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管齐下扩展中国出口途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0日 01:59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
陈瑜 运用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扩大并提升出口的当务之急是重视技改和创新,加快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学习 由于国有和外资外贸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而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正在成长初期,由
目前,我国政府正不遗余力地通过优化出口退税率、协调解决争端机制、建立完善进出口预警机制等政策鼓励出口,以争取国际市场的一席之地。但这些是不够的,因为对外出口也成为了各个国家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在通过扩大出口、吸引外资的手段刺激本国的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扶持企业扩大出口,参与到国际大市场的竞争中,争取和我国实力相符合的市场地位,已成为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实力、提升国际地位的重要内容。对此,本文通过对各国鼓励出口政策的综合归纳,总结当前国际上扩大和鼓励本国产品出口的四种通行方法,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和外贸出口,提出有效提高我国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水平、扩大出口的建议。 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1034.4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54.3%,而加工贸易出口又多以贴牌产品为主,如80%的手机出口以贴牌形式出口;同时,高技术含量的商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所占的比重更是高达90%以上。 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在扩大出口、获得更多国际市场份额的背后,实际上是国外厂商“渔翁得利”,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很多高新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外方企业手中,“牵一发动全身”,如近段时间国外厂商纷纷要求国内DVD机和数码相机等企业交纳专利费,削弱了出口商品的成本优势。 因此,充斥国外市场的“中国制造”集中于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甚至劳动密集性的产品,更是导致我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面临日益苛刻的技术壁垒和专利壁垒,严重影响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反观跨国公司和国外大型企业集团利润快速增长和产品迅速占领国际市场的主要动力恰恰就是自主知识产权。比如,数据显示2000年IBM公司的利润总额81亿美元,其中仅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收入就达17亿美元,占利润总额的21%。因此,发展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及其产品,正成为中国企业立足国际市场、中国产品挺进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运用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扩大并提升出口的当务之急是重视技改和创新,加快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学习。目前国家通过专项基金———创新基金拨款,扶持企业创新技术、发明专利、注册专用技术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一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柳百成指出,在如林的制造业及其产品中,重点不是平行推进和面面俱到,而应掌握一批至关重要的关键核心技术群,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上述两个方面的推进,使不少企业的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封锁,敢于向国际同行叫板,从出口产品研发和生产的源头上实现更高层次的出口创汇。 支持中小企业出口创汇 随着进出口经营权的加速开放,我国以国有外贸公司、大型生产企业、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出口格局发生了变化,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无可非议地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经营主体之一。但根据外贸数据统计,2003年10%的企业完成了80%的出口,外贸出口过度集中在小部分的大型或超大型企业,而中小企业在外贸出口中仍处于“陪练”地位。 主要原因有: 一是优惠政策难以到手。由于出口退税滞后时间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各地政府往往把优惠政策向大型国有企业或跨国公司倾斜,使中小企业的退税占压资金的比重过大,影响了企业外贸进出口所需的资金流。 二是配套政策不到位。今年7月1日起新外贸法的实施,在法律法规的层面上鼓励了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外贸经营,但外经贸委、外汇管理、检验检疫、海关等相关部门仅出台了其注册登记备案的相关操作细节,而更高层面的一系列保障措施、监管措施和鼓励措施均未到位,由此导致中小企业不敢放开手脚从事进出口贸易活动。 三是缺少有力的行业组织。中小企业小而散,一个行业有上百家甚至上千家企业在竞争,由于缺乏有力的行业协会和商会,维护行业规则和市场秩序,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产品遭遇国外贸易保护的案例骤增,涉案企业以中小企业为多。 由于国有和外资外贸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而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正在成长初期,由此未来我国的外贸出口核心竞争力终将归属正在崛起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因此,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出口创汇,我国政府还应该做很多:一是充分发挥已有政策的优势,比如外经贸部和财政部联合设立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通过中央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二是各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对个体经营者开展外贸业务的保障措施、监管措施和鼓励措施,使中小企业能和国有外贸企业、外资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从事和发展外贸业务。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和指导,扶持起一批社会组织实现行业自律,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充分运用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规则是WTO的一项重要规则,简单地理解就是货物国籍法,一国通常对不同国籍的货物实施不同的政策措施,如配额、许可证和数量限制等,因此原产地规则是一个具有巨大经济利益的规则。虽然,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建立起原产地规则的相互承认机制,但对出口产品进行原产地标注,相比商标注册,其不能买卖、转让,属于永久性品牌资产,原产地标注在原产国注册后,受到所有WTO成员国的政府层面保护。对这样一个含金量颇高的国际护照,自2001年以来,据统计我国共登记原产地注册的产品仅309个,而上海获得原产地标记注册的更是仅有4个,这和我国丰富的物资资源以及广泛的产业群地位是不相匹配的。 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认知意识淡薄,政府的宣传力度不够。比如,创造并拥有无数民族知名品牌的上海,直到去年5月,中华卷烟才获得全市首个原产地标注,据上海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统计,该局收到的上海企业原产地标注申报,3年多加起来也不到10个。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对原产地标注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差强人意,甚至至今存在“双轨制”现象,即另有一套“原产地域保护”制度,虽然两个主管机构已于去年初合并,但两套评审机制依然各自为政。 反之,先走一步的企业已经获得了甜头,深圳金威啤酒厂自去年获得原产国标注保护后,产品竞争力迅速得到了提升,今年以来金威啤酒出口到境外近万吨,同比增长28%。 当然,原产地规则不仅仅原产地标注这一项工作那么简单,万变不离其宗的是,从政府到企业,如果能从重视原产地标注这一简单事物做起,那么首先就能使出口产品在质量和品牌得到肯定,并在国际市场上受保护,一旦发生贸易争端、尤其是产品被侵权时,将得到国际公约的保护,所在国的政府相关部门也可出面调解,必要时可以为企业打官司。 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 目前,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420余家在华投资,其带来的现代新型的贸易方式、营销方式、存储方式、运输方式,以及第三方物流,冲击着中国陈旧的物流服务业和保税仓储业,也给迫切希望扩大出口的政府部门和各类企业提了个醒。我国企业如果仅仅依靠提升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以求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争取全球市场份额是远远不够的,向客户提供出口产品配套的物流服务必将是提升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的一个重要筹码。 因此,充分利用作为出口中间地带的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发展保税物流服务,是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这一主题分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国内的保税区要进一步拓展功能,实现国际采购和配送,拉动出口。另一方面就是要充分运用国外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优势,扩大出口。 目前,我国共有保税物流园区15个,以进口分拨、保税存储、出口加工、寄售维修等业务为主,随着外贸经营权的进一步扩大和关税税率的不断降低,其外贸、保税等优势不断削弱。因此,实现“区港联动”并重新定位保税园区功能势在必行,尤其是发挥好保税区的国际配送和国际采购功能,进入保税物流园区的货物视同出口,通过保税物流园区间接地推动、扩大出口。 同样,对国外的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除运用国际配送和国际采购功能,通过这一“中间地带”扩大产品出口外,我国企业还可以充分利用其国际中转、转口贸易的功能,向出口国提供以产品出口为核心的服务贸易,加快国际物流运作,提升出口竞争力。 《国际金融报》 (2004年12月10日 第七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