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见证2004中国经济(6)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 10:30 中华工商时报 | |||||||||
还比如说到土地权属,关系到中央、地方政府、开发商、居民、农民这样一些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这些利益关系的界定和协调是很麻烦的。最近国土资源部出台了一个关于土地拆迁的补偿办法,这个补偿办法基本原则是说,征地以不降低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原则,而像不降低生活水平是很难界定的,怎么叫不降低生活水平,今年降不降,10年以后降不降,土地所有权对他来讲是终身的,他把土地出让以后很多利益是很难保障的,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拿出所有者本身认可的办法才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征地与其说征,是给补偿,不如说实际上是在跟所有者之间做交易。交易就是拥有者对于价格、价值等等方面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这才是宪法意义上保护公众财产权的真正的意义所在。像这些属于土地管理体制完善的问题,还有对于最严格的土地管理措施的配套、落地、监督、检查的措施,应该是下一步有关部门主要应该考虑的。 汽车降价:还有多大空间 2004年对于国内汽车市场来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遇,不断推出新车型,一降再降的车价,都很难激起消费者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明年车市的寒冬还会继续吗?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总监臧捷年做如下点评: 今年以来,从1月1日就开始降价,一直到11月底,从国产的高档、中档、低档,甚至于进口的高档轿车都在降。这个幅度和覆盖面都是前所未有的。消费者就问:还有多大的空间?究竟汽车降价的空间还有多大?我国汽车的价格底线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既然能如此的降价,就说明还有空间。有的专家提出来,如果中国车价和国外相比低于5%的话,就到一个平稳的状态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今年或者明年不会再有大幅度的降价,不过这种降价的趋势在短时期内是不会改变的。 还有一些重要原因,比如说汽车消费市场客观环境也有很多不利因素。油价的攀升,今年3次涨价,虽然每次幅度不是很大,但加起来达到了一块多钱,也就是说现在驾汽车要多付出1/3的燃料费,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而且很多消费者又偏偏喜爱大排量的汽车。这个月总量销售在下降,惟独2.5升到4升排量的高档车销售在上升。这既浪费了能源,也加大了支出。 另外,贷款的难度加大了,一些银行停止了贷款,有的加大了入门的难度。一部分消费者特别是收入比较低的消费者就望而却步了。上海有一个销售商讲,前两年买车的有30%到40%是靠贷款买车,今年就降到不到10%。以点看面,这个影响也不小。再一点,今年的保险费调高了,比如说车损险,是大家都会遇到的,小磕小碰很难避免。还有的保险公司把500元以下的小事故拒绝赔。 还有一些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如果前几年买车还有一些盲目或者跟风的话,现在的消费者就比较理智、比较成熟了。他在想,我买车为什么,为了代步上班,就要考虑交通情况怎么样,停车难不难,新交规的个别条款我不认同,还有现在新手学车难度加大了。这对消费者的心理都是有影响的。再有一个就是大家常说的,“买涨不买落”这个心理因素。 [上一页]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