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半小时:04年全国税收增收5256亿元(多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 00:24  CCTV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04年全国税收增收5256亿元(多图)(2)

图片由CCTV《经济半小时》提供

经济半小时:04年全国税收增收5256亿元(多图)(2)

图片由CCTV《经济半小时》提供

  2004盘点国家税收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提供的数据,记者发现:近几年来,我国税收收入连年增长,特别是在1999年我国税收收入总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之后,年税收收入总额节节攀升,增幅也大大超过当年GDP的增幅。2002年我国税收收入总额达到17004亿元,2003年增加到20462亿元,增幅达20.3%。到了2004年税收收入进一步增加到25718亿元,增幅25.7%创历史新高,而这一年GDP的增幅预计是9.2%左右。也就是说2004年我国的税收增幅相当于GDP增幅的2.5倍。

  记者:有些人认为,税收增长的幅度应该和GDP的增长幅度相协调。现在税收增长已经远远高出GDP的增长幅度,这是合理的吗?

  谢旭人局长:总的来看,2004年税收收入增长较快,是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的反映。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税收工作的支持,全国税务系统推进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保证了收入增长。广大纳税人为国家税收收入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具体来说,我们对影响税收的相关因素,比如经济增长、价格、结构以及征管等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2004年税收收入较快增长是比较正常的。首先,税收收入较快增长,得益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2%左右,但这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而税收是按照现价计算的。如果考虑到价格因素,按现价计算,2004年GDP增长15%左右。另外,GDP的结构与税收结构之间也是有差异的。税收主要来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大大高于9.2%。2004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现价计算增长2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进口增长34%,企业实现利润增长近40%,等等,相应的增值税、营业税、进口环节税收、企业所得税增长22%、25%、33%和34%左右。这几个主要税种大幅增收带动了税收较快增长,税收收入增长就比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高。

  记者:听了您的分析,人们就不会为税收的快速增长而担心,因为它是有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作为支撑的。

  谢旭人局长:另外还有一个统计口径因素,在计算GDP时,进出口作用是按净出口算的,2004年外贸是大进大出,但净出口不多,对GDP增长影响甚少。按税收统计制度,在25718亿元税收中,包括3700多亿元进口环节税收,而当年出口退税2000多亿元是财政安排退库处理的,不直接扣减税收。2004年进口增长34%,相应进口环节税收增长33%,增收900多亿元。这也是税收增长高于GDP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2004年的中国经济足以支撑税收的高速增长,但在采访中,谢旭人局长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了,有税源了,并不等于这些税收就一定能够装进国家的口袋里了。2004年国家税收取得历史性突破,税收管理工作科学化精细化也在其中功不可没。那么,什么是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呢?他们在税收管理上又精细到什么程度呢?下面请继续对谢旭人局长的专访。

  2004盘点国家税收

  记者:我们注意到,2004年您特别强调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什么在这么好的经济形势之下,还要特别强调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谢旭人局长:经济发展了,有税源了,税收增长就有基础。但要使国家税收能稳定增长,还需要广大纳税人依法纳税,需要税务机关在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下,切实加强税收征管。我们要求各级税务机关严格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记者: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谢旭人局长:首先是加强对税收与经济之间关系的分析。结合当地的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税收状况和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第二,全面强化税源监控和税种管理。进一步健全税收管理员制度,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比较了解,责任比较明确的优势,加强企业纳税评估。加强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重点税种管理。第三,进一步搞好税收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征管效能。第四,广泛开展税法宣传教育,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努力提高社会纳税意识。第五,大力加强税务稽查工作。等等。

  河南省新乡县翟坡国税所的李峰,就是一位税收管理员。2004年他加大了对所分管的30多家企业的税源监控力度,这家鸿泰造纸厂的偷税问题就是他在2个月前发现的。

  李峰:鸿泰通过隐瞒收入偷税10.3万元。

  同是税收管理员,前后为何这么不同呢?采访中,李峰告诉记者:关键是制度的不同。过去专管员是一人进厂,各税统管,征管查集于一身,权力不受制约,并且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没有明确和量化的标准以及相关的监督制约机制。而现在不同了。

  李林军(河南省国税局局长):责任要落实到每个人,每个人对所管户的情况应该很清楚。

  根据新的要求,税收管理员负责对企业的日常税收管理,其他职责由其他部门分管,并且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和怎么干也都有了明确的标准,管户到人,管事到位,奖惩分明,谁也不敢再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了。

  李峰:越来越严格、规范。通过实施税收管理员制度,偷税情况比以前少多了。

  看到这里,我们对科学化精细化有了一个直观认识。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它就是要让本该属于国家的钱,颗粒归仓,一分钱都不能流失。当然,光靠税务人员一家一家企业去跑,也很难完全做到这一点,2004年高科技手段成为了税务部门强化税收征管的一种武器。

  谢旭人局长在专访过程中,多次向我们强调,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绝对不能忽视高科技手段。采访中,我们记者也发现,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通过人机结合,堵塞税收管理的各种漏洞,已经成为国家税务总局加强税收管理的一大亮点。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