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全球财经观察》2004 > 正文
 

全球财经观察: 2004年最值得记录的10个事件(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 14:44 《全球财经观察》
第五篇:

  跨国并购:以联想为榜样

  文| 王涌(《全球财经观察》主笔)

  中国政府态度上的转变,表明中国正试图通过企业的跨国并购,来帮助自己成为举足轻重的经济强国,但在将跨国并购的外部增长途径作为摆脱内部增长困境的收购中,中国企业还无法过早欣喜

  与日本曾扬威世界的跨国收购相比,中国公司的跨国并购交易一直不太引人瞩目。但在2004年此股细流迅速壮大,连续上演的跨国并购在全世界掀起一股狂潮,引发国际瞩目。

  12月8日,联想集团(行情 论坛)宣布以17.5亿美元全面接下IBM的PC业务,收购完成后,联想将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整个产业界为之震惊 ;16日,国内上市公司京东方(资讯 行情 论坛)掌控的冠捷科技(行情 论坛)公司宣布,将支付价值3.58亿美元的增发股票,收购飞利浦的显示器业务,到明年中期收购完成后,将超过三星成为全球第一大个人电脑显示器制造商。至此,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在岁末暂时偃旗息鼓。

  几十年来,一直在努力吸引外国投资的中国政府,一直对中国公司利用宝贵的外汇向海外投资进行着各种管制,而在今年中国政府已转向鼓励中国公司向全世界投资。中国政府态度上的转变,也表明中国正试图通过企业的跨国并购,来帮助自己成为举足轻重的经济强国。10月,中国政府放松了投资限制,允许公司无需通过政府的可行性研究就可以投资海外,虽然中国公司在把钱汇往海外之前,仍需得到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批准,但这些政策方面的松动已为海外收购交易热潮形成推波助澜之势。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今年的一次有关外国直接投资的会议上也表示,中国公司应走向全球,鼓励有能力的中国公司走出国门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政策。

  今年,倍受关注的争夺韩国第四大汽车制造商双龙汽车公司控制权的两个主要买家都是中国公司,最后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上汽公司击败了蓝星集团,收购了双龙约一半的股份。此外,上汽还在进行谈判,准备接手破产的大宇汽车在波兰的子公司以及英国罗孚集团,如果收购成功,上汽将成为首家进入欧洲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在药品制造领域,中国最大的药品制造商三九企业集团也收购了日本中型制药企业东亚制药的多数股权。

  联系去年以来,如TCL与法国汤姆逊、阿尔卡特结盟,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的TFT-LCD业务等事件的不断涌现,都表明中国企业通过跨国收购来加速进入国际市场将成为趋势。中国企业期盼多年的国际化正以借助资本运作的跨国收购方式在尝试实现。

  此前,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收购重点主要是石油、天然气、矿产、木材甚至是渔业等重要资源。其生力军是涉足上游产业的国有企业,其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有:中国海洋石油(行情 论坛)总公司投资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水域的石油和天然气;兖州煤业(行情 论坛)(资讯 行情 论坛)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了澳大利亚的一家煤矿;上海宝钢集团公司投资了澳大利亚的一家铁矿,并可能在巴西投资一家钢铁厂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投资了一家澳大利亚的发电公司;网通收购亚洲环球的泛亚洲网络资产;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今年牵头进行谈判收购加拿大最大的矿业公司Noranda Inc.。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伯格曾说过:“没有一个美国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并购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似乎明白了其中的玄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寻求海外发展已是他们别无选择的选择,因为它们必须学会如何在国际大环境中竞争,否则他们有可能因不敌来势汹汹、资金非常雄厚的跨国企业而丢了本土市场,比如联想在戴尔的打击下已出现颓势。

  但目前还不能给这表面的风光热闹以欢呼,因为除了那些贯彻国家能源战略意旨的对资源的收购外,我们从绝大多数的收购中,看到的是要上规模要找到新市场,但为了得到技术、获得研发技能的收购还很少,更重要的是我们还看不到中国企业家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思路,并为之主动出击。例如,IBM为了与联想结成战略联盟,拿要砍下的PC业务作为筹码找到联想沟通,联想才开始考虑收购,柳传志也在30个月的时间里经历了从不同意到同意的过程;冠捷与飞利浦的合作,有消息称,双方接触的时间至少长达一年;TCL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是先在北美市场尝试出售自己品牌的电视机,出师不利之后,才买下了法国汤姆逊旗下两大品牌──Thomson 和 RCA。

  并购活动是一种外部增长途径,它不能代替内部增长方式。实际上,最成功的并购活动要建立在强大而有效的公司基础上。每个公司必须同时采用内部增长和外部并购的方法来努力提高战略眼光、运作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将跨国并购的外部增长途径作为摆脱内部增长困境的收购中,中国企业界还无法过早欣喜,市场也还无法在中国企业身上看到,像甲骨文为贯彻企业发展战略坚持恶意要约收购仁科逼其就范的精彩收购案例。

  联系记者pipilu99@gfo.cn

  背景:联想收购IBM

  2004年12月8日,联想董事长柳传志与IBM副总裁John Joyce正式签约。联想将以6.5亿美元现金及价值6亿美元股票,总计12.5亿美元拿下了IBM全球PC业务,IBM公司将拥有联想18.5%左右的股份

  第六篇:

  房地产:在犹疑的宏观政策中前行

  文| 东涤任(《全球财经观察》特约撰稿人 )

  一方面担心房地产业过热以致引起房市崩溃,另一方面房地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所以不愿意打压,这种政策特点贯穿了整个2004年

  2004年,中国房地产业在犹疑不定的紧缩政策中开始,又在犹疑不定的紧缩政策中结束;在即将下滑的争论中开场,又在“泡沫”即将破灭的论争中闭幕,看不清方向,又让人心中紧张——房价在一切犹疑和论争中时而却步环顾,时而奋力急跑,但依然振荡前行,不断高企。

  2003年6月央行121号文件要求商业银行控制房地产贷款,但8月国务院18号文件又认定房地产市场是健康的,并积极鼓励对优质房地产企业进行贷款。在这明显立场判断有异的纠缠中,房地产的2004年犹疑登场。

  在两个不同的政策中,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对房地产爱恨交加的情感。19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在万难千辛之中,终于找到房地产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短短两年,就又引起全面的经济过热。房地产的这种地位,使得中央产生“想抑制,又不能下重手”的犹疑:一方面担心房地产业过热引起房市崩溃,造成中国经济的严重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地方政府财源的重要来源,所以不愿意重拳打压。这种政策特点贯穿了整个2004年。

  新年伊始,杭州二手房交易征收20%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开始实行。2月,《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出台,对全国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企业和个人贷款提出全面的风险控制要求。

  “新政”之后,杭州房市的二手房交易量明显回落,炒房投机行为似乎得到了迅速抑制。但正当人们对 “新政”效果开始持乐观态度的时候,2月份的二手房交易量又开始抬升,并恢复正常,3月份增长更为明显,价格直线上升,甚至突破了每平方米7000元。而在上海,春节过后,处于观望中的房地产市场也开始放量上升。

  在房地产紧缩政策始终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中央开始不断出台新政策。国土资源部、监察部3月底联合下发71号令,为协议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规定了最后期限。同时,央行在3月底到4月中连续两次提高准备金率,进行货币紧缩。4月底到5月,中央开始连续出台政策抑制房地产业投资,但即便到这个时候为止,对房地产需求影响最大的升息武器仍然未被使用,这表明高层对于任何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的担心。然而,这一系列政策在当时,确实严重影响到人们的预期。

  一季度结束后,国家发改委、统计局对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调查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上涨:一季度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7.7%,土地交易价格上涨7.5%。尤其令中央不安的是,第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达41.1%,远远超过了2003年的同期增长水平。于是,在房地产紧缩政策始终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中央开始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国土资源部、监察部3月底联合下发71号令,为协议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规定了最后期限——2004年8月31日。同时,央行在3月底到4月中连续两次提高准备金率,进行货币紧缩。

  4月底到5月,中央开始连续出台政策抑制房地产业投资,但即便到这个时候为止,对房地产需求影响最大的升息武器仍然未被使用,这表明了高层对于任何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下滑的担心。

  5月、6月之后,在原本是房地产淡季的整个夏天,观望情绪在上海、杭州等地房地产市场同时出现,成交量明显下降,价格波动出现。6月、7月、8月三个月杭城二手房总成交持续回落,综合成交均价也出现了轻微的波动,8月比上月下降了15元/平方米。在全国,在中央一系列政策打压下,房地产投资增幅也逐渐开始回落。据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全国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924亿元,增长28.7%,增幅同比回落5.3个百分点。

  当此关键时刻,有人依稀看到了房地产出现拐点的征兆,社科院易宪容等学者大谈房地产业的“泡沫”和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胁持”,而开发商们则始终如一,坚持看涨。

  实际上,地方政府也是看涨利益集团中的中坚。8月份杭州市政府宣布,从9月1日起,取消实行仅8个月的二手房交易税。于是,年中过后,观望情绪一扫而空,房价在杭州和上海等地区一路向上疾走,成交量也急剧放大。在这种情况下被舆论千呼万唤的升息政策终于出台了。10月29日,央行发布新政策,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将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也上调0.27个百分点。11月1日,已经冻结达半年之久的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禁令终于解除,而这一政策,被业内和研究者认为和升息一起,是平抑房价的两招。

  但是,即便如此,政府依然竭力维护市场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预期——同月,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公布《怎样认识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认为目前的房地产市场是有真实需求支撑的,整体是健康的。面对建设部挺市的表态和升息利器,市场终于出现了分化。在上海,房价继续上升,但成交有所下降,而在杭州,部分楼盘价格开始下降,成交重归清淡。在持续一年多房地产泡沫的白热化争论中,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联系编辑gaoqianlan@gfo.cn

  背景:杭州房市新政

  2004年开年伊始,杭州二手房交易征收20%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开始实行。8月份杭州市政府宣布,从9月1日起,取消实行仅8个月的二手房交易税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