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行业专题--外贸行业 > 正文
 

出口企业遭遇五大拦路虎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 02:29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叶正积

  材料能源涨价 电力供应紧张 出口退税下调 劳动成本上升 贸易壁垒制约

  据最新消息,中国外贸出口额已达到了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6.5%。进出口总额双双越过了5000亿美元关口,累计实现顺差为208.4亿美元。在这个数字中民营企业表现势头强劲
,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0.3%,进口增长了59.8%,进出口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6.2%。就温州而言,每年制鞋企业由内贸转向外贸或兼顾外贸的企业也在以20%-30%数量递增,据海关统计2003年温州鞋的出口额达8.37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25%。

  温州东艺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荣向记者介绍说,该公司今年出口势头很强劲,预计全年出口创汇6300万美元,比去年增长23.5%。直接从海关出口达2000多万美元,比去年增长30.5%左右。

  陈国荣告诉记者,在形势大好的背后,他们也遇上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如材料能源涨价、电力供应紧张、出口退税下调、劳动成本上升、贸易壁垒制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使制鞋企业成本上升,这将让出口鞋企业进行新一轮洗牌,没有实力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陈国荣介绍说,虽然今年外贸鞋企的出口形势很好,出口订单增加,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由于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企业效益并没有随之上升,企业为保住订单,在产品出口单价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只能加大成本,减少利润。特别是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由于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以石油化工产品为主要原材料的各种鞋材的价格不断上升,这些因素使皮鞋生产成本不断上升。

  另外,今年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电荒,温州地区缺电尤为严重。从今年2月份开始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工业用电是“拉三限四。进入用电高峰期,企业遇到限电时间就更长。企业为了正常生产保证产品交货期,进行自行发电。

  陈国荣认为,出口退税下调,也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他说,从今年开始,国家对出口退税进行下调,皮鞋类产品下降了2个百分点。退税调节对外贸企业的影响较大,因为外商早已将我国出口退税部分的价格计入到出口产品价格,而我们的竞争对手如印度、巴基斯坦、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积极采取鼓励成品出口政策,同时他们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并不比我国低,国外订单将会向这些国家转移,可见国际市场并不接受出口退税下降的百分点全部计入生产成本,而是直接使企业利润减少了2%。而未来时间里,由于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出口产品退税下调对企业的发展影响是长远的。

  另外调整后的退税办法规定,在2003年退税的基础上,2004年新增加的出口额退税部分,国家与地方共同分担,其中国家承担75%,地方承担25%。这种分担方式存在不合理性,因为企业的某些原材料是从外省采购,增值税交到外省,但出口是在本省,退税部分全部由本省承担,加大了本省的财政支出。企业普遍反映地方不希望企业出口,这将不利于企业的产品出口的增长。

  2004年“招工难也是陈国荣认为棘手的问题。沿海中小工业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招工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熟练制鞋工人现已成为稀缺资源,“民工荒已成为外贸鞋企发展的制约因素。外贸鞋企因没有更多的劳动力,产能跟不上,引发订单交货延期,客商索赔,产品错过应季消费,从而失去“返单甚至失去客商,因人员紧缺,企业间也出现了互挖员工的恶性竞争,制鞋业的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有所下降,“量大价低的优势受到挑战。

  最后,各种壁垒将在相当长时间内成为制约我国皮鞋行业的门坎。温州鞋挤进欧盟市场,加速了西欧制鞋强国的制鞋产业的瓦解和市场占有率的萎缩,带来了市场全球化的“仇恨。

  物美价廉的中国鞋给许国家的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同时了也给当地鞋业来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设置了重重壁垒,试图阻止中国鞋的大批涌入。随着中国加入W TO后三年过渡期的即将结束,2005年起欧盟取消从中国进口鞋类产品的配额,中国鞋在海外市场上遇到的关卡会更多。中国将进入贸易摩擦多发期,对中国鞋的反倾销的可能性增多。

  陈国荣说,据悉,欧盟为防止中国鞋进口激增,在欧盟内正在酝酿设置进口壁垒以保护欧盟内的鞋产业,甚至还可能会出现了针对中国鞋的恶事件。如今年9月发生在西班牙埃尔切的火烧温州鞋恶性事件就是一个实例。尽管以我们东艺为首的12家外贸鞋企成立了温州出口鞋类委员会,来防范这类事件,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

  陈国荣通过记者呼吁:出口退税款应由中央统一办理,中央与地方政府分担的问题,在政府内部自己解决,不要使企业来回跑断腿;缺电问题将会延续一段时间,希望政府能供应平价柴油,同时对新购置的发电设备实行贴息和减免增值税,紧减少企业生产成本增长带来的压力;目前民营企业到国外办厂或办公司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进行风险评估,企业认为这种评估并不能起到预防风险的作用,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减化审批程序,为民营企业实施国家提出的“走出去战略创造良好的环境。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出口企业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