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聚焦电煤价格联动 > 正文
 

发改委欲抽身煤电之争 秦皇岛会议难成绝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1日 13:24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房煜 栾国磊 河北秦皇岛报道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为了一份标有酒店房间号的“2005年度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参会者名单,山东煤炭商人高传信花了100元钱。不过对他来说,这背后也可能意味着一份电煤合同。

  这个最终吸引了近3万人的衔接会的前身,就是延续了40余年的煤炭订货会。尽管本次会议内容与往年相比并无实质变化,但是秦皇岛市煤炭交易中心总经理李学刚对本报记者说:“国家要把电煤交易推向市场化的信号和意愿非常明确。”而一些业内人士甚至预测,这一次的衔接会也可能会是最后一次。

  煤电联动下的秦皇岛会议

  2005年的电煤订货会订货方式、召开形式都较往年有着本质区别,国家意欲从订货会上撤身,煤炭企业进一步提出涨价要求,对于全国第一用煤大户大唐集团公司来说,订货工作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这是2004年12月24日,大唐集团内部召开的2005年电煤订货领导小组会议对形势做出的基本判断。

  这个小组由大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琳挂帅担任组长。王琳提出的两项重点任务是,备足全年“口粮”和力争把电煤价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8%的涨幅以内。

  根据此前发改委对电煤价格的规定,凡供需双方已签订合同的,按合同确定的价格执行,并优先考虑衔接运力。为加快衔接进度,对尚未签订合同的电煤,以2004年9月底实际结算的含税车板价为基础,在8%的幅度内,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而记者在此前获知的煤电联动方案中,确定以半年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的周期,并确定以5%的煤价上涨幅度为一个周期后是否实施电价联动的前提。即,如果半年内平均煤价的变化幅度超过5%,就根据联动公式相应调整电价,如果不超过5%,就在下一个周期累计计算,直到变化幅度超过5%再调整电价。

  一位某国有重点煤矿的工作人员透露,他们集团的相关重点电煤合同在参会前双方都已经进行了沟通,因此他们在秦皇岛会议期间并不十分忙碌。秦皇岛煤炭交易中心总经理李学刚说,现在的重点用户与生产单位很多都是从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供求关系,多数是延续多年的客户,中间会有数量和价格的不同,但大的方向不会改变,现在谈的不过就是一个价格一个量的问题。

  中华电力的一位经理告诉记者,按照他的估计,2005年电力行业的整体利润会低于2004年。因为煤炭价格实际涨幅一旦超过了8%,电力企业利润就会受到影响。李学刚根据自己的资料告诉记者,这次会议前签订的订货合同,其煤炭价格涨幅已超过了8%。李学刚还指出,按照规定,只有煤价累计涨幅达到5%,电价才能相应调整。“但是煤价哪儿那么好达到5%呢?如果涨幅为4.9%呢?”

  他认为,应该分成5份等比例进行,煤价每累计涨幅达到1%时,就允许电价相应调整。

  而大唐集团总会计师胡绳木在该公司会议上表示,煤电联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集团公司成本压力,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煤、电矛盾。煤炭涨价形势不可逆转,控制好集团公司煤炭价格成本仍然是当务之急。

  不过,华东煤炭销售联合体秘书长郑勇的计算结果是,按照联动方案,煤价上涨后电价按70%的幅度上涨,煤价上涨越多电厂利益越大,煤电收入的比例将扩大到12.82。

  不过,李学刚觉得,煤电矛盾未必一定会激化。“煤电两个行业之间总体是平衡的,只是由于价格机制,运输和区域性的问题才出现了问题,导致关系松弛不下来。”

  山西汾渭能源开发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毅军则认为,煤价上涨,电力企业抗议,是因为它的垄断地位受到了威胁。目前电价政府管制才是问题的核心,这种做法是违背市场规律的。煤电联动运行下去的结果,可能会使电煤价格成为最高,就像1998年那样,“计划煤”价格最后反而超过了“市场煤”。

  主角与配角

  由于被冠以“重点煤炭”的“衔接会”,正式代表只有800人,但这个会吸引了与煤炭和电力有关的各路人马,证券和基金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的人士都在秦皇岛扎下来。秦皇岛大小宾馆爆满,本来已是旅游淡季的北戴河也是到处客满。

  高传信在山东有一家自己的煤炭经销公司。2004年12月30日,在衔接会的山西分会场外,他和几个同伴正商量着如何联系陕西一个国有煤炭企业的负责人。高是以非正式代表的身份参会的,因此他只有自己想办法才能进入会场。但是,他要和其他的数个小公司联合为山东的一些中小电厂买煤,他说,负责山东省25家大型电厂电煤运销的有关部门根本无力考虑这些中小电厂。

  高传信直到会议前几天才知道在秦皇岛召开。更让他感到不解的是,今年举行开幕式的港口俱乐部竟如此难进。多次参加订货会的高说:“去年比这松多了,实际上有些大公司的人并不十分愿意来听。”他对在会上就能签合同并未抱多大希望,“不管能不能签,关键是与级别高的这些人接上头。卖给谁不是卖,大不了是个经济利益问题嘛。”他说。

  他觉得最难的还是找到自己想要找的人。让他感觉很强烈的是,会从开幕式之后就进入自由协商阶段,实际上却是形成了看起来较乱的局面。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煤炭行业工作人员表示,大家来开会是因为煤炭行业大家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前些年这相当于是给煤炭系统一个旅游和消费的机会,很多人在刚开始还不能接受冬天在秦皇岛这里开这个会,反问道:“不是在海口吗?”

  山西汾渭能源开发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毅军来开会的目的是参展和行业间的交流,他的中国煤炭资源网在酒店大堂花了两万元买了一个展位,“大家都来,你能不来吗?”他说,虽然那些重点合同的代表来这里最需要落实的是运力,但运力其实并不是一定要来这里以这种形式才能解决的。“这些合同都是可以在办公室里谈的,签与不签跟来这里没什么关系。很多人可能只是在大会组委会那50元一份的合同上签字而已。”

  但是高传信却抱怨,现在没有市场化的交易平台,像他这样的小公司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在于能否想方设法找到该找的人。“谁找到了谁可能就冒出来,找不到的就可能被淘汰。”

  衔接会命运

  据业内人士介绍,全国煤炭订货会是惟一尚存的全国性生产资料订货会,2003年曾经由于重点电煤价格分歧而导致订货会失利,2004年由于煤电价格同步上调订货才勉强成功。

  “现在供需中间的链条太多,衔接起来很有必要。在还没有更合适的方式替代这样的衔接会时,成本高也还是会有很多人来,说明还是有一定市场的。”李学刚说。

  积极主张市场化方向的常毅军认为,这可能是最后一届的“衔接会”也可以不开。他说,除了运量(而这又不是最关键的),合同在办公室里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实际上起核心作用的也就几十个人,加上其下属,总共也就100来个人。”在他看来,会议实际是为这100来人服务的,成本仍旧太高了。

  李学刚认为,2005年是否会有类似会议也取决于煤电联动的效果。“2005年煤电联动能起好的作用可能就不开了,也可能矛盾依然很大还要再开。如果联动效果好,价格矛盾解决得好,运力其实相对比较固定,解决起来也就比较容易了。”

  而最终决定衔接会命运的是发改委。

  在2004年的煤炭订货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就曾在讲话中明确说:“我希望像2004年这样的煤炭订货会2005年不再召开。”而要不要开这样的订货会,前后也经历了多次讨论。2004年6月以来,发改委会同煤电和运输部门先后在山西等5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并广发问卷,第一个问题即是“现行煤炭分配订货方式存在的主要利弊和缺陷”,并征求改革的具体方案。

  而更早在2003年,有关部门就有过取消订货会的考虑,最终考虑到订货会盘子很大,加上运力难以协调而继续。

  不过,从结果来看,政府决策部门显然还是认为不能取消。但是为了确保成功,发改委用心良苦。

  2005年的秦皇岛会议在召开前一拖再拖,原因之一是为能够在会期中减少签订合同的阻力做准备。2004年12月15日到23日,国家发改委就已在北京召集煤电双方开预备会议,以协调双方立场,使会议正式召开时可以达到预期效果。据了解,关于煤电联动的最终方案发改委已经下发到各省发改委和主要煤炭电力公司的领导手里,具体内容已经向下面口头传达了。业内人士指出:“这么早出这个方案就是为了能消化一部分煤电矛盾。”

  但是改革的方向却是明确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2004年12月29日在开幕式上讲话时说,从2005年开始,要通过不断努力,逐步形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指导下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煤炭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煤炭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自主交易、协商定价。

  他说,政府将依法行政,不再直接干预企业交易活动。

  这意味着政府主管部门将逐步从订货会退出。

  之前就有业内人士预测,在2004年6月份电价上调2.2分/千瓦时以后,电煤价格不分重点合同内外,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所以2005年全国会议期间,国家主管部门可能将不再协调电煤价格。

  早在2004年8月,发改委就出手对部分地区电煤价格实行干预,等于间接否定了2004年订货会的政府指导价,同意部分省区在允许范围内自行商定价格。华东煤炭销售联合体秘书长郑勇曾表示,这可以看作2005年煤炭订货衔接的一个提示性亮点。

  不过,发改委也在联动方案中明确,不会放弃在价格上升过快时的出手干预。

  政府一旦退出,能替代衔接会的是什么?

  2004年12月30日上午,李学刚和相关人员专门向欧新黔汇报了交易中心的工作,当日中午,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说,得到的回应是“交易中心肯定是一个方向”。他透露,国家发改委将尽快对交易中心的建设和运行进行调研,拿出一套办法和实行措施,引导交易中心的发展。

  不过他说,这只是渠道之一。“只这么一个交易中心,甚至两三个交易中心都不可能达到现在衔接会的效果,因为全国煤炭市场和区域间的供求关系十分复杂。”

  在国际上,电煤这种依存度很大的行业间一般流行的形式是大宗长期供货合同。实际上从2004年下半年以来,像华能集团这样大的发电企业已经与神华集团、中煤、山西焦煤和晋城无烟煤集团等煤炭企业签订了多于三年的长期供货合同。

  李学刚认为,这种合同对稳定煤炭市场和供求关系十分必要。“如果大家都签订了这种合同,这种衔接会也就逐渐淡出了。”不过,这些形式完全成熟也还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要确定取消订货会,发改委还要进行宏观调研。”他说。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煤电联动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