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翔 广州报道
“你出了地铁中山大学站之后,左转,然后一直向前走,在十字路口右转……”通过电话,袁伟时不厌其烦地为我指点着去他家的路。
“嗯,先左转,然后再右转,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先左后右。”
退休之前,袁伟时是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但他最为人称道的成就却是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在《中国现代思想散论》、《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和最近出版的《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萃与解读》等几部著述中,他对慈禧、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梁启超、孙中山、陈炯明这些晚清至民国时期人物的重新诠释令人耳目一新。他说,他的研究领域本来是近现代哲学史,但研究哲学史最终会牵涉到思想史,而研究近现代思想史就不可能不去了解近现代的历史人物。
这一次谈话长达四五个小时,73岁老人旺盛的精力令人吃惊。在提议一同散步时他说:“我每天晚饭后都要走1万米,现在的年轻人反倒不能走路了。”我们穿过中山大学,一直走到珠江。一路上,他不断向我介绍路旁建筑的历史。走到一个礼堂前,他说:“这就是当年孙中山对大学生说,年轻人要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的地方,今天(这句话中间)还应该加上‘不是赚大钱’。”
在珠江边,当一对情侣踏着双人自行车从身边经过时,这位历史学家的脸上流露出孩童般的快乐。之前他在住所聊起梁启超时,特地跑到书房拿出收藏的梁启超年谱来对我“炫耀”:“现在买不到的”,然后心满意足地看着我满脸的惆怅。在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时,他就像一个年轻人,激烈甚至有些偏执。他不知道自己也曾被一些人视为“全盘西化”论者,反而嘲笑他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怎么可能全盘西化?”随即又说:“正因为不可能全盘西化,所以我们需要开放社会,只需开放,因为不可能被同质化。”
他说:“晚清史和民国史都需要重修”,他又表示恐怕自己只能做一些零散的研究了,精力、财力和人力都不够。让他有些难受的是,他不知道这个工作到底何时能够开始,又何时能够完成。
访谈
历史
问:2004年是甲午战争110周年。中国为什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了?
答:失败并非偶然,这是整个中国传统社会制度和传统文化酿造出的苦果,将失败简单归咎于某一个人没有太大意义。慈禧太后修颐和园用了将近3000万两银子,其中挪用了不少海军经费。北洋海军哪里还有足够的经费?1888年海军衙门和北洋舰队正式成立后就不买军舰了。而日本海军在1888年之后造了一批先进的军舰,比中国军舰的速度更快,火力更强。慈禧太后修颐和园或李鸿章领导的淮军、北洋海军的腐败当然是重要原因,但这一层还只是表象,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制度。
现代国家的管理必须有民众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明治维新最初是想建立一个开明专制的政治体制。后来慢慢开放,有了一个比大清帝国和沙皇俄国更先进的政治体制。当时中国则没有进行这方面的体制变革。于是,最高权力失去制约,一切大事由慈禧一个人说了算。这种机制的恶果是一再酿成大灾难。这是最重要的、体制方面的原因。
问:回顾那段历史,您认为我们应该汲取什么教训?
答:甲午战争之前,相对来讲,中日两国关系还算平等,但甲午战争改变了一切。
明治维新始于1868年,中国的洋务运动也在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之后逐渐展开。两个运动同时起步,结果迥异,原因在于:
第一,当时日本有封建制度,而中国没有。在封建制度下,权力分散,并受到有力的制约。不但天皇和幕府之间有矛盾,地方各藩和幕府之间有矛盾,而且哪一方的举措不对,其他方面有力量制约和纠正;不存在一权独大,可以为所欲为的情况。
第二,中国有科举制度,日本没有。科举制给中国知识阶层构建了一条比较公平的上升管道,但它画地为牢,限制青少年的认知范围,并将知识意识形态化,让他们戴上难以冲破的紧箍咒。这是为害千年的排斥外来思想、外来文化,自我封闭的堡垒,也是19、20世纪中国社会转型的主要障碍之一。
日本没有这个沉重的包袱,他们接受外来思想、文化比我们要容易得多。明治维新开始时天皇发表的《五条誓约》宣告:“欲行我国前所未有之变革”,“求知识于世界”。不久之后,日本开始学习西方,在全国范围内建构新式国民教育体系,现代科学技术得以源源不断流入,其他方面的改革也逐步展开。
近年流行一个说法:废除科举制是把维护中国社会稳定的一个良好制度废掉了,如果变一变它的内容,考现代学术、文化不就行了吗?其实,科举制是选拔官员的制度,类似后来的公务员考试。当教育逐渐普及,就业渠道多样化之后,既容纳不下那么多“候补官员”,也没有必要保留这样的独木桥。1905年废除科举制后宣布的过渡办法也颇为稳妥,那些年轻的秀才、举人们重新学习,年长的尽可能安排到学堂教书等。这个改革是非常成功的。有些人说废除科举制导致了士绅阶层不稳定,从而动摇了社会稳定的基础;这是书斋中想像出来的假问题。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商业化,士绅阶层的构成必然随着经济发展进程和商业化水平提高而变动。社会可以随着中产阶层的形成,在新的基础上稳定下来。如果这个进程不顺利,那是另有原因,与科举制的废除无关。
问:甲午战争后,中日双方的差距就越来越大了。
答:但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甲午以后,两个国家都输了。
日本拿到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相当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用这笔钱发展经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国民生活,那结果就很可观了。但85%的赔款都被用于扩军和相关项目,日本由此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这导致日本后来侵略别国、反过来又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所以,日本同样输得很惨。
问:您的意思是说甲午战争双方都是受害者,即使是对战争胜利的一方来说也如此?
答:中国固然输了,日本也不是真正的赢家。从历史的高度来看,中日两国四次战争是人类摆脱野蛮过程中一个令人痛心的记录。
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政府蓄谋向外扩张。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是明治维新中一些错误措施的恶果,这由三个原因造成:
第一,发展经济没有把提高本国人民收入、发展各地方经济放到突出地位。
那时候日本人民生活穷困。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日本百姓也并不富裕,中日两国城市乃至农村生活水平相近。如果当时日本走以满足内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主的道路,它还有很宽的发展余地。但它错误选择了向外扩张这条路,而且是以侵略而不是和平贸易为主要手段。
这是人类野蛮史的一部分。不但是日本,很多国家也都这样,比如英国、德国。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发达国家的野蛮性才开始减退。全球化过程加速,开始出现世界性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措施,例如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TO和国际法院。
第二,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坚持所谓“和魂洋才”或“东洋的道德,西洋的艺术(指科学、技术)”的错误方针。
所谓“和魂”就是神道,认为日本是“神赐的土地”,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孙,万世一系。因此,日本和日本人特别优越。这同中国的天朝思想、华夷之辨如出一辙。也就是说,它拒绝价值观念和道德的现代化。其《教学大旨》规定:“教学之要务在于阐明仁义忠孝,探求知识才艺”。而“道德之学则以孔学为主”。1890年发布的《教育敕语》要求:“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辅佐天壤无穷之皇室”,“为朕之忠良臣民”。它用以教育青少年的所谓“东洋道德”就是儒家道德。日本人盲目追随军阀侵略别国,就是这些愚昧的价值观念的恶果。
第三,当时日本的政治体制中注入了很多专制因素,没有完成政治体制现代化的任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占领军的强制下,日本才被迫进行比较彻底的改革。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皇“可发敕令代替法律”,“任命文武官员”;“天皇行宣战、讲和及缔结各种条约”。所有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在战时或国家发生事变情况下,不得妨碍天皇施行大权。”
在国会之外,日本还设立枢密院为天皇的顾问,凡宪法的制定、解释和修改,重要法律之制定及修改、重要敕令的颁布和重要行政措施,都要咨询这些元老的意见。国会分元老院和众议院,内阁也不完全对国会负责,而在很大程度上听命于天皇。军部可以干政,现役军人可以担任内阁要职。加上特务、警察横行,公民自由成为一纸具文。总的说来,在天皇统领下,当时元老、军阀、财阀操纵了日本政治,当时日本走上歪路是必然的。
问:这样看来,东方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的确很艰难。
答:的确如此。我们应该把中日四次战争看成是人类摆脱野蛮所付的代价。人类要学会总结,不要变得狭隘。对于这四次战争,日本确实自我反省精神不够。那么,我们的反思精神够不够呢?我认为不少中国人也缺乏这种反思精神。
有些人动不动就把一些事情同爱国、卖国或国家关系联系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就会引发强烈的民族情绪。谁要是讲日本的好话,这个人就成了卖国贼。
问: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和日本似乎有过一段黄金时期。李鸿章、梁启超、康有为等同日本政治家的关系相当好,那时日本似乎是整个中国的学习对象和好邻居。
答:情况比较复杂。
义和团事件以后,日本是中国学习的榜样。那时出现过中国人留学日本的高潮。有位美国学者写了一部书称这十年是中日关系史上的“黄金十年”。
另一方面,中日之间也有被打败和被掠夺的深仇大恨,不少人看见签订《马关条约》的春帆楼遗址后所写的感怀诗,都表达了这种情绪。
问:可是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孙中山,他们都把日本作为一个支持他们的力量。
答:中国的改革先驱有两个想法:一是认为日本的改革成功,可以成为中国的榜样;另一个想法认为两国同文同祖。其实在国际关系中,重要的不是种族文化,而是实实在在的国家利益。孙中山和日本人都讲“中日同是东亚和黄种人”这样的话,其实这是一个种族和地缘的假象。事实上,割让台湾、巨额赔款又让中国人受不了。所以,那时候中国人的情绪很复杂。
问:难道那时日本政府的思路跟以后日本政府的思路有很大不同吗?
答:1890年以后,日本实行政党政治。不同党或不同政治家组阁,推行的政策会有较大差别。如果存在一个相对双方关系较好的年代,应该是辛亥革命前的十年。直到《二十一条》出来,这个好邻居时代就彻底结束了。
义和团失败以后的新政从1901年开始,一直到辛亥革命前都在推进。这十几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时期,也是政治制度改革有较大推进的时期。从十九世纪一直到义和团运动,那候中国一年财政收入大概有8000万两。到辛亥革命前,达到3亿两。另外还有几个大的改革,其一就是将科举制度废除,建立新式教育制度。这种教育制度很大程度上以日本教育制度为蓝本。而且日本派了很多教师来帮助中国教学。
问:这是一种政府行为吗?
答:日本政府也支持,这是一方面。
另一个方面,日本帮助中国进行法律和司法制度改革。它派了法律专家来,给中国官员开系统讲座,讲现代法律知识。刑法、民法的起草都是在他们帮助下进行的。这些法律稍加修改一直延用到民国,甚至解放区都曾经用过。所谓君主立宪,基本上也是以日本宪法为蓝本的。
日本政府里有不同派别,不都是侵略者,确实存在一些对中国友好的政治家。但其总的国策是以中国为主要向外扩张的对象。
问:改良派、革命派都得到了日本的友好帮助。
答:对。日本政府内部的理念很复杂。有些人确实同情中国革命、中国改革,希望中国强大。
今天
问:现在,中国和日本处于一种很微妙的状况。许多中国人不喜欢日本人,而一些日本人在自己国内也比较仇视中国人。这种民族情绪是从什么时候被煽动起来的呢?同时侵略过中国、和中国发生过战争的有很多国家,比如英、法、俄等,中国人对这些国家的民族情绪,都没有对日本这样强烈。
答:中日双方民族对立情绪那么强烈,我想是由几个原因造成的:
首先,日本的侵略对中国人物质和精神都伤害很深,而日本政府和主流文化没有深刻反省这些罪行。
从深一层看,这与东方文化带来的盲目民族优越感有关,公民独立判断的意识很差。日本教育在价值观上老是强调要忠君、爱国、绝对服从。结果公民个人的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就淡薄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民众情绪很容易被一些政客或极端分子操纵,这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非常不利。
这是东方文化的弱点。到现在许多中国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个大问题。
问:您的书里讲到两种爱国主义,民族情绪也算是其中的一种吧。
答:这是很狭隘、很致命的爱国主义。例如中日足球比赛,足球就是足球,跟政治有什么关系啊?把它提升到国家关系层面上来,让足球运动员代表整个国家,这恰当吗?任何人的意见想法我们都要尊重,但身份要恰如其分。
东方文化总把集体放在第一位。国家有危难,应该捍卫国家,国家利益应该维护,这都正确。问题在于,我们应该理性地判断,什么是国家利益。
除了上面说到的文化因素,还由于这几年中国经济发展了,潜意识里的天朝主义、要恢复大国地位的强烈愿望应运而生。人口众多的中国应该成为经济发达、政治民主、公民自由、实行法治的大国,这理所当然。但我们应该平等对待世界上所有民族。这种转变,在心理基础上缺乏足够的教育,把什么事情都提高到了整个国家层面。这其实是我们作为公民该怎样对待其他国家公民的问题。
问:如果处理不好,强大反而滋生了狭隘民族主义。
答:对。我们受过侵略,但不要总感觉人家欠着我们。在新的基础上,怎样塑造一个公民的世界观?鲁迅和梁启超都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怕中国人消失,而怕中国人能不能成为世界人。
问:这句话怎么理解?
答:中国人不可能消失。但中国人是不是具有世界公民的水平和意识?在思想上、智识上、文明程度上,能不能达到世界文明已经达到的水平?国家实现现代化以前,国人总体素质显然达不到这样的水平。所以,他们担忧中国人能不能成为世界人。
问:世界人这个概念包括“同化”的意思吗?
答:不是同化。人们不可能被同化。
日本人曾经热衷“脱亚入欧”。有的人甚至说要全盘西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全盘西化是绝对不可能的,但在“脱亚入欧”口号下,日本学了很多西方的好东西,如教育体制、经济体制、科学技术等等。这些成为它迅速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它的民族文化保存了下来。任何一个生存下来的民族,其特性都不可能完全消失。把现代化看成与保存民族文化势不两立,这是文人学士制造出来的假问题。
中华民族这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不可能被同化,它的特点不可能被完全抹掉。但民族总的认识水平、知识水平和文明素养能不能达到世界水平,这是一个问题?世界上很多著名人士包括马克思都说自己是世界公民,这个称号不是少数人的,应该是所有公民的。只有从世界公民这样的高度看问题,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关键时刻能最好地捍卫国家的利益。如果具有这样的素养,就不会产生狭隘的民族主义,就不会动辄把很小的事情提高到国家关系的层面。
问: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是积极的吗?
答:当一个国家被奴役,国家没有取得独立地位的时候,民族主义能够动员民众对抗外来侵略者,它的作用是积极的。但任何国家的民族主义都很容易走向极端,只有把争取国家独立同自由、民主、法治制度的建立结合起来,才会有真正健康的民族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