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宝股权之争乱象纷呈 何去何从无从辩识(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 19:13 《全球财经观察》 | |||||||||
一桩交易,各方有分歧应该坐到一起谈判,然而目前健力宝事件的奇怪现状是:三水区政府闷头谁都不理会,静等15日的来临;李志达介入时曾答应让张海回购深圳健力宝足球俱乐部亦未兑现,两人隔空交火,李称张是职业说谎者,张则说李躲着不见他,他势必要把这笔交易搅黄,双方都对《全球财经观察》表示准备起诉对方;而另两位关键人物祝维沙和
“我现在是进退两难了。本来是一个禅让,后来变成逼宫。现在本来是一个转让,将来可能会形成一个比较经典的股权之争。”张海说。 张海,此前一直埋头在资本市场上叱咤风云奋力搏杀,从不理会对他各种发家来历的猜测和求证,在健力宝事件中他一反常态地频频会见媒体,对外展示自己在被合作伙伴的指责和已被立案的传言包围中气定神闲的一面。他在故作镇定吗? 与张海从低调走向高调的反常相呼应的是,此乱局中的另一关键人物祝维沙从高调走向低调的反常举措。在张海和李志达隔空交火不可开交时,祝维沙这个一度很张扬的人,在向市场制造出了与张海失和的形象后就消失了。 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是,在2001年张海与祝维沙两人合作举牌意图掌控方正科技的时候,是祝维沙高调地站在前台,真正的谋划者张海低调地潜伏在幕后。这次两人是真的决裂了还是仅仅在战斗中相互转换了一下角色呢?一向寻求控制权的张海,为何在2002年进入健力宝的时候,不一步到位的真正掌握控股权,而是以4:3:3的比例,让祝维沙和叶红汉有联手牵制他的机会呢?当他2003年底希望采取行动真正成为大股东的时候,祝维沙为何要联合叶红汉敷衍和拒绝他,而不停地在外寻找买家呢? 是否,这才是破解健力宝股权争夺乱局的关键所在。 “这件事的最大教训就是不控股的企业不能做。”2004年12月29日,张海在广州对 《全球财经观察》说,这是他在健力宝事件中最深的体会。 “我来健力宝就是想将其合并、重组,然后上市,随后将饮料业务交给专人管理,我在这个平台上去做别的事情。这一切没有控股权就无法实现。”张海说。 据张海表示,为达到这一目的,他在2003年下半年开始谋划将健力宝与国内一家级别相当的饮料企业合并,以此让自己夺得完全的控股权。虽然在当年他已经与对方达成协议,但遭到其他股东的联合反对,张海的计划没有成功。 至2004年年初,张海开始与祝维沙与叶红汉谈判,希望收购祝与叶两人在健力宝的股权(参见健力宝股权结构图),但是并没有获得祝的同意。 “后来我觉得自己在健力宝的耐心也不足了,核心原因就在于我不是真正的控股股东。”张海说,此时祝维沙与叶红汉也开始联合起60%股权来牵制他。2004年4月,张海称他就基本上下课了。“我就去玩了。8月被正式逼宫下课。他们开始找买家。” 祝维沙与叶红汉何以如此坚决不愿将股权卖给张海呢?张海是否真的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