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担心并税后负面影响 内外资企业税率合并将推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8日 10:22 新京报

  由于担心负面影响,合并草案明年3月通过“三读”的可能性不大

  财政部长金人庆12月6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我国将在保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有增有减的结构性税制改革。明年将大力推进税制改革,积极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和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但据记者了解,曾经提出明年3月份上报全国人大进行审议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两法合并
草案”再一次被搁置。在明年3月通过人大常委会“三读”的可能性不大,《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搁置原因是有关部门担心,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后,对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会产生负面影响。

  “并税”产生负面影响

  据财政部人士透露,《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半年前就起草完毕,8月份,财政部将草案提交全国人大预算工作委员会征求意见,根据预工委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已提交国务院法制办。按照立法程序,应由国务院法制办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进行讨论,讨论通过后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但由于商务部担心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后,对外商来华直接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对于推进企业所得税税制的改革一直持不同意见,草案在国务院法制办搁置。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税务部经理卢玉山表示,两税合并后,外资企业的所得税将有所提高,这对中国吸引外资势必会产生一定影响,目前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减弱,投资者有可能会选择其他税率低的地区进行投资。但他表示摩托罗拉不会因为税率提高而改变在中国的投资计划,因为摩托罗拉在中国已经有了十几年的投资基础,抛弃中国再选择其他地区进行投资也是不现实的。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及企业咨询部合伙人陈明宇认为,中国与168个国家有税收协定,所得税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互相抵消的,例如美国公司,它在美国的所得税税负水平大约是30%,在中国如果是百分之二十几,那么在中国交的税,在美国可以抵消掉,所得税要么在中国交,要么在它本国交。这就是说,中国的所得税税负水平对它没有影响。因此,所得税的税负水平对跨国公司经营的最终结果,不见得会产生影响。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时候,只要中国的税率水平不高过它母国的税率水平,它就乐意接受。

  不过卢玉山对此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他表示货币是具有时间价值的,如果外资企业暂时不将利润汇回国去而是留在投资地进行滚动投资,便不用向投资来源地国交所得税,一旦投资地的税负水平变高,那么可用于滚动投资的资金就势必减少。

  外企实际税率较低

  国税总局一位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士向记者表示,针对企业性质建立的二元税制是与建立市场经济不协调的,无论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是中国的企业,只不过投资主体不同,两种税制并行是一种过渡的办法,1994年税制改革曾经想要把两税合并,但是由于当时条件尚不成熟未能出台。目前外资企业有一系列的区域性、产业性、生产性的优惠政策,税基不断缩小,允许扣除的项目越来越多,内外资企业间存在不公平的现象。

  他表示,近几年各国为吸引投资都在进行降低税率扩大税基的税收改革,形成了竞争性的国际税收局面,现在我国33%的所得税税率,在国际上已经是中等偏上的水平,降低税率已经成为我国进一步税改的大趋势。该人士透露,目前社会上对于新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定为25%的呼声比较高,有可能被决策者最终接受。

  目前,内地企业所得税,一般地区为33%,沿边沿疆沿海地区为24%,而特区为15%,这3个税率分别减半,就是外资企业税率。但是考虑到各种优惠政策后,经国税总局的测算实际税率内资企业所得税为22%,外资企业仅为11%.名义税率高,实际税率低,两税合并后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善。

  有学者认为,两税合一意味着长期以来外资企业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终结,内外资企业将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

  学界存在不同看法

  对于两税合并的具体操作,学界也存在不同看法,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副主任张文春表示,内外资企业税率完全一样不太可能,他指出,从1997年以来,国际上外资投资流量下降很快,各国都在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尽管目前我国吸引外资的最大因素是市场规模以及投资环境,但税收优惠政策仍然不可或缺。张文春举例说,菲律宾每年因对外资减税所“损失”的财政收入占到GDP的27%,与其每年的财政赤字正好相当,可见其引资力度。张文春预测,两税合并最早也应在2006年以后。

  卢玉山表示,现行的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开发区、保税区的优惠政策大多数还没有到期,希望能够享受到期后再执行新政策。让企业能够有时间进行调整。

  财政部官员也表示,现在外企享受的税收优惠,即便是两法合并之后,也允许它继续享受,优惠到期以后再按新法来执行。过渡性措施是与新法相配套的,没有新法,也就不会涉及到这些税收优惠的取消。所以,过渡性措施将随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一同推出。

  本报记者陈光

  -链接

  美国减税引发税收竞争加剧

  近日,美国众议院税务委员会日前通过的《本土投资法》,将针对美国公司海外收益的所得税税率由35%下调为5.25%,期限为一年,条件是将这些收益投资于美国。据摩根大通测算,这将为美国带来超过4000亿美元的回流。摩根大通同时估测,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将出现多年来首次逆差,逆差额为117亿美元。

  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系副主任张文春教授表示,近几年,受到其他国家有害的税收竞争的影响,美国资本外流非常严重。减税有助于美国资本回流,充实本国市场。

  根据《商业周刊》的数字,英特尔和可口可乐留存在美国以外的利润为60亿美元,而通用电器的这个数字更是达到了150亿美元。

  《商业周刊》在它最新的文章中表示这一条款明年可以为美国带来最多3500亿美元资本回流。道琼斯则认为这个数字在今年年底就可能达到4000亿美元。而摩根大通的分析师则估计,到年底时,美国公司在海外获得的约6500亿美元收益中将有4250亿美元回流美国。

  记者就此问题致电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该公司税务部经理卢玉山向记者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减税的具体原因,他表示已经开始研究该项减税政策。

  “应该说理论上减税势必会带来投资的回流,但因为期限仅为一年,因此并不一定会出现预言的那样大规模的投资回流,因为投资所在地国也会有一些外汇管制方面的限制,同时这一年之内,能够拿出多少现金也是个问题”,卢玉山告诉记者,“至少摩托罗拉方面目前没有这样的计划”。

  “美国目前并不是中国的最大投资来源地国,中国受到的影响应该有限”,张文春说。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何立新认为,外资公司在华投资并不只看中税收的优惠,廉价的劳动力与庞大的市场才是其真正关注所在。

  张文春表示,最近几年国际间的跨国投资一直处于一个不断收缩的状况,从2000年的12700亿美元,下降到2002年的6500亿美元,因此各国对于外国投资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减税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手段之一。形成了各国以不断降低税率来吸引外资的竞争格局。

  中国目前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但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测算,扣除各项优惠政策后,针对外资企业征收的实际税率仅为11%.张文春介绍,近年来国际上曾经掀起了两次减税高潮,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减税,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欧盟的减税,均引起了国际上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

  本报记者陈光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企业税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