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戴相龙:天津将建成环渤海经济圈的研究基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3日 07:03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张燕燕 薛芳 发自天津

  11日,在“2004中国经济学年会”上,天津市市长戴相龙表示,天津将会抓住发展京津冀都市圈的机遇,在经济创新上寻求突破,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研究中心。

  近几年,天津由于在城市规划产业配套以及产业政策与北京的同质,但在规模及质量
上无法与北京竞争,致使天津在环渤海经济圈处于“陪嫁女”的尴尬地位。

  对此,戴相龙透露,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要跳出天津看天津,统筹考虑区域发展,做好与北京市、河北省等周边地区总体规划的衔接和结合,为北京市和周边地区搞好服务。目前,天津市正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以适应京津冀都市圈新的发展机遇。

  据了解,在新规划中,天津特别重视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的关系问题,突出滨海新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更好地发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天津拟建成现代工业基地,100万吨的石油项目现已确定,而1000万吨的石油加工项目正在规划中。

  与此同时,天津也正在加快城市制度完善和建设规划。记者了解到,目前天津市成立了城市技术建设投资公司和土地收购公司,分别承担对国家开发银行的中长期贷款和市内土地的收购与拍卖,拍卖所得的20%交给政府。此外,经过国务院批准,天津市还处理了250亿元不良贷款,投资3亿元用于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

  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规划已于12月1日得到国务院的批准,该规划是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

  戴相龙透露,发展京津冀都市圈规划首先要建设内部交通网络体系,强化天津作为区域交通枢纽的功能,构建京津冀一体化立体交通体系。

  他表示,天津到北京计划新建城际列车,30分钟就可往返于两地之间。除此之外,还将在北京和天津修建一条高速公路,这个已经报发改委批准。这些项目拉近了北京和天津的距离。细化了两个城市的分工,以北京、天津组成都市圈的环渤海经济圈将在全国发挥重大作用。

  此外,戴相龙清醒地认识到,人才是天津大发展的根本。他指出,环渤海地区有400多所大学,珠三角有100多所,长三角有200多所。相比之下,环渤海经济圈的教育科技资源是相当丰厚的,有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因此,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讲,发展区域经济,环渤海经济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戴相龙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