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皇帝 赌输国资5.54亿美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 11:25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一个因成功进行海外收购曾被称为“买来个石油帝国”的企业,却因从事投机行为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一个被评为2004年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其总裁却被新加坡警方拘捕,接受管理部门的调查。日前,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已派出特别工作组赴新加坡处理善后。 金融赌注为公司设下陷阱
新加坡公司是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的海外控股子公司,其总裁陈久霖,兼任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新加坡公司在取得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授权后,自2003年开始做油品套期保值业务。在此期间,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这是一种像“押大押小”一样的金融赌注行为。陈久霖和日本三井银行、法国兴业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新加坡发展银行和新加坡麦戈利银行等在期货交易场外,签订了合同。陈久霖买了“看跌”期权,赌注每桶38美元。没想到国际油价一路攀升,陈久霖“押了小点开盘后却是大点”。根据其合同,每桶油价每上涨1美元,新加坡公司要向银行支付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导致新加坡公司现金流量 枯竭,2004年10月26日至今,被迫关闭的仓位累计损失已达3.94亿美元,正在关闭的剩余仓位预计损失1.6亿美元,账面实际损失和潜在损失总计约5.54亿美元。 新加坡公司从事的石油期权投机是我国政府明令禁止的。新加坡公司违规之处有三点:一是做了国家明令禁止不许做的事;二是场外交易;三是超过了现货交易总量。 违规操作一年多无人知晓 记者调查了解到,新加坡公司从事以上交易历时一年多,从最初的200万桶发展到出事时的5200万桶,一直未向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报告,中国航油集团公司也没有发现。直到保证金支付问题难以解决、经营难以为继时,新加坡公司才向集团公司紧急报告,但仍没有说明实情。 如此大祸偶然之中有必然 中航油新加坡事件是一个国企监管不到位和国企本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到位的典型案例。陈久霖闯下如此大祸,偶然之中有必然因素: 据了解,今年43岁的陈久霖,在中国航油集团公司重组、与民航总局脱钩前是一名普通干部。脱钩后,上级管理部门提出要提拔陈久霖担任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航油集团公司班子绝大多数人不同意。但上级主管单位领导说:“这是上级已经做出的决定。”陈久霖就这样被提拔为集团公司副总。 新加坡公司基本上是陈久霖一人的“天下”。陈久霖不用集团公司派出的财务经理,从新加坡雇了当地人担任财务经理,只听他一个人的。党委书记在新加坡两年多,一直不知道陈久霖从事场外期货投机交易。新加坡当地的监督机构也没有发现,中国航油集团新加坡公司还被评为2004年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 新加坡公司毁灭还是新生? 巨额亏损后的中国航油集团新加坡公司,是走向结束还是面临新生呢?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天勇建议,鼓励中国相关的大型国企如中石化、中石油、中远集团等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参股新加坡公司,填补上5亿多美元的窟窿,拯救新加坡公司。目前,国际上有“巨头”对新加坡公司虎视眈眈。 专家释疑陈久霖斗不过大鳄 自己本身有漏洞,而陈久霖的对手是国际上的金融巨头“对冲”基金。这股基金多年来在国际上兴风作浪,老牌银行巴林银行因此倒闭。周天勇叹息说,陈久霖在这场赌博中根本不可能赢,他没有对手强大的资金做后盾,无法操控市场。陈久霖在给新加坡法院的一份资料中称,国际上有家银行鼓励他进行期货期权交易,并提供优厚的贷款条件。中国的国企在海外面临着如此险恶的市场环境,如果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再不健全,等于睁着眼往对方设计的火坑里跳,仍浑然不觉。 航油供应不会受到影响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海连成表示,新加坡事件不会对国内飞机的航油供应造成不良影响。他说目前,中航油集团公司内部各项事务运转正常,生产、经营进展顺利,航油能够保证正常供应,不会出现供油危机。新加坡公司目前人员情况较为稳定,除股票和期货业务被停外,其他业务正常进行,不会对国内飞机航油供应造成影响。 到11月底,全系统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实现利润近6亿元。中航油集团公司今年的改革与发展进展顺利。 据新华社 “打工皇帝”陈久霖 陈久霖本科毕业于北大,学越南语,毕业后就职航空公司(后来又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硕士学历),曾以翻译身份参与一些项目谈判。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陈久霖率领一名助手奉命出任中国航油总裁。当时,陈久霖只带了21.9万美元赴新加坡创业。2003年,中国航油的净资产已超过1亿美元,总资产将近30亿元。如此业绩,让陈久霖带领下的中国航油,被外界视为“七年奇迹”。2002年,在新加坡挂牌的中资企业当中,陈久霖以490万新元(约合人民币1600万元)的薪酬高居榜首,当时被新加坡人誉为“打工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