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21世纪商业评论》2004 > 正文
 

1995年张家港关键词:文明城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3日 19:31 21世纪商业评论

  1995年8月,报纸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行人在苏州市街头边走边吃橘子。橘子一瓣瓣送进嘴里,剥下的皮儿则一次次送进挎在臂上的食品袋里。走在后面的人说:“他们准是张家港人。”上前一打听,果然如此。

  在此之前3个月,江泽民视察张家港市,为“张家港精神”题词——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随后,在中部、国务院办公厅的推动下,张家港成了“两个
文明建设的典型”。在大寨、大庆等模范标兵衰落后,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长江下游南岸的小小县级市,几乎在一夜之间引领了一场全国范围的朝拜学习热潮。1997年,张家港被中部正式确定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示范点”。“文明”,成了张家港的金字招牌。

  从前说起“精神文明建设”,人们印象里似乎不外是卫生检查、五讲四美之类的“务虚”;但在张家港,人们却第一次看到了这种“虚”的现实构建和巨大力量。随着城市环境和市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张家港的经济建设也步入高速发展期,到2003年全市实现GDP475亿元,人均GDP6700美元,已位列中国百强县(市)第三名。

  前身为沙洲县的张家港1962年才由常熟、江阴的部分“下脚料”组合而成,由于历史短,基础薄弱,还曾被称为“苏南北大荒”。唯一的资源是100多公里的长江岸线和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的天然良港张家港。如果只是靠“吃苦耐劳”和“赶超精神”来发展经济,也不过只是给长三角的华丽锦衣上添朵小花而已。而张家港却剑出偏锋,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在当时还很形而上的概念实打实地放在了发展的首位,虽然,它用的是时人能够理解的传统话语体系来进行表述。如果说大连在城市经营的“硬件”设施上领全国风气之先,那么张家港则在“软件”营造上扮演了先知的角色,尽管也许它自己还未充分认识。

  早在1990年代初,本来无甚山水的张家港就喊出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口号并身体力行,这比中央力倡可持续发展观要早了几乎十年。而他们实施的“一把手亲自抓环保、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评先创优环保一票否决权”制度也闻名全国。2000年,他们更是提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聘请专家学者为城市进行总体规划,以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型社会为“两翼”。近年来,张家港市经过5次区划调整,将26个镇合并成目前“一城四区”框架下的8个;并率先突破重点经营市区的做法,把辖区分成五个模块按主题均衡建设,以此全面推进城市化——张家港式的“文明建设”,早已在不断的实践中重构了自身。

  不过遗憾的是,拜师的来了一批又一批,真正把张家港式“文明”学到的却不多。张家港在“拆房建绿”时,大部分城市正忙着砍树开路;张家港在用环保标准对外来投资“挑挑拣拣”时,大部分城市还在把招商引资当成“一票通行”;张家港用“循环经济”来实践“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的理念时,大部分城市还在为怎样让垃圾都被“自觉”投入街头的公用垃圾箱而烦恼;而当全国上下都在齐奔小康的时候,张家港却“既要小康,更要健康”,并把政府、企业等划分成12个层次,分别提出了“健康”的指标……当我们还在不断向张家港的“精神文明建设”取经问宝,为张家港总是“先人一步”的城市发展观念和行动莫名惊诧时,其实正意味着,榜样的真正力量,并没能得到真正的辐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商业城市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