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财政政策:从积极到稳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3日 14:47 人民网-人民日报

  稳健的财政政策并不是从扩张转向紧缩,也不意味着对经济支持力度的减弱,它的核心是松紧适度,促进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本报记者 李丽辉

  编者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是党中央、
国务院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所做出的重要决策,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需要,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不断加深,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

  “双稳健”政策指什么?为什么要实行“双稳健”政策?这些政策将会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哪些影响?针对读者关心的一系列问题,今日本报推出一组“双稳健”政策解读文章,供大家参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明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一重大政策取向调整,立即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适应经济环境变化的必要调整

  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与当时的经济背景与环境密切相关的。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长期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投资需求。

  这几年,随着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释放,国民经济逐渐转暖,去年GDP增长率达到9.3%,特别是目前中国经济进入到新一轮的增长期,经济形势发生明显变化,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有必要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

  实际上,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财政政策转型,有一个接轨过程。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煤电油运形势趋紧,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多年减产,粮食供应靠挖库存维持平衡,粮价逐步攀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扬,通货膨胀的苗头开始显现。针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动向,中央对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在近两年就有所动作了。

  在分析稳健财政政策悄然挺出的时候,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培勇说,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典型特征,但这个“特征”近两年正逐渐“淡化”。

  2003年,长期建设国债发行由1500亿元减到1400亿元,今年又从1400亿减到1100亿元,说明财政政策的扩张力度在逐步减小。随着稳健财政政策的实施,还将继续减少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但减发国债并不会影响到财政资金实力,因为,近两年来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每年都保持在数千亿元,预计今年增长还会更多,财力的增强足以保证明年经济发展需要和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

  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又并非过热,经济社会发展中还有农业、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许多薄弱环节亟待加强,因此,积极财政政策不宜一下子转向紧缩财政政策。于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势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客观需要的稳健财政政策,便相机而生。

  “双减”并不意味“紧缩”

  “明年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听到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传来的这一讯息,河北省曲阳县农民穆立根很是激动。由于粮食收成好,种地有补贴,农业税得到减免,他全家收入增加了1000多元。

  对农业的支持,是稳健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支撑。随着稳健财政政策的推行,更多的农民将会像穆立根那样笑逐颜开。

  有增有减,有保有压,松紧适度是稳健财政政策的重要特征。

  增什么,保什么?对农业、就业和社会保障、环境和生态建设、公共卫生、教育等领域的投入,不仅要在资金安排上确保,还要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同时,中央财政还将采取各种措施,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支持力度,增加对改革的必要支持。

  减什么,压什么?要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增长,与经济过热有关的和一些“越位”投入,一定要退出来、压下来。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范剑平认为,“稳健”并不意味着从扩张转向紧缩,稳健财政政策的核心是松紧适度,因此不会造成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同时,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的调整,要一步向薄弱环节倾斜,以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由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转向松紧适度的稳健财政政策,主要体现在“双减”上,即适当减少财政赤字,适当减少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并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资金投向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也就是说,明年财政虽有减收因素,但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并不因此减弱。

  除“双减”、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投向结构外,稳健财政政策还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增收节支上做文章,这将是一个十分繁重的任务。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表示,稳健的财政政策将推进财税体制的改革,给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财税环境。比如,推进企业增值税转型,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等。要让企业“腰包”鼓一点,自己支配的钱多一些,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专家指出,明年减收增支的因素不少,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必须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一方面,要大力增收节支,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在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加强监督,严格管理。

  小资料(链接)

  1998年,我国首次大规模增发了长期建设国债1000亿元,在此后6年多的时间里,每年都增发1000亿—1500亿元的国债,累计达到9100亿元。这些国债资金的投入,先后拉动了各方面的投资规模达到了3.5万亿元,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幅度一直保持在每年1.5%—2%之间,百姓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电力方面,农村电网改造5年间投入了3000多亿元,使绝大部分农村地区高于城市一倍的电价降为与城市持平,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农民减轻负担400多亿元;公路方面,大规模的投入使通车里程达到180万公里,全国99.6%的乡镇和91.9%的行政村都通了公路。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财政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