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印度洋海啸波及中国经济 > 正文
 

海啸不会刺激经济增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 02:35 第一财经日报

  程悠悠/编译

  遭受印度洋海啸袭击的东南亚、南亚国家,从印度尼西亚、泰国到印度和斯里兰卡都还在清理海啸袭击之后的废墟。但是著名经济学家弗来德.博格斯坦已经预测这场三十年来最大的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来说反而会是件好事。

  博格斯坦的观点

  位于华盛顿特区的研究机构国际经济学院主任博格斯坦去年12月29日在美国全国公共电台表示:“尽管造成很大的困难,这类自然灾害从长远来看对经济都会有正面作用。”

  博格斯坦同时也是西方八国集团峰会的顾问。他说:“(灾难之后的)重建过程本身需要大量的投资。在此次海啸中,用于重建的投资大部分来自国际援助,但也会有新投资,比如说建筑合同。”

  这一切的直接后果就是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更快的经济增长。同时,随着更新更好的海滨旅游设施在被海啸摧毁的废墟上重建,泰国遭受海啸袭击的滨海地区Phuket省从游客上赚取的收入可能会比海啸灾难之前更高。

  博格斯坦认为,新饭店的修建会更具现代化和吸引力,它们很有可能会在将来带来更多的游客。这样,虽然类似海啸这样的自然灾害在短期内的直接影响是负面的,但是在中远期来看,反而会增加经济活动,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因此它们有着积极的长远影响。

  可信的观点?

  我们先不要指责博格斯坦的冷酷无情。他在接受电台采访的一开始就声明他仅仅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成本和收益。

  他说:“我不希望(人们)因为我的话从这次的灾难上转移视线。这次地震和海啸造成的灾难是巨大的。”

  博格斯坦的观点有说服力吗?有两个理由让我们认为他的观点不可信:首先,要把人文悲剧和经济灾难分开是不可能的。从泰国到索马里,一共有大约15.5万人在地震和海啸中死亡或失踪。虽然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没有任何保险,但是我们难道能因此把他们的生命从成本和收益的等式中排除掉吗?

  其次,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经济学教授克立斯托佛.维斯特利指出博格斯坦的论调是所谓的“破窗”谬论的一个例子。有待解决的问题维斯特利在米塞斯学院的网站上说:“自然灾害对经济增长并没有好处。正如19世纪经济学家巴斯蒂特所说的那样,房屋主人用来修理打破了的窗户的钱只不过是转移到了玻璃商人的口袋而已,而这些钱原来可能用来购买西服或其他用品。”

  巴斯蒂特得出结论:“无论窗户破了与否,在整体上来说对工业的发展,或全国的就业状况来说并没有好处。”

  但这是否意味着任何人为或自然灾难之后都将有个经济飞跃的逻辑是错误的呢?比如说1995年日本大地震,美国“9.11”恐怖主义袭击和去年佛罗里达的龙卷风?

  如果问题的答案如同维斯特利所说的那样明确的话,那么人们很难相信像博格斯坦这样的地位显赫的经济学家会持上述观点。

  在巴斯蒂特死后150年,经济学家们还在问这个问题:自然灾害是否能促进长远经济增长?这正说明了自然灾害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区分不同灾害

  区分不同类型的灾难正是威斯康星大学教授斯奇德摩尔和日本名古屋城市大学教授TOYA2002年合作研究报告的题目。他们研究发现,从长远来说,类似洪水和飓风这样容易预测和经常发生的灾害确实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像地震和海啸这样难以预测、偶尔发生的灾害对经济增长并没有任何积极影响。

  人们不难理解这样的结论。每次因洪水或飓风摧毁而重建的房子和工厂在技术上都会比原来的先进,这对经济增长来说是有利的。

  另一方面,偶发的自然灾害只会对季度或年度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但并不能促进长远的经济增长。TOYA在一封E-MAIL里解释说,“对人类生命财产都造成损害的灾难不会促进长远的经济增长。”

  这次海啸对东南亚、南亚各国造成的人员伤亡远远超过其带来的物质损失。人们最好还是相信巴斯蒂特的结论:灾难是无利可图的。尽管这样,投资者们还是忍不住希望这次亚洲海啸灾难会刺激经济增长。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海啸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