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今明两年经济形势判断和政策建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6日 11:05 中国经济时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

  一经济总量关系趋稳

  主要表现在:第一,投资增幅明显回落。1-8月,城镇投资累计增幅降低到30.3%。第二,货币信贷增长明显放慢。8月份,M2余额同比增幅回落为13.6%,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放慢为1-4.1%。第三,物价涨势趋稳。生产资料价格涨势放慢。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高,主要受翘尾因素和食品涨价的影响。扣除这些影响后,反映供求总量关系的物价总水平变动只有0.3个百分点左右。“核心”消费价格即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消费价格指数今年以来持续回落,8月份已低于1%。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4%左右。

  二结构失衡和市场供求矛盾趋于缓解

  第一,钢材、水泥有色金属行业虽然投资增速减缓,但生产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供求紧张开始缓解。l一8月份,钢材产量同比增长22.6%,水泥产量同比增长16%,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17.7%。随着房地产、汽车工业发展速度趋稳,投资增幅回落,对原材料的需求增长渐趋稳定。第二,能源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去年以来,能源投资力度加大,生产能力提高,能源产量持续增长。到2004年8月份,能源生产总量已经超过10亿吨标煤,同比增长12.9%。其中原煤产量同比增长15.1%,发电量同比增长1-4.8%。但由于石油供给制约较大,电力建设周期较长,能源紧张进一步缓和还需要一个过程。第三,粮食供求矛盾缓解。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推动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播种面积扩大。夏粮已获丰收,秋粮丰收在望,粮食需求比较稳定,加之大豆和小麦进口增加,玉米出口减少,全年粮食供求可基本平衡。

  三经济增长呈现小幅回落态势

  在总量关系稳定和结构矛盾缓解的同时,上半年以来住.房销售增长有所放缓,汽车产销增幅大幅下降,居民购房、买车活动逐渐由爆发式增长转向理性和稳定,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进入调整、稳定过程;投资需求受到调控措施的抑制,国内总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有所减弱。2004年下半年经济增长可能小幅回落,全年经济增长预计在9%左右。

  二、明年的经济走势与政策建议

  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强劲,美、日经济增长大大超过预期。明年国际经济环境最重要的不确定因素是石油价格走势不明。一些国际机构预测,明年如果油价持续上涨,中国、美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经济增长将减速,世界经济增长可能放慢。明年我国与东盟之间的货物自由贸易开始启动,我国外贸回旋余地扩大,但出口面临的贸易摩擦仍可能增加。外商对我投资环境继续看好,我国的外商投资信心指数已连续两年位居榜首,越来越多的外商将中国作为今后三年海外研发投资的首选地。

  明年我国经济仍然处于上升期,但增长速度可能略为降低。随着经济总量关系和结构矛盾趋缓,物价水平回落,市场预期将下降,需求约束和市场竞争风险开始增大;资金、土地要素供给偏紧,市场引导的投资活动将明显降温;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中西部地区受到紧缩性影响较大,发展后劲受到一定削弱;一些紧缩性的宏观调控措施还有后续影响。这些因素可能使经济增长小幅回落的态势延伸到明年。预计明年经济增长将回落到9%以下。随着供求总量关系稳定和农产品供给增加,预计物价总水平将由涨转落。

  针对明年经济走势,宏观调控政策宜采取“适中”取向,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完善市场化的相关规则和机制,减少行政控制,更多地用经济、法律手段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将“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变为“适中”的财政政策

  在总量上,努力维持当期预算的基本平衡,逐步削减赤字余额。在结构上,做到“有保有控”,财政性资金从“越位”领域退出,转向公共财政“缺位”领域,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持续发展。第一,大规模减发长期建设国债,甚至停发,尽快兑现将其调减至零的承诺。第二,在减发和停发长期建设国债的同时,不宜过快增加预算内政府投资资金。应进一步减少财政资金的一般经济建设职能,增强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第三,在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合理安排新增支出的方向。超过预算的增收资金最好用于支持亟待实施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按公共财政要求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尽快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第四,明年可先小幅度削减预算赤字,向社会发出明确信号。第五,继续加强税收征收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二实行适中的货币政策,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的调整

  适应经济回稳的趋势,宜采取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应当放松对信贷的行政性控制,明年信贷增长目标可定为17%左右。为防止货币供给出现强力反弹,可以适当提高利率进行对冲性操作。更重要的是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引导经济结构调整,抑制资金“体外循环”带来的风险。

  尽快完善汇率形成机制,适度扩大汇率浮动区间。美国加息后美元利率高于人民币利率的利差正在扩大,在人民币利率不变的情况下有利于扩大人民币汇率的调整空间;由于我国宏观经济回稳,“热钱”流入中国炒作人民币的热情降温;此外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相对平静。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长,一方面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内部经济压力,另一方面巨额外汇占款迫使基础货币的供应增加,可能对货币政策操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目前推进汇率机制改革正当其时,有利于缓解这些矛盾,适当放宽汇率波动范围不至于对宏观经济造成过大冲击。

  三建立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机制

  明年以至后年粮食政策的关键,应是确立粮食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着重完善平抑粮价的政策手段,对粮价合理波动政府不宜急于直接干预。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把政策性经营和商业性经营的机构、经费和业务分开,国有粮食企业同其他企业实行公平竞争。加快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合理调整粮食产区和销区的仓储布局,切实摸清库存家底,提高调控的科学性。为保护粮食生产和粮农利益,尽可能提高粮食风险基金中用于直接补贴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的比重。

  四加强区域政策和竞争政策的指导作用,减少对具体产业发展的直接调控

  进一步落实西部开发、促进中部崛起等区域扶持政策,继续增加对中西部的公共投资,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适当调整税收分配结构,增强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后劲。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产权保护,完善信贷担保、技术支持和投资服务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应着力减少针对具体产业的直接干预,例如对投资和产量规模的经济性规制,尽可能运用社会性规制手段主要是安全、环保、节能、质量等方面的行业准入标准实施产业导向。

  五加快建立长效的土地配置机制

  一是尽快编制国土资源规划。根据我国国土资源状况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要求,对城市布局、产业布局和土地开发利用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对由此引起的区域经济利益格局变化,应考虑相应的经济补偿政策。各地区也应据此编制城市发展规划。二是制定可行的土地补偿标准,严格依法进行土地开发。三是规范土地批租活动。全面推行公开招投标,以真实反映土地的市场价格。批租收入应列入预算管理。

  课题负责人:谢伏瞻

  执笔人:谢伏瞻 卢中原 张立群

  李建伟 王 召

  (报告吸收了国研中心集体讨论的意见)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深圳健力宝获中超冠军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男人为什么喜欢车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警惕房屋销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楼盘一览
娱乐风月图鉴
刘翔自传:我是刘翔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