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中国GDP增长与宏观调控 > 正文
 

前10月重点行业投资增速趋缓 中部地区略上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5日 18:24 和讯网-财经时报

  和讯网-《财经时报》特供

  2004年前10个月,中国投资的特点是: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加快,二、三产业投资增速放缓;重点行业投资增速继续趋缓;各种注册类型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东、西部地区投资小幅回落,中部地区投资略有上升;国内贷款的资金来源小幅回落,自筹资金增速略有上升;新开工项目继续增长,但当月新开工项目较上月有所减少;房地产投资增速略有上升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财经时报

  2004年,中国投资增长总体上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特点。1-2月,城镇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达53%,高于上年同期约20个百分点。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投资增长从5月起又呈现较快回落态势。前10个月,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3556亿元,同比增长29.5%,增幅比前4个月回落近14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增速由猛增转向平稳回落,表明投资正在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面运行。

  与投资较快增长相一致,2004年城镇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对GDP的贡献率上升到37.1%,比上年同期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则由38.4%上升到44.4%,提高的幅度更大。前10个月投资的特点有:

  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加快,二、三产业投资增速放缓。前10个月,第一产业投资470亿元,同比增长23.1%,增速比1-9月提高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7385亿元,增长41.7%,增幅下降0.1个百分点。

  2.重点行业投资增速继续趋缓。1-10月,在城镇投资中,非金属矿开采及制品业投资913亿元,增长47.7%,增幅比1-9月回落2.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1546亿元,增长40.5%,提高0.1个百分点;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4033亿元,增长48.5%,提高0.3个百分点;石油加工、炼焦业投资489亿元,增长116.4%,回落6.9个百分点。

  3.各种注册类型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分注册类型看,内资完成投资37702亿元,同比增长27.6%,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2333亿元,增长34.5%,增速下降1.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2955亿元,增长56.3%,增速下降3.6个百分点;个体经营投资567亿元,增长20.4%,增速下降1.9个百分点。

  4.东、西部地区投资小幅回落,中部地区投资略有上升。分地区看,1-10月,东部地区投资24278亿元,同比增长27.7%,增速比1-9月回落1.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9061亿元,增长32.2%,增速比1-9月回升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9317亿元,增长33.9%,增速比1-9月回落0.1个百分点。

  5.资金来源小幅回落,自筹资金增速略有上升。从资金到位情况看,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475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增速比上月小幅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到位9817亿元,增长17.1%,增速比上月回落1.4个百分点;自筹资金到位24424亿元,增长38.5%,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

  6.新开工项目继续增长,但当月新开工项目较上月有所减少。1-10月,城镇累计新开工项目120138个,比去年同期增加8154个。其中,东部地区新开工项目46231个,同比减少1248个;西部地区新开工项目42778个,同比增加6180个,中部地区新开工30116个,同比增加2605个。

  7.房地产投资增速略有上升。1-10月,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9526亿元,同比增长28.9%,增速比1-9月上升0.6个百分点。

  财政政策转型 将影响西部投资形势

  预计2005年全社会投资增幅在20%左右,基本在正常增长区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但由于投资惯性作用和促进因素,尤其是企业投资自主性大大增强,投资增长不会大落,不会出现许多人所担心的“硬着陆”;从地区投资来看,西部地区投资实现高增长的难度较大,形势不容乐观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财经时报

  展望2005年投资环境,既有对投资增长的不利因素,也有促进投资增长的有利因素。综合分析,抑制因素大于促进因素,预期2005年投资增速将小幅回落,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

  总体判断,预计2005年全年全社会投资增幅在20%左右,基本在正常增长区间,其中城镇投资增速在22.5%左右(历史数据分析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多数年份增长率为16%—20%),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但由于投资惯性作用和促进因素也较多,尤其是企业投资自主性大大增强,使投资增长不会大落,不会出现许多人所担心的“硬着陆”。

  从地区投资来看,今年西部地区投资增幅快于中、东部地区,投资增长差距在区域间有所缩小,说明东部地区投资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更大。但2005年,西部地区投资实现高增长的难度较大,形势不容乐观。原因在于:

  1.财政政策转型的影响。从明年政策环境看,财政政策将由积极型向稳健型转变,积极财政政策的退出对西部地区影响更大。首先,明年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肯定要小于2004年,总规模缩小有可能使投向西部国债的规模也相应减少,但西部地区对国债资金依赖性相对更大。其次,国家将继续调整国债与财政资金的支出方向。国债资金将重点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三农”问题、生态环境建设和国土整治、加快西部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方面倾斜。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势必有所减弱,从而影响西部地区投资保持高增长。

  2.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依然很薄弱。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12个省、市、区GDP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速度都超过了自己的历史最高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每年增长20%以上。但是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等原因,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仍很薄弱;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根本改变;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总之,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相当低。在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有所减弱的情况下,只凭西部地区自身积累进行大规模投资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从吸引外资来看,西部地区吸引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仅占全国的4%左右。

  总体看来,尽管存在一些促进西部经济增长的因素,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因此,为了保持西部地区投资较快增长,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创造更加和谐的社会,各有关部门应当切实贯彻落实好“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政策,对西部地区投资在政策上适当有所倾斜。

  (执笔 周景彤)

  【版权声明】本文为(媒体名称)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财经时报》授权许可。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投资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