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集团一高管再入牢狱 格力电器仍是国企身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8日 04:29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王珍 实习生 汪绍文 发自广州 自今年3月份格力集团凌达压缩机厂原总经理高国萍被捕后,格力集团高管接连“出事”。迄今已有五位管理人员遭遇牢狱之灾。目前该事件已引起相关政府高层的高度关注。 一年之内,五位管理人员遭遇牢狱之灾。格力集团出了什么问题?
日前,《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一位知情人士处获悉,格力集团下属的格力拓展公司原经理徐诚伟已于12月初被捕。 他已是今年以来被捕的第五位格力集团原中高层管理人员。 “上头”彻查格力集团 徐诚伟1997至1999年曾担任过格力电器(资讯 行情 论坛)(000651.SZ)总经理助理,2000年他因工作调动离开格力电器,转到格力集团下属公司工作。 这位知情人士透露,徐诚伟的被捕,很可能是受原格力集团副总裁梁建华的牵连,“他是梁建华的手下”。 对徐诚伟被捕的事,格力集团新闻发言人张凡12月27日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他并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消息。 张凡说,徐诚伟原来是格力拓展公司的经理,但他已于去年10月份离职。 自今年3月份格力集团凌达压缩机厂原总经理高国萍被捕后,格力集团高管接连“出事”。原格力集团副总裁兼格力石化总经理梁建华、原格力集团房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华应、原格力集团总裁兼格力电器董事长苏结宏已相继于八九月份被捕。 另一位知情人士上周五(24日)向记者透露,今年年初凌达压缩机东窗事发,引起了地方政府高层对格力集团的关注,此事甚至还引起了更高层的关注。 目前格力集团的历史问题被“查得很紧”,前几个星期,珠海市纪委才搞了一个汇报材料。“上头压下来查,但查到哪一步仍不清楚。” 今年11月中旬,有媒体披露指出,凌达压缩机“大概有六七千万元的国有资产流入个人口袋”。另外还有消息称,格力集团“今年难以收回的3年以上应收账款高达27亿元左右”。 为了澄清不利传闻,一向低调的格力集团11月底在珠海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今年新上任的格力集团总裁陈元和对“财务黑洞”说法作出了正面回应。 他当时表示,凌达公司原总经理已经被捕,目前司法机关正在调查取证之中,但其资产的流失数目要等案件审理时才真相大白。 对应收账款问题,陈元和表示,这些都是集团内部企业的往来账,“我都没有收,怎么就难以收回呢?” “红色”格力 格力集团是珠海市的招牌。集团公司成立于1985年,经过19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工业为主体,商贸(石化贸易)、房地产为两翼的产业格局,珠海的两块中国驰名商标“格力”和“罗西尼”都属于它旗下。 2003年,格力集团总产值为151亿元,占珠海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七分之一。 作为珠海的明星企业,“格力与珠海市领导的关系很深,利益瓜葛复杂”,上文提到的那位知情人士这样说。 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位知情人士则透露说,1984年,现任珠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冼文从珠海市经委带了五个人,开始了格力集团的创业史,后来还促成了格力电器的上市。1993~1994年,冼文升任为珠海市副市长,其部下苏结宏接任格力集团总裁。2002年苏结宏退休,由徐荣出任格力集团董事长。 去年年底,格力集团下属最大子公司“格力电器”与母公司因商标问题发生摩擦。事情暂时平息之后,珠海市国资局局长郭毅在今年年初接替徐荣,兼职任格力集团董事长。今年年中,原珠海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叶志雄又接替郭毅,成为格力集团新一任董事长。 与改制有关? 伴随接二连三的“司法地震”,格力集团新一轮的资产重组也处在悄然布局当中。 今年年初,格力集团已按工业、商贸、房地产三大板块来进行重组。9月11日,格力电器与母公司格力集团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以约1.48亿元收购几个同门“小兄弟”,其中包括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70%的股权、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70%的股权、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80%的股权,以及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75%股权。这次股权转让,终结了格力的品牌之争,也标志着格力集团工业板块已成功整合。 格力集团的石化板块则“嫁”给了中化(中国中化集团)。8月29日,中化集团与格力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由中化控股55%,格力持股45%。双方首期投资近6亿元人民币,建设8万吨级码头和52万立方米仓储项目,拟建成华南地区最大的石化仓储物流基地。下一步中化还将全面整合格力石化的贸易业务。 格力集团新闻发言人张凡在8月底曾向媒体透露,格力房地产业务也不排除借鉴商贸板块重组经验,引入一个有实力的投资者共同做大的可能性。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资产重组将给格力集团下一步的改制打下良好基础。首先进行内部资产重组,第二步实现产权多元化,这将是一个合理的逻辑。 不过,上文消息人士表示,这种繁复的改制过程正是引发“司法地震”的原因之一。 “国有的”格力电器 这种风风火火的改制运动却并没有涉及到“大儿子”格力电器。2003年格力电器纳税超过5亿元,是中国上市公司纳税百强,并在空调业中排名第一。 不过,格力电器创业者之一、董事长朱江洪今年也曾透过媒体表达了期待转制的心愿。6月初,朱江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度表态:改制的关键是要引入战略投资者,分散股权,不要国有股一股独大。 如今,珠海市政府通过格力集团仍控股格力电器约50.3%。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空调行业里,前三甲中,美的已是民营企业,海尔今年曲线MBO已暗渡陈仓,而中国空调业的“一哥”格力电器仍是国有绝对控股。 去年12月份在格力电器四期工程落成庆典晚会开场前,记者与朱江洪攀谈了几句: 第一财经日报:祝贺您朱总,格力电器又“长个儿”了。 朱江洪:做企业不容易,除了生产、销售,还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一些压力,有一些深层次的困难是外面很难体会的。 第一财经日报:有没有想过从深层次去解决呢? 朱江洪:想过,但最终决定权在(珠海)市政府,企业好,有分红,政府为什么要放手? 第一财经日报:您再过一两年就60岁,有没想过在退休前解决这个问题? 朱江洪:想过,但还是要看政府的态度。 第一财经日报:您60岁会退体吗?朱江洪:我想会的。干企业,太累了。 第一财经日报:转制会不会是您目前思考的重点? 朱江洪:不管转不转制,研发都是要的,不能因为这个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我想得最多的还是科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