预算超收3000亿无疑削减赤字和追加支出两难

  对于今年的财政超收收入的安排,增加支出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因为目前的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在预算出现盈余的情况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协调?这就需要关注国债的净清偿额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如果财政部在市场上清偿国债,将会在金融市场上造成流动性不足

  11月8日 

  税制改革援手内资零售业商业暗箱见光

  国税总局将统一向零售业“进场费”征收营业税。税收政策变化更深一层的考量是,在零售业正式开放后让内外资企业在税收上享受平等待遇,让双方在同一规则下竞争。而零售业长期存在的“进场费”这一商业潜规则,将随《通知》下发后得到进一步巩固

  11月15日

  3000亿国库超收资金年底全部花掉

  中央财政超收部分已经排定两大出口,其一增加预算,冲销年中2000多亿元清偿出口退税的国库借款;其二用于加强农业等薄弱环节,支持改革,帮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解决财政历史遗留问题;地方财政超收部分,也要精打细算,保证重点支出;今年的超收收入不会用来消减赤字

  提法从“中性”转向“稳健”明年财政政策基调再考政府智慧

  楼继伟解释说,根据明年存在财政赤字并且调减数量的情况,“中性”这种表达不够准确 ,用“稳健的财政政策”更加准确;经济学对“中性”的理论解释,就是政府没有财政赤字,一般人的理解,就是实现财政预算收支的平衡,即对社会总需求不产生扩张或收缩的影响

  12月6日

  中外企业所得税并轨遇阻明年3月通过无望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两法合并,在明年3月之前通过人大常委会“三读”已经无望;《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搁置原因使商务部担心,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后,对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会产生负面影响;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及企业咨询部合伙人陈明宇认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时候,所得税税负水平只要不高过他母国的税负水平,他就不怎么关心

  政府改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