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富余投资资金开始大量地涌入珠三角地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 19:44 亚太经济时报 | ||||||||
长三角旺盛的富余投资资金开始大量地涌入珠三角地区了。近日,记者从一些南下“掘金”的温州商人处了解到,目前,由江浙一带的企业老总们自发组成的一批批的考察团已先后“潜入”广州,据说其此行目的是为了在珠三角地区找寻投资机会,其中尤以温州商人为最。 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这些投资资金在珠三角已逐步从个体散户投资向工业园化的
正如《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温州的民间资金太多了,总得找一些投资项目” ,这其中或多或少地折射出江浙一带的民间资金急于找寻投资出路的心态。 自今年10月央行加息后,虽然以上海为核心带动的长三角楼市依然看涨,但据一些楼市炒家透露,部分上海的楼市投资者迅速撤离了楼市,及时兑现。事实上,不仅在楼市方面,在长三角的不少产业领域,富余的民间资金撤离的迹象已经越发明显。 而值得关注的是,长三角资金的一个主要流向是珠三角———珠三角地区成熟发达的传统产业吸引了相当部分的长三角地区的实业投资资金。 对于长三角资金的流出的原因,外撤的资本拥有者认为,长三角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其商务成本、资源成本都明显比珠三角高。一位携资本进入广州寻找开发机会的浙江房地产商说,在广州的商务费用就是便宜,无论写字楼还是酒楼,花销的费用都比长三角不少城市明显偏低,一个顶级写字楼的车位月租也不过千元,这在上海、杭州等地都是不可想象的。 一次性买房三十套 准备在明年初开张的广州国际轻纺城目前吸引了众多江浙地区商人的眼球。据了解,该轻纺城总建筑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有4000间商铺,配套住宅公寓1200余套,停车位1000余个,采取只租不售的方式进行专业市场品牌经营。该轻纺城的董事长黄瑛告诉记者,轻纺城正在招租,现已谈好的有100多个商户,招租三个月时间,本来设置4000多个铺位的轻纺城却有7000多家商户来登记咨询招租情况,其中有一些大的商会是直接派代表来谈进租事宜。广州温州商会更是代表了几百户个体成员企业的进驻事宜来与轻纺城谈招租。 广州温州商会人士陈郅告诉记者,广东6年来一直在纺织品产业的领先地位,对行业品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有些江浙商人更是一掷万金,在轻纺城附近的双子星城以个人名义一次性买下二、三十套住房,准备做更大的生意”。 浙江老板活跃服装城 据记者了解,广东作为纺织大省,也是国内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行业聚集效应明显,这对服装纺织工业同样发达的江浙投资资金而言,是延伸其产业链及扩大产业规模的理想选择。另外,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浙江省的纺织品服装出口以87.58亿美元的总额首次超过了一直位居老大地位的广东(81.86亿美元)。这种种有利的时机,确实刺激了不少江浙商人南下珠三角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 在长江服装辅料广场,记者看到了不少的外地商人进进出出,记者随意问了几个档铺的情况,都说是浙江来的。一位做服装配料生意的小姐告诉记者,在这里租铺位做生意的老板多是浙江温州人,在广州建有工厂,楼下租的铺面用于陈列样品,洽谈生意,在三楼以上租的有仓库;他们的服装配料在珠三角和福建等地都有较好的销路。 一位姓刘的做五金生意的老板自称是温州商人,他在长江服装辅料城租铺位做生意已经四年了,五金进货来源主要还是浙江、广州的其他厂家。刘老板声称,他自己在广州本地也有加工厂,主要是对五金零配件进行加工组装成半成品或成品。到这里来订货的商人全国各地都有,其中以珠三角一带的订货量最大。 据了解,这些在广州做服装生意的温州商人一年的销售额都有数百万元。做服装饰品生意的广州诺信商标策划行的销售小姐告诉记者,她们公司目前接到的订单不少,其中包括一些来自大卖场的订单,一次都有几万元,另外还有不少是来自国外的订货商。 珠三角传统产业吸引力大 事实上,不仅是服装纺织业,珠三角地区整个的成熟发达的传统产业对以江浙地区为主的长三角资金都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以江浙地区为主的长三角一带的商人到珠三角从事经营的行业多以轻工产品为主,其中生活用品、加工类比较多,如皮具、化妆品、摩托车、纺织品等,个体工商户经营较多的是鞋类、棉布、五金、服装、箱包、灯具、化妆品等类市场。 在江浙地区南下珠三角的资金当中,以温州商人的投资最为典型。记者从广州温州商会拿到的有关统计显示,温州有170万生意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约占温州760万人口的1/3,其中在广州做生意有54000人左右,总投资额估计在上百亿元。 除了在广州,目前温州籍商人在广东的佛山、中山、肇庆等地都建有温州商会,深圳、惠州、东莞的温州商会正在筹备当中。这些温州商人多在东莞、中山等地投资设厂。这些温州商人在中山经营的灯具业,甚至占到当地总体灯具产业的1/3强。 据了解,这些温州商人或者是父辈一代已经在此创业;或者是在自家白手起家经营,通过7、8年的打拼,在夯实了创业基础,并赚取了第一桶金后,继续南下扩大生产规模;也有的是继续在温州本土投资设厂,并积累了一定财富后,到珠三角进行品牌投资经营的。 除了实业投资,不少温州商人还喜欢充当炒家的角色。广东温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孙小飞对记者说:“大家都知道的温州炒房团,炒到哪里旺到哪里,这的确是事实,搞房地产投资的温州商人,10人中有1-2个在广州投资。” 上亿投资建立工业园 除了上述这些零散的投资,新近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就是,来自温州地区的一些过千万、甚至是上亿的投资开始“砸”向珠三角,据悉这些投资是为了在珠三角当地实现规模化生产模式。今年7月,浙江远东皮业集团在广东花都开始进行大手笔的投资———斥上亿巨资在花都投资建设一个占地350亩的皮具工业园。该工业园专门进行皮具行业的系列产品生产,并打算引进日本、台湾、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顶尖设计师人才入驻工业园区。 同时担任广州卡丹路休闲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孙小飞对公司下一步想法也是,投资建一个自己的工业园区。 据介绍,在珠三角地区,类似远东皮具这样的来自江浙地区的大手笔投资目前还不是很多,但这也初显长三角资金对珠三角投资的一个新动向。陈郅说,今年来自江浙商人的一些较大笔资金投入,多数都是进行投资设厂,创立品牌的,上千万、上亿的资金都有。 这个新动向显示了一些资本已经超越了原始积累阶段,进而到了意在图谋扩大企业规模,创立国内、国际知名品牌的时期。 投资环境有吸引力 对于江浙商人南下投资热,陈郅表示,江浙地区的资源和市场有限,向外扩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而企业向外扩展首要考虑的是行业投资环境,另外还有产品的消费群体和消费习惯等。江浙地区虽然靠近上海,但由于上海市场基本是以高端产品为主,而且进入上海的国际品牌比较多,消费群体、消费观念也都已很成熟,另外加上相应的政策、税收、地价等诸多原因致使生产经营成本高,所以当地一些商人转而考虑往珠三角比较宽松的环境投资是理所当然的了。 孙小飞则表示,在基础产业方面,珠三角一带比其他几个经济辐射区有一定的优势和基础,广东依托香港、东南亚的外来投资,有比较成熟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这里又是改革开放前沿地带,传统产业发展得快,投资环境也很好。 中心镇效应带动大投资 长三角掀起资金南流珠三角热潮,除了迎合江浙商人自身的投资战略选择外,珠三角地区政府筑巢引凤的举措也功不可没。孙小飞说,广州在政策上给予外来投资的空间很大,包容性强,配套服务也做得比较足,所以温州商人在广州的投资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份以来,广州市对中心镇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其中就包括大力招商引资,引进高效益的大项目落户。 在此之前,广东省出台的“关于加快中心镇发展的意见”中也曾明确指出,总部设在广东城乡结合地中心镇的规模化、公司化的农业企业,中心镇兴办的服务行业,到粤东、粤西和粤北山区中心镇建立配套生产加工基地,开展产品开发、商业连锁、物资配送、旧货调剂、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的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均享受国家和省制定的有关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 政策吸引投资,大的外来投资又带动其它投资,其效果不言而喻。 陈郅告诉记者,远东皮具选择落户花都,与花都的投资大环境有关。花都狮岭镇国际皮具城的皮具产业,从手袋、皮具、皮鞋等一应俱全,已经形成了市场规模效应,而狮岭的目标之一也是建成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远东的投资就是立足落户在这种行业环境中,继续远东皮具国际品牌的创立。 专家视点:民资寻找出路 对于长三角资金撤离该地区背后的原因,上海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赵红岩主任认为,目前,带动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很大一部分力量来自温州、宁波、嘉兴、苏州、无锡等地民营企业的投资。这类投资以小商品生产为主,主要集中在生活用品、制造业、纺织、皮具等市场壁垒低、容易模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另外,现江浙一带民营融资的力度很大,达到了银行融资近两倍的速度。这些地区浓厚的商业文化底蕴,和外向型经济特点决定了它们的高开放度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加上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使得这些地区的资金相当充裕。 但与此同时,目前长三角的发展战略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现在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主要是在政府倡导下建立工业园区,并形成产业集群,并对进入园区的企业设准入门槛,对高科技企业实行产业孵化,这无疑会限制了上述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这种矛盾的抵触底下,江浙一带的富余资金亟待找到投资出路的现象就颇为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